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对比体验小鹏X9/理想MEGA:在争议中冲出MPV红海

对比体验小鹏X9/理想MEGA:在争议中冲出MPV红海

驾仕派 2540浏览 2025-02-13 IP属地: 未知


如果以在售的车型数量来看,自主品牌中大型MPV应该是近几年扩张最快的品类。在2021年以前,自主品牌中大型MPV基本上只有传祺M8和荣威iMAX8两款车型。


而从2022开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大通G90、岚图梦想家、腾势D9、红旗HQ9、极氪009、魏牌高山、合创V09陆续上市。中大型MPV市场迅速从蓝海市场变成了各大车企集中发力的红海市场。


但是,与欧美市场上的MPV车型完全聚焦家用不同,受日本和香港市场的影响,国内中大型MPV普遍都是商务取向,主打超大空间带来的第二排座椅的超强舒适感。不过,因为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MPV的家用需求逐渐增大。自上市以来,定位主打家用的丰田赛那和格瑞维亚长期热销,合计销量一度超过腾势D9和别克GL8,也是家用MPV需求同样强劲的证明。


终于,在2024年年初,我们迎来了两台主打家用定位的中大型MPV——小鹏X9和理想MEGA。


作为美版新一代起亚嘉华的车主,中大型MPV也是这几年我最关注的细分市场,之前也对包括赛那、大捷龙、美版奥德赛和嘉华在内的全部四款美国市场在售的中大型MPV进行过非常深入的对比试驾。因此,这次回国对X9和MEGA的对比也是所有试驾中的重头戏。


两款MPV的外观与常规的MPV造型都有很大区别。


小鹏X9的车顶直线在到达车尾前,别出心裁的提前向斜后方折下来,这样一来车尾部的造型就有些脱离两厢车型的常规,而是有点像Fastback或者轿跑SUV一样,变成更具运动感的溜背造型。


配合车身侧面的各种平直棱线,这使得这样一台5292、1988、1785mm的庞然大物看起来充满了锐气,丝毫没有商务MPV的老气或“面包车感”。虽然X9的外饰细节处理并不算非常精致,但整车的外形设计仍然是MPV历史上最成功的之一,个人认为甚至超过之前普遍评价不错的大捷龙和起亚嘉华。


理想MEGA的外形显然要更具争议。公平的说,我并不觉得它的造型有多像棺材,而确实更接近官方“公路高铁”的宣传——为优化风阻,它的车身造型甚至更为简洁,整个车头到车尾就是一条完整的连贯弧线,在第一排上方正好有一个像鲸鱼背部一样的隆起,而车尾处则直接由一条很干净的竖线切断。


当然,它的外形并不像X9那么契合更多人的审美,但因为漆面工艺和车身细节的处理更显档次,也会更耐看,而且这种个性方案也透着一种桀骜不驯,让它既有极强的科幻感,也有很强的气场。虽然它5350、1965、1850mm的三围相比X9差别其实不大,但给人的体量感,确实像是一台大了一个级别的车。


在巨大尺寸的基础上,两台车的内部空间都相当不错。以我1.86米的身高,在前两排都调整到舒适位置以后,第三排腿部空间也有余量。而且为了在提供航空座椅的同时保证中央通道的宽度,两款车虽然第二排都没有真正的零重力座椅,但前两排的舒适配置都已经拉满,而全部三排的座椅都是全向电调。


不过,如果要精益求精的话,MEGA是一台明显更舒适的车。


一方面,是第二排的两个航空座椅相比小鹏X9的更为宽大舒适,更符合人体工学,各种细处的材质触感更为熨帖,海绵的软硬度也更加恰到好处。


更为难得的是,第三排座椅的宽大厚实程度甚至超过了很多美国市场家用MPV的第二排,也同样提供了迈巴赫式的松软头枕,配合两侧面积巨大的窗户,完全没有被委屈的感觉。


而X9的第三排为了能够折叠收入尾箱的深坑中,做得比一般的MPV第三排更为轻薄,甚至因为电池占用空间的关系,它也比不上美国市场上一些第三排更为舒适的同类产品,比如大捷龙和嘉华。


另一方面,是MEGA的纵向空间明显更有优势,它不仅能保证三排乘客在相对竖直的状态下乘坐,更仰一些也没问题。甚至三排乘客一起翘二郎腿都没问题。


不过个人仍然觉得,这两款车都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因为追求航空座椅,同时为了保持第二排中间有足够的过道空间,导致两个座椅需要尽量外扩,也就没办法实现零重力功能。如果换成招财猫座椅,不但占用的横向空间更小,也更方便横向滑动,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安装也更为便利。


储物空间方面,则是小鹏X9更有优势。


虽然两车在三排立起模式下的尾厢进深类似,但X9得益于深坑设计,垂直方向要大不少。而且这种下沉式设计也更方便固定东西,隐私性也更好。而X9的第三排座椅后翻后,整个尾厢可以做到几乎纯平,不但很适合拉自行车等大件物品,也让零重力座椅版可以有极为奢侈的后移空间。


相比之下,理想MEGA的第三排折叠增大的纵向空间有限,而且会导致第二排座椅无法充分后仰。


X9的另一个亮点,是第二排的车顶大屏尺寸。通过特殊的折叠机构设计,这块大屏做到了21.4寸的尺寸,要比MEGA的17寸吸顶屏有强得多的视觉冲击力,从实用角度来讲,是甚至超过M9的32寸幕布的。即使MEGA还多了一个副驾娱乐屏,似乎也没有弥补车顶大屏尺寸差别带来的观感差异。


不过MEGA的车内体验也有一些其他优势。除了副驾娱乐屏对家用场景来说使用率仍然相当高以外,HUD甚至可以显示彩色图像,在转弯并线的时候可以显示盲区图像,而音响也比X9更为出色——后者的音响更像是20多万元车型的素质,MEGA则在更高的整车价位也不显得露怯。


此外,车内语音还第一次集成了GPT大语言模型,可以在驾驶过程中进行一些高阶的网络搜索和个人助理操作,再一次把理想在智能语音方面的领先推到新的高度。


动态表现方面两车的取向有明显不同。X9是小鹏一贯的更重视操控性的取向,以MPV来说,底盘算是相当稳健,转向也比较灵活而清晰,减震虽然不是特别软糯,但足够厚实有韧性,很好的平衡了运动和舒适。


不过隔音相对一般,虽然纯电车型几乎没有动力噪音,但会有一定的风噪、路噪以及环境噪音传进来,整体隔音水平与自家更低价位的P7相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MEGA的特性则更为极端。它的静音水平极为突出,即使在60kph的速度下,几乎也听不到任何噪音。而空气悬挂的设定也会隔绝一切路面信息。两个因素叠加后,就好像整个车在真空中漂浮平移。可以说纯看舒适性,MEGA不输所有价位的任何一款车。


但MEGA的短板也更为明显。虽然它配备的空气悬挂并不像理想L8上那副一样在大沟坎有过多的连续起伏,造成忽忽悠悠的船感,还很容易晕车。但相对来说,它的减震动作也仍然不够利落,会让人觉得有点发飘。虽然动力更强,但也完全不让人觉得这是一台适合开快的车。


驾仕结语:


那么这场比拼到底谁输谁赢呢?应该说,两款车都集中了各自品牌中最多的创新,也都有相当不错的综合产品力。


不过,虽然MEGA在智能语音、座椅舒适性、静音性等几个方面做到了世界第一,确实配得上它50多万元的定价,但这么一台大车采用纯电而非增程动力,多少会让很多目标消费者疑虑;而X9以低了十几万元的售价,产品力与MEGA可以做到各有优劣,纯电动力也相对更适合30多万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是比MEGA更容易成功的市场定位,可能也会是我个人更中意的选择。

(END)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驾仕派 26.8万粉丝    8770作品 关注 有趣、有用、有品。中国汽车行业坚持原创传播的代表。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