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驾仕派 545浏览 2025-07-12 IP属地: 未知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驾仕派又来聊汽车媒体话题了。2025年半年过去,我们最近也将陆续推出一些关于上半年车媒的复盘观察,以及下半年的趋势预测。

就在上周,我们又录制了一期视频版的《驾仕说》播客,主题是“汽车媒体有没有未来?”在前期准备节目的过程中,我翻了翻驾仕派过去发布的文章,发现自驾仕派成立以来,这些年前前后后已经写了几十篇关于媒体的文章。

之所以写了那么多,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媒体必须保持清醒,才能走得更远。

这种认知源于我们对媒体这一行业有很强的危机感,但这种危机感并非“贩卖焦虑”,而是过去十年,成为媒体行业变革最为剧烈的十年。从传统纸媒,到微信公众号,到短视频、直播,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每一轮技术浪潮的背后,都是一轮从业者的大洗牌。如果没有对变化的足够敏感和快速响应,很容易就被时代抛下。

正如查姐所说:我们不要随波逐流,我们要成为水流。

那么如何成为水流?在这期播客里,我们探讨了媒体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除了专业,我们认为,还有一个被长期低估甚至忽视的关键词——标准化。

01

标准化是商业化的基础

说到标准化,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制造业的流水线生产,似乎与强调创意和个性的媒体行业格格不入。但事实恰恰相反,标准化其实是媒体的核心能力之一,甚至是媒体穿越周期的底层竞争力。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以B站知名汽车大UP主“铁秀”为例,其团队专业能力强,内容精致,粉丝数接近百万,却最终停更解散,表面看是理想主义败给现实,那么实质上能够给媒体行业什么启示呢?

在驾仕派Jackie看来,铁秀解散的核心原因在于商业逻辑的缺失,媒体本质上是一门生意,不能仅靠“为爱发电”,必须遵循商业逻辑。而铁秀商业逻辑不明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内容生产过程缺乏标准化,导致效率低下。

铁秀的一条视频拍摄周期动辄数日,内容质量非常在线,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内容更新频率无法支撑一个三五人小团队的生存,如果一个月只有几条视频,无论是接商单,还是通过平台及粉丝流量变现,都难以维持运营。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再看看把内容标准化做到极致的媒体是怎么做的,比如头部视频创作团队“影视飓风”,兼具专业和效率,在内容标准化上就做得非常好,主账号能保持月更8-10条长视频、每周至少更新两条的频率,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矩阵账号。

在汽车媒体行业,“老司机”的创始人韩路最早提出了“标准化”,他在汽车之家时期制定了图片库模板,让拍车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套路,后来这一做法被大量效仿,成为汽车行业的通用做法。

可见,标准化是商业化的基础,标准化不仅能大大提升效率,还能降低运营成本,避免诸多试错成本,“标准化”并不是限制了创作者的创意和灵感——而是达成高效和有效底层支撑。

还记得查姐的运营四个关键词么?

专业、专注、高效、有效。

假如做不到专业内容的高效输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是很难破局突围的。

02

标准化不意味着低门槛

然而,认识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就能做好标准化。

查姐表示,“标准化不意味着是低门槛。甚至反而门槛更高。你首先要保证你的内容和你的产品是在一个可交付的水平。”

标准化的前提是“可交付”,而非模板化。

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标准化,并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通稿,而是至少要满足准确性、时效性、可复用性等一系列标准。

从这一点来看,许多倒在标准化路上的媒体同行,根本原因其实在于没有办法实现高效且高质量的内容输出,只是在简单模仿标准化。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陷入疲于奔命的困境,沦为发稿机器,也不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在今天这样一个内容供给严重过剩、流量分发算法日益严苛的“内容内卷时代”,这样的团队往往是最早被淘汰出局的。

这其实与我们所处的汽车行业高度相似,造车最难的从来不是设计出一款优秀的产品,而是把它量产出来,实现大规模交付,这也是为何那么多造车新势力都倒在了量产前夜。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即便“40秒生产一辆车”的特斯拉也曾面临量产交付的问题,Model 3在量产初期的交付难题一度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当时其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超级工厂,因没做好量产工作导致产量远低于预期。马斯克甚至将那段时间称为“生产地狱”,他住在特斯拉工厂、睡在生产线旁的故事也发生在那段时期,最后马斯克连续在工厂睡了数月才解决了问题,也正是这次事件锻炼出了特斯拉高效的生产制造效率,使超级工厂成为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回到内容行业,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便是:真正的标准化,不是降低创作门槛,而是一次提高效率和质量的攻坚战。

对于内容团队而言,标准化的核心不在于单纯打造出一个可复制的模板,而在于打造体系能力——要有流程、有机制、有质量把控、能及时复盘和予以改进。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内容的标准化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标准化不是终点,而是高质量、规模化、可持续的起点。

03

标准化和创意并不冲突

不过在内容行业,依然有很多人把“标准化”和“创意”对立起来,认为标准化意味着千篇一律,最终会扼杀创意和个性。但事实上,真正成熟的创作者,往往都是在标准化中打下基础,在重复训练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驾仕派创始人团队始终认为,标准化是新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其培养新人的观念就是让他们在前三个月写足够多的稿子,形成“肌肉记忆”。

标准化还是突破内容同质化的关键,因为高频的创作会让创作者接受更高密度的信息输入,快速了解读者对什么样的内容更感兴趣,什么样的内容具备稀缺性。

这就好比学习一项运动,没人一上来就能做出高难度动作,必须先反复打基础动作,才能在实战中灵活应变。

同理,标准化不是艺术创作的枷锁,而是创意的土壤。

而标准化的另一个好处,便是给创意的商业落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内容生产如果只是一次性的灵感爆发,是无法支撑规模化运营的,但当创意背后有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流程,才具备了持续复制的能力。

抖音、B站等社交平台的内容工厂模式便是这一理论最好的例证,其平台上的优秀创作者,无一不是通过运用标准化脚本、剪辑模板、选题库等工具,统一创作流程,在稳定产出内容的前提下,持续地挖掘爆款潜力。

因此标准化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创意落地的效果,低质量的标准化只会产出同质化内容,而高质量的标准化则能为创作者提供平台和支撑,推动内容持续进化。不难发现,好的内容创作团队标准化能力都不弱,头部大V们更是如此。

有多少汽车媒体,倒在了内容创作的标准化上|半年复盘

究其根本,创意解决差异化,而标准化解决效率和一致性。两者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高效的标准化体系,自然会催生优质创意。

04

驾仕结语

作为汽车媒体,我们应该要比很多行业都更清楚标准化的价值。毕竟在汽车行业,量产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实现规模化效应,在内容行业也是一样,标准化是一家企业实现商业化的前提。

未来内容行业的竞争,将不再是单纯比拼创意,也不取决于其是否打造过单篇爆款内容,而是对内容生产在标准化能力上的较量。因为标准化是质量、效率与创意三者的基石,标准化能力越高的媒体,越能兼顾三者的协同发展,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留在牌桌上的机会。

造车如此,做媒体亦如此。

(END)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9109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