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在售的车型数量来看,自主品牌中大型MPV应该是近几年扩张最快的品类。在2021年以前,自主品牌中大型MPV基本上只有传祺M8和荣威iMAX8两款车型。
而从2022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通G90、岚图梦想家、腾势D9、红旗HQ9、极氪009、魏牌高山、合创V09陆续上市。中大型MPV市场迅速从蓝海市场变成了各大车企集中发力的红海市场。
但是,与欧美市场上的MPV车型完全聚焦家用不同,受日本和香港市场的影响,国内中大型MPV普遍都是商务取向,主打超大空间带来的第二排座椅的超强舒适感。不过,因为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MPV的家用需求逐渐增大。自上市以来,定位主打家用的丰田赛那和格瑞维亚长期热销,合计销量一度超过腾势D9和别克GL8,也是家用MPV需求同样强劲的证明。
终于,在2024年年初,我们迎来了两台主打家用定位的中大型MPV——小鹏X9和理想MEGA。
作为美版新一代起亚嘉华的车主,中大型MPV也是这几年我最关注的细分市场,之前也对包括赛那、大捷龙、美版奥德赛和嘉华在内的全部四款美国市场在售的中大型MPV进行过非常深入的对比试驾。因此,这次回国对X9和MEGA的对比也是所有试驾中的重头戏。
两款MPV的外观与常规的MPV造型都有很大区别。
小鹏X9的车顶直线在到达车尾前,别出心裁的提前向斜后方折下来,这样一来车尾部的造型就有些脱离两厢车型的常规,而是有点像Fastback或者轿跑SUV一样,变成更具运动感的溜背造型。
配合车身侧面的各种平直棱线,这使得这样一台5292、1988、1785mm的庞然大物看起来充满了锐气,丝毫没有商务MPV的老气或“面包车感”。虽然X9的外饰细节处理并不算非常精致,但整车的外形设计仍然是MPV历史上最成功的之一,个人认为甚至超过之前普遍评价不错的大捷龙和起亚嘉华。
理想MEGA的外形显然要更具争议。公平的说,我并不觉得它的造型有多像棺材,而确实更接近官方“公路高铁”的宣传——为优化风阻,它的车身造型甚至更为简洁,整个车头到车尾就是一条完整的连贯弧线,在第一排上方正好有一个像鲸鱼背部一样的隆起,而车尾处则直接由一条很干净的竖线切断。
当然,它的外形并不像X9那么契合更多人的审美,但因为漆面工艺和车身细节的处理更显档次,也会更耐看,而且这种个性方案也透着一种桀骜不驯,让它既有极强的科幻感,也有很强的气场。虽然它5350、1965、1850mm的三围相比X9差别其实不大,但给人的体量感,确实像是一台大了一个级别的车。
在巨大尺寸的基础上,两台车的内部空间都相当不错。以我1.86米的身高,在前两排都调整到舒适位置以后,第三排腿部空间也有余量。而且为了在提供航空座椅的同时保证中央通道的宽度,两款车虽然第二排都没有真正的零重力座椅,但前两排的舒适配置都已经拉满,而全部三排的座椅都是全向电调。
不过,如果要精益求精的话,MEGA是一台明显更舒适的车。
一方面,是第二排的两个航空座椅相比小鹏X9的更为宽大舒适,更符合人体工学,各种细处的材质触感更为熨帖,海绵的软硬度也更加恰到好处。
更为难得的是,第三排座椅的宽大厚实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美国市场家用MPV的第二排,也同样提供了迈巴赫式的松软头枕,配合两侧面积巨大的窗户,完全没有被委屈的感觉。
而X9的第三排为了能够折叠收入尾箱的深坑中,做得比一般的MPV第三排更为轻薄,甚至因为电池占用空间的关系,它也比不上美国市场上一些第三排更为舒适的同类产品,比如大捷龙和嘉华。
另一方面,是MEGA的纵向空间明显更有优势,它不仅能保证三排乘客在相对竖直的状态下乘坐,更仰一些也没问题。甚至三排乘客一起翘二郎腿都没问题。
不过个人仍然觉得,这两款车都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因为追求航空座椅,同时为了保持第二排中间有足够的过道空间,导致两个座椅需要尽量外扩,也就没办法实现零重力功能。如果换成招财猫座椅,不但占用的横向空间更小,也更方便横向滑动,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也更为便利。
储物空间方面,则是小鹏X9更有优势。
虽然两车在三排立起模式下的尾厢进深类似,但X9得益于深坑设计,垂直方向要大不少。而且这种下沉式设计也更方便固定东西,隐私性也更好。而X9的第三排座椅后翻后,整个尾厢可以做到几乎纯平,不但很适合拉自行车等大件物品,也让零重力座椅版可以有极为奢侈的后移空间。
相比之下,理想MEGA的第三排折叠增大的纵向空间有限,而且会导致第二排座椅无法充分后仰。
X9的另一个亮点,是第二排的车顶大屏尺寸。通过特殊的折叠机构设计,这块大屏做到了21.4寸的尺寸,要比MEGA的17寸吸顶屏有强得多的视觉冲击力,从实用角度来讲,是甚至超过M9的32寸幕布的。即使MEGA还多了一个副驾娱乐屏,似乎也没有弥补车顶大屏尺寸差别带来的观感差异。
不过MEGA的车内体验也有一些其他优势。除了副驾娱乐屏对家用场景来说使用率仍然相当高以外,HUD甚至可以显示彩色图像,在转弯并线的时候可以显示盲区图像,而音响也比X9更为出色——后者的音响更像是20多万元车型的素质,MEGA则在更高的整车价位也不显得露怯。
此外,车内语音还第一次集成了GPT大语言模型,可以在驾驶过程中进行一些高阶的网络搜索和个人助理操作,再一次把理想在智能语音方面的领先推到新的高度。
动态表现方面两车的取向有明显不同。X9是小鹏一贯的更重视操控性的取向,以MPV来说,底盘算是相当稳健,转向也比较灵活而清晰,减震虽然不是特别软糯,但足够厚实有韧性,很好的平衡了运动和舒适。
不过隔音相对一般,虽然纯电车型几乎没有动力噪音,但会有一定的风噪、路噪以及环境噪音传进来,整体隔音水平与自家更低价位的P7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MEGA的特性则更为极端。它的静音水平极为突出,即使在60kph的速度下,几乎也听不到任何噪音。而空气悬挂的设定也会隔绝一切路面信息。两个因素叠加后,就好像整个车在真空中漂浮平移。可以说纯看舒适性,MEGA不输所有价位的任何一款车。
但MEGA的短板也更为明显。虽然它配备的空气悬挂并不像理想L8上那副一样在大沟坎有过多的连续起伏,造成忽忽悠悠的船感,还很容易晕车。但相对来说,它的减震动作也仍然不够利落,会让人觉得有点发飘。虽然动力更强,但也完全不让人觉得这是一台适合开快的车。
驾仕结语:
那么这场比拼到底谁输谁赢呢?应该说,两款车都集中了各自品牌中最多的创新,也都有相当不错的综合产品力。
不过,虽然MEGA在智能语音、座椅舒适性、静音性等几个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确实配得上它50多万元的定价,但这么一台大车采用纯电而非增程动力,多少会让很多目标消费者疑虑;而X9以低了十几万元的售价,产品力与MEGA可以做到各有优劣,纯电动力也相对更适合30多万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是比MEGA更容易成功的市场定位,可能也会是我个人更中意的选择。
(END)
天神之眼C是比亚迪普及高阶智驾的杀手锏,今天我们就来体验一下它的实际表现如何。
给各位关注问界的朋友们传达一个好消息
最近两三年,中国品牌车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速度
全新大众探岳L即将来袭!配8155芯片+大疆智驾,你会喜欢吗?
想适应全场景路况 就选哈弗猛龙Hi4
关注车闻社,观看更多大宇宙、王derful-、珊珊试车
针尖对麦芒!UNI-Z战舰版VS星舰7探索+版,选谁更好?
不到15万就能买到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大空间SUV,就连家人都说真香~
理想MEGA自驾1500公里游玩,充电仅需355元,续航达成率76.7%
我们带您体验比亚迪秦L,一款性价比极高的家用轿车。它不仅省油续航超长,还配备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感。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长途旅行,这款车都能轻松应对各种路况。快来看看这款车如何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让智驾变得更加亲民和智能吧!
35年对于一个车系而言,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算短了。自从1990年首次诞生到现在,这款车全球销量已经突破1537万辆,绝对算得上是全球最畅销的车型之一,看到这,你们想到的是哪款车型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现代伊兰特。那么,现代伊兰特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产品力和性价比又将如何......
7万多就带高阶智驾,比亚迪海鸥智驾版值得入手吗?
烟花爆竹都能防?塑料车库暴力测试升级,真是爱车小能手
五菱星光S这车怎么样? 听这位车主的真实评价
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从选择到热爱的油智同价密码
在过去的2024年时间里,中国车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于,以比亚迪为首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厂商,首次进入了全球车企销量前十的位置,还在于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正不断地攀升。不过,当将目光给转移到进口车市场之时,你却会发现,原来国人所最热衷于去购买的进口车,居然是日系而非德系......
体验smart#5,颜值+容量,我都要
南卡Runner Air是一款专业运动蓝牙耳机,采用骨传导设计,轻巧舒适,抗菌防敏。其独特的耳挂式设计和人体工学原理,能保证在各种高强度运动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充电方式为磁吸式,方便快捷。
长安启源Q07落地北斗天枢2.0,全民智驾时代开启了!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级配置,设计风格与普通版特斯拉Model 3基本一致,但增加了许多运动元素和高级配置,适合那些希望在驾驶中体验极致性能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