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一年的开端,如何从“内卷”中破局,成为了众多合资车企的课题。但目前看来,为了稳住市场份额,大部分车企都选择“以价换量”。
不可否认的是,从竞争方式来看,“价格战”对于提振销量确实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少合资品牌太依赖价格竞争,不仅导致对品牌、技术、口碑等非价格因素重视度不够,同时还引发了各种无序竞争的乱象频出。
面对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光靠“价格战”显然只能取得一时的胜利。要想真的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一定是要为消费者长期提供更加品质可靠,可信赖的产品。在这其中,北京现代并未陷入价格战泥潭,而是不断通过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耐心等待下一次腾飞。
品质上“下功夫”永远错不了!
2024年,北京现代先后在中国市场投放了第五代胜达、第十一代索纳塔、全新途胜L等多款燃油重磅产品。尽管新能源汽车已经来势汹汹,但北京现代依旧稳住了自己在油车市场的基本面,而这背后靠的就是“以质取胜”。
比如,去年上市的第五代胜达,就通过了各类严苛的测试标准。在“5000公里极限品质大考”中,它在面对着高山草原、荒漠戈壁以及崎岖山路的极端挑战,展现出了卓越操控性和稳定性。而在今年初的阿尔山冰雪试驾,它凭借着HTRAC智能四驱、SFD智能减震系统及丰富配置,让第五代胜达在冰雪极寒条件下既稳当又舒适。
毫无疑问,在各种极端测试下,第五代胜达所展现出来的产品优势,为市场设立了新的竞争标杆。毕竟相比起很多车企就只会在看得到的地方“堆配置”,北京现代在造车上面始终如一,而在无数用户看不到的零部件品质把控上“下功夫”,让大家花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保障,是北京现代这一个老牌车企所做出的良心承诺。
新能源蓄势待发 “真·质”摆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现代不仅在燃油车领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在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在电车的打造上依旧精益求精。
要知道,2025年可以称之为北京现代的新能源品牌元年。根据它的规划来看,从2025年开始,北京现代将推出全新的纯电产品,2026年还将推出3款新车,涵盖纯电和增程等多种动力形式,构建顺应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矩阵。而如何让这些新能源产品在内卷的市场中生存下来,质量无疑还是北京现代最为看重的东西。
2月17日,北京现代举办了“北京现代2025真·质万里行”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北京现代以“真·质”为关键词,官宣了其品牌路线,即聚焦全球品质、打造差异化标签。
其中,真,代表北京现代将用真材实料的产品、真诚的服务、真实的价格建立用户的信赖。
在此次活动中展示的第十一代索纳塔、第五代胜达、2024款库斯途、全新途胜L等全新车型,展现了北京现代产品矩阵在设计、品质感、智能化等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而在新能源领域,北京现代的全新产品也将做到真续航、真稳定、真技术、真安全。
质,代表北京现代将用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引入”与适合中国市场的“技术合作”,诠释品质。在燃油车和整车制造领域,全球TOP3现代汽车集团的先进制造技术将持续引入中国。而在新能源领域,现代汽车拥有全球领先的E-GMP平台,北汽集团则拥有新能源本土研发资源优势,这些都将为北京现代的“技术合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不得不承认,用技术和创新回应用户需求,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信赖,是北京现代应对市场“内卷”的优质打法。
合资新突围:“在中国,为全球”
正如开篇所说,北京现代正在通过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寻找下一次腾飞的机会。而面对着2025年的挑战与机会,它也早已做好了冲刺的准备。
作为落实“在中国,为全球”战略、推进全面转型的关键之年,最令人期待的无疑是北京现代的首款纯电车型。据北京现代官方透露,这款车计划今年下半年上市,将开启北京现代的智电时代。而它拥有的品质实力,也展现出了“真·质好车 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
比如,为了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安全性,该车型将采用最尖端的电池控制技术,并且搭载结合本土技术的L2+级无人驾驶功能和智能网联功能,以应对国内市场的变化和消费需求。而在新车上市的同时,北京现代还将构建包括购买、充电、售后管理在内的电车销售、服务生态系统,以服务价值牢牢抓住消费者的心。
另一方面来看,在海外市场方面,北京现代也蓄势待发。毕竟要知道,“在中国,为全球”背后传达的深层次意义,不单是要推出满足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用车需求的新能源车型,同时也将以北京现代为“纽带”,打造现代汽车辐射全球的出口基地。
所以,依托现代汽车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的海外市场资源,北京现代将致力于持续深化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继续拓宽出口渠道,增加出口车型种类和数量,在今年出口量突破5万辆的基础上,计划明年出口量提升至8-10万辆。
很显然,北京现代不再是只面向中国的合资车企,面向全球才是它的正确打开方式。而通过技术、质量与服务的不断提升,它在合资2.0时代的路无疑会更加顺畅。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站在汽车行业发展的变革期,北京现代既有挑战也有机遇。而从它近期的举措来看,它始终没有迷失方向,而是一直坚持做好品质、好服务、好技术,为稳健与踏实的未来“添砖加瓦”。
正值博越系列9周年之际,全新一代博越焕新而来,为用户带来新一代家用SUV的首选项;新车从外观至内饰都采用全新的设计,将中式美学完美融入到全新一代博越的设计当中,在智能化上也进行了全新的革新,不管是在语音交互上还是功能拓展性上都有着十足进阶,动力上继续配备1.5T发动机匹配7挡湿式......
今年6月,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历史性重组——经国务院批准,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长安汽车升格为独立央企。在官方通告中,“聚焦主责主业”成为关键词。作为长安系新能源三驾马车之一,深蓝汽车凭借143236辆的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稳居造车新势力前列,并以央企新能源品牌销量冠军的身份,成......
三菱汽车宣布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的合作,结束在华40年的生产布局。其发动机技术曾是中国车企的“黄金动力源”,但市场份额从30%跌至不足5%。整车业务因新能源转型迟缓而溃败,2023年彻底退出生产。三菱的撤离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引进转向自主创新的缩影。
保值率“全满贯”,广汽传祺如何打造家庭资产的“硬通货”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力压特斯拉,在世界多国领跑!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秀临长沙「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共览湘江奇景
长城汽车35周年庆典上,一张高管合影引发车圈地震:九位西装革履的高管中央,一辆身披黑布的神秘跑车以低伏姿态占据C位。
国际米兰为何选择比亚迪?一场“技术+野心”的双向奔赴
J.D. Power研究发布:行业销售服务满意度近8年来首次下滑
当特斯拉交出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下跌16%)的2025年第二季度成绩单时,市场震惊了:这家曾让传统车企夜不能寐的颠覆者,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增长危机。
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全面超越揭示了电动车竞争的本质逻辑: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特斯拉的颓势(销量下滑13%)反映了其在成本控制与车型迭代上的滞后,而比亚迪凭借垂直供应链和快速响应能力,正在定义新一代汽车标准。
7月21日迎来重磅OTA升级,全能驾控再进化,这次升级简直是王炸!
英国强推歧视性电动车补贴政策,中国车企出海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司机收入持续降低、外卖快递员也在抱怨,怎样才能改变局面?
问界M8斩获智能汽车指数全优认证:华为技术赋能下的安全革命
比亚迪如何在英国市场逆袭,助力中国新能源车崛起?
中国品牌出海新标杆:比亚迪的足球战略启示
作为消费者选择二手车的重要参考指标,一年保值率的表现不仅决定了二手市场的车价,也决定了品牌的认可度,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正式发布了纯电动车一年保值率的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