先说结论:
按照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2025年1月份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销量冠军是吉利。
因为比亚迪和吉利都公布了总销量以及出口海外销量数据,减去出口数据,便是厂方口径的国内销量。
▲来源:厂家公开发布的销量数据
按照上表的销量,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 减去出口销量之后,吉利超过比亚迪5742台。
2、 按照“出口王”的节奏来看,奇瑞的总体销量当中,出口销量肯定不少。那么减去出口销量之后,奇瑞在国内销量肯定不到20万台。
3、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销量数字是厂家公布的,是批售量?交付量?上牌量?统计口径的不同,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较大程度上的差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月初厂家所发布的海报,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营销手段的重要一环,鼓舞士气同时压倒对手。但真正的销量数字,也就是大家公认为最能反应市场终端销量(不包括暂时压在经销商仓库里的库存量)的“交付量”还需要再等待至少半个月。
但这半个月的时间差,已经成为尤其是头部厂商巅峰对决当中的一环,若无意外的话,“吉利超过比亚迪”、“吉利拿下2025年首月冠军”这样的标题,大家应该很快就能看到了。
这种情形,很容易让我想到在盘点德系三强销量时遇到的困惑:
宝马加MINI的销量在中国市场是乘用车冠军;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是冠军;奥迪单独国产车板块在中国市场也是冠军……
这不是BBA令人瞠目结舌的胜负欲,这是对消费者心智的猛烈攻击和占领。冠军意味着“更多人的首选”,背后的营销价值和品牌含金量不可估量。
而回到中国的BGC——BYD、GEELY、CHERY——仅仅从2025年1月份的销量公布上,也能够看到激荡着的暗涌:
前两者对中国市场领头羊位置的争夺和奔驰宝马如出一辙,而奇瑞则更是像奥迪一样,要牢牢把握住第一阵营的位置,明确划分出和第二阵营之间鲜明的鸿沟。
刚一开年,中国三大品牌的赛跑就呈现出浓浓的火药味儿来。让我想起了李斌在2024年底那场回答了200多个问题的面对面上说的话:
2025年,跑在前面的车企只会越跑越快,后面那些不够快的,就会掉队得越来越明显。
真是一语成谶。
我计算了一下,三大集团(乘用车)在2025年1月份(含出口)的销量合计为787506辆,而此前乘联会曾预测——1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约为175万辆,同比下降14.6%。咱就这样粗略一算:
三个品牌差不多就占了中国车市40%的份额。
而且他们还都在1月份实现了同比增长——尽管这其中包含了出口销量,然而在并非旺季且有春节大假因素存在的2025年首月,三个超过20万辆的销量数字,已经足以让中国车市其他对手振聋发聩。
2024年最后一个月收官的齐创新高进度条拉满、2025年1月份春节放假相比去年实际销售时长减少、1月份临近过年物流不畅、临近过年大家都难免要放松……这看起来所有的现实问题,BGC也都有,但为什么,BGC却能在第一个月以更为庞大的基数实现同比增长甚至创下新高?
好胜心只是表面,另一方面其实就是:他们比谁都清楚,2025年开局即决战。
而与乘联会“同比下降14.6%”这个预测相对应的,则是一定有车企的销量同比存在大幅下降。目前已公布销量的车企当中,长城汽车80933辆,同比下跌22.2%;广汽埃安14393辆,同比下跌42.3%——相信随着更细致的1月份终端销量公布,同比和环比都在下跌的车企也会浮现出更多来。
其实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2025年1月相比2024年1月,实际销售时长起码少了4天,那么同比销量下跌个13%甚至是和乘联会所预测那样下跌个14.6%都不算什么发挥失常,我猜也有车企和我的想法一样。
但让你无可奈何的是,跑在前面的人,居然这会儿就开始加速了。
有人会说:一个月的销量也并不能代表什么。但我要说:在2025年的生死战局当中,已经过去了12分之一;而所有人立下的flag,都只剩下11个月的时间去完成了。
有人开局决战,有人开口搪塞。
而除了在起跑的时候争取拿个好身位、在营销上能够先声夺人之外,1月份BGC的销量从另一方面,也显示出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残酷性。
2025年,各大车企一手要保障销量稳定、获得持续的现金流,另一只手还要保证利润以加大研发及市场投入才能确保在竞争中不掉队。
可以看到即使是强如BGC,他们的高端子品牌,也一样有人欢喜有人愁。只是背靠大山,BGC以及那些国企大厂还有品牌收缩的余地和余力,换做新势力品牌,在2025年稍有不慎、一旦出现战略失误,直接就会离开牌桌。
我身边已经有非汽车行业的亲友,在选择时表现出对于非头部品牌是否会倒闭的担忧。他们甚至觉得小米和华为都要更靠谱——毕竟他们不会垮。
而在特斯拉最近的财报会上,马斯克称,“特斯拉有朝一日将依靠自动驾驶车辆和人形机器人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远超其他公司,特斯拉的价值将远超过其后五大公司的总和。”
这当中,已经没有了“电动汽车”的名字。
随着资本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追捧随着倒下的一众品牌而成为往事,旧故事的落幕总是悄无声息的,而新的故事在Deepseek、AI、机器人、更多尚未浮出水面的智能和科技载体上逐渐展开。
这当中的每一个字眼,背后都需要巨量的资金、信心和空间来支撑。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
我们或许在2025年会发现,造汽车和卖汽车这件事,兜兜转转之后,还是会回到汽车作为一台工业产品本身的原点。
(END)
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深蓝汽车在展台展示了 G318 车型的特别版本 —— 无忧穿越版。作为现款深蓝 G318 的升级车型,新车在外观、配置及通过性方面进行了针对性调整,进一步强化了户外场景的适应性。
当中型纯电轿车的价格从20万级下探至15万左右,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是否也会降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新阿尔法S5和启源A07谁才能笑到最后?
传祺向往S7起售价仅为16.98万元,却是入门即高配的设定。其一车双模,一车三用能灵活应对各种用车场景。平顺的动力和平衡的底盘调效,让喜欢舒适或操控的消费者都能享受到相应的驾驶体验
比亚迪王朝智行中国体验营济南站圆满收官,智能科技引行业瞩目
15万左右拿下!上海车展三款带激光雷达的车了解一下!
近日,深蓝汽车推出全新G318无忧穿越版车型,以“硬控全路况、全场景舒适、先锋装甲美学”为核心竞争力,瞄准热衷户外探索与城市通勤的高品质用户群体。新车集双电机四驱、空悬CDC魔毯舒适三件套、智能座舱等硬核科技于一身,重新定义科技硬派SUV的价值标杆,接下来就以深蓝G318无忧穿越......
宝马:驾驶乐趣不来自马力堆叠,而来自精准的掌控感
五星安全选传祺,传祺 E8+五一幸福加码,17.68 万起不必犹豫! 五一幸福加码,传祺E8+限时尊享 全系一口价 17.68万起,赶快入手! 传祺E8+限时尊享 全系一口价 17.68万起,五一出行就选它! 限时 17.68万起!传祺 E8+大四座装下全家需求,五一出行拒绝拥挤......
近日,比亚迪王朝网发布了“置换升级 限时钜惠”活动
近日上海车展新能源SUV琳琅满目,手握15万的预算,究竟如何选择才能找到最合适车型?
选对伙伴,赢在起点!江淮T8劲擎版:三大行业创富实战测评
智慧全球 共赢未来 长安汽车打响上海车展第一枪
东风日产N7上市即热销:11万级纯电轿车重塑市场格局
2025年4月19日,奇瑞高端品牌星途正式推出2025款星纪元ET增程版,共发布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7.28万-23.98万元。新车以“黄金增程系统”“猎鹰智驾”“飞鱼底盘2.0”三大核心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电池升级、智能座舱优化及配置下放,重新定义了20万级中大型新能源......
4月26日,上汽大通MAXUS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全球首款超混大轻客”新途远界,原厂智能房车(含B型、C型)同步亮相,售价55.18万元起。发布会现场还联合七狼等品牌组建“玩乐派”房车联盟。
25款五菱缤果焕新登场!萌趣造型、灵活空间、超省续航,都市代步神器。轻松穿街走巷,一公里几分钱,年轻人的精致出行首选,我心动了你们呢?
汽车市场里不能没有马自达,EZ-60这种爆款永远在刷新所有人的认知。
选深蓝S09还是问界M8?年轻家庭选大六座SUV不再寻寻觅觅地难求
入华廿载,以“匠心”铸就豪华丰碑。
与其为华而不实的功能买单,不如选择一辆真正懂你的车。毕竟,最好的科技,永远藏在那些“恰到好处”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