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破既有格局,唯技术真正量产。
2024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的产销数据出炉了。言简意赅,我们找找最显性的数据:2024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1096.8GWh,累计同比增长41.0%;2024年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039.5GWh,累计同比增长42.4%。这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即产量、销量均达到了TWh,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早已落成。大者,即盛者,或许,我们在芯片、人工智能领域还未领先,但在电池领域,是有充分的领先身位,这其实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底牌之一。
装车量新高度,出口量亦大增
我们再聚焦下动力电池装车量: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 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
很显然,动力电池的又一个结论出现了:材料类型的份额发生根本逆转,磷酸铁锂电池的份额提升太快了,已经超过七成。我们分析过原因,一方面,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升级了,克服了很多产品缺陷,比如能量密度问题、用作增程电池的SOC测算问题等;另一方面,优化成本是车市的主流方向,更便宜的磷酸铁锂自然深受欢迎。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个趋势,电池的出口也迎来了大爆发。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为197.1GWh,同比增长29.2%,占到了全年电池销量的19.0%。再细分一下,1-12月,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133.7GWh,同比增长5.0%,占总出口量的67.8%;其他电池累计出口为63.4GWh,同比增长151.6%,占总出口量的32.2%。
注意到,其他电池的增长幅度更大。那么,什么是其他电池?确实是动力电池以外的电池,主要流向了储能市场。有一个小小的风口呼之欲出了,也就是越来越有存在感的储能需求。我国的新能源影响力,必然会逐步向全球释放,无论是直接往全球卖新能源车,还是直接输送动力电池、储能电池,都将有深远的意义。
宁王利润豪横,电池真心赚钱
造电池赚钱吗?相当赚钱。除了前几年,锂矿价格暴涨,利润被“挖矿的”赚走了。这几年,电池产业链的利润大头,又回到了电池厂商手里。日前,宁德时代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560亿元至3660亿元,同比下降11.2%~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至530亿元,同比增长11.1%~20.1%。尽管营业收入下降了,但净利润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如果看1-12月的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行榜,宁德时代仍然高居榜首,全年装车量为246.01GWh,市占率为45.08%,与全年同期比增加了1.89个百分点。接近半壁市场,宁德时代还是那个“电池的王”。造车的链条很长,都说车企会压榨供应链公司,强迫降价,但在电池这条产业链上,却是一个例外。从这个角度看,车企们躬身入局,希望自研电池,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我们再对比一组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1.5%,小鹏汽车毛利率是15.3%,蔚来汽车毛利率为10.7%,有“小理想”之称的零跑汽车毛利率为8.1%。然而,宁德时代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8.19%,远远高于车企的毛利率。
车企与电池制造商之间紧密合作,但潜藏的矛盾也很大。要改变这个局面,车企必然要尝试走自研之路。比如,吉利已经推出了神盾短刀电池,奇瑞也有自家的鲲鹏电池,长安有金钟罩电池。当然,是不是严格意义的自研,倒也不必那么细究,有的确实是自研与外购并行,目的只有一个,因为依附于单独的供应商风险较大,那就多走几条路,终究把电池的价格打下来。
技术修修补补,落地才是王道
动力电池的技术还会怎么发展?从当前阶段看,似乎只是缝缝补补,在细节上做一些优化。能量密度、安全性能,还是最重要的优化方向,“可缝可补”的地方在哪里?一个是材料创新,一个是结构优化。提到材料创新,固态电池成为了新的研发热点。核心在于直接使用了锂金属,所以,能量密度可以有非常大的提升。但是,当前讲“固态电池”,噱头大于实际,技术瓶颈仍然横亘在产业链中,比如固固界面的接触问题、硫化物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问题、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和成本问题等。
至于结构优化,CTP、CTC等一体化设计思路,仍然是主导方向。一方面,确实会节省车内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电池重量,对综合能耗也会有不错的提高。我们可以说,当前的动力电池格局已经初稳,无论是制造商的份额,还是技术层面的创新,实难看到真正的“破局者”出现。传统电池(磷酸铁锂、三元锂)可以借助结构优化,在成本、性能上不断往一个“顶格线”靠拢;而固态电池还有更多的地方要优化,目前最有可能落地是“半固态电池”,这种折衷方案同样有性能上的提升,比如安全、能量密度。所以,哪怕是缝缝补补,但大方向是继续向上的,那就值得期待。
写在最后
动力电池,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行业了。成熟,意味着已经出现了巨头,并且很难撼动其地位。好消息是,电池巨头出在中国,在全世界的竞争中,我们已经占据了该有的领先身位。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晞贝
在 2025 年新春开工的第一天,广汽丰田以一种极具魄力的方式闯入了汽车行业的视野,开年即 “All in”,正式宣布一口价官降,并推出 “一价到底” 和 “一保到底” 的购车福利。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乍看之下,威兰达全系 ......
2025款宝马iX,3.5秒破百的纯电SUV,109.1度大电池
捷途纵横G700:首次亮相就叫嚣征战环塔,是真功夫还是假实力?
说好的一起穷,可你为什么大过年的,买了星纪元ET?
特斯拉Model 3限时补贴!补贴后仅需22.75万元起
2025款大众ID.4海外上市 标配全景影像/LED大灯 这价格贵了吗?
再无可能,日产与本田合并谈判失败
五菱宏光MINIEV家族持续壮大,2024年总销量达154万辆,新能源占比超50%。四门版亮相,尺寸增大,设计更圆润时尚。配备丰富功能,安全高标准,CLTC续航205公里,预计售价5万元内,吸引力大。
2024逆市稳局,沃尔沃汽车致力于成为“豪华新能源领导者”
东风奕派限时限量特惠!限时到手价11.99万元起
车名自打嘴巴,新一代A6让人怀疑奥迪原厂决策逻辑思维
智己L6限时售18.99万起!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可选
家人们新年好!劲爆消息来了,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广汽丰田就开卷了! 主力热销车型威兰达全系一口价15.88万元起,锋兰达全系一口价12.88万元起 ,官降最高可降4.4万元,你就说这波价格,是不是超级给力?#广汽丰田一口价包揽三大终身质保
2025年1月,腾势汽车延续此前强劲的增长势头,单月销量达11,720辆,同比增长29.2%,成交均价超37万元,稳居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前列。
五年0息月供2460,把豪华纯电轿车销冠Model 3开回家!
2024年全球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出炉,比亚迪排名第五
埃安UT官宣重磅信息 蛇年第一车2月底上市
要野也要舒适,要宜商也要宜家…… 15万的预算,我给你想办法。
埃安UT官宣重磅信息!蛇年第一车2月底上市!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2025年以旧换新政策通知,在延续以旧换新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为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消费提振,进一步推动汽车以旧换新,为奋斗者提供创富助力,值此新春开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