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DeepSeek,会是解锁智能汽车的金钥匙吗?

DeepSeek,会是解锁智能汽车的金钥匙吗?

深度车评 1557浏览 2025-02-25 IP属地: 未知



原创|车圈阿俊


2025年开年,一场由AI大模型DeepSeek引发的技术风暴席卷全球。自1月20日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后,DeepSeek仅用7天完成了1亿用户的增长,成为全球现象级的应用。近一个月以来,随意打开社交媒体亦或是新闻资讯平台,"DeepSeek"相关词条几乎每日霸榜热搜。


随着DeepSeek风靡全网,国内外企业纷纷抛出橄榄枝。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三大基础运营商、九家电力央企、十余家芯片厂家,以及云厂商等超200家公司宣布采用或接入DeepSeek,涵盖智能硬件、传媒、互联网、半导体、金融、教育、文旅、生物医疗等多个行业和地方政府政务系统,甚至连英伟达、AMD、微软、亚马逊、英特尔等国际巨头,也宣布接入DeepSeek。


长久以来苦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一众车企们,猛然发现DeepSeek的技术实力和应用场景与车企的智能化转型需求高度契合,也纷纷官宣与DeepSeek“深度融合”。一时间,AI大模型仿佛成了车圈的“标配”。



AI技术竞赛早已开始


从机械齿轮到电子元件再到数字神经,汽车技术的发展充满了创新和变革。2024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新车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超越50%的关键节点,意味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由上半场的“电动化”转向了下半场的“智能化”。智能化转型亦成为车企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技术的崛起,向世人展露出了前所未见的能力。2022年末,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横空出世,在全球掀起AI热潮,也引发业界的“百模大战”。这让车企们意识到了大语言模型具备成为智能汽车“大脑”的潜力。


近年来,先后有多家车企陆续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将文心一言、通义千问、混元、商量、豆包等主流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座舱,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此外,还有不少车企组建研发团队,独立自研大模型。理想Mind GPT、长城Coffee·AI系统、比亚迪璇玑AI大模型、吉利星睿智算AI平台、蔚来NOMI GPT、小米MiLM大语言模型、长安星海大模型、奇瑞Lion AI智舱大模型等先后问世。


由此可见,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竞争力。面对电动化弯道后的又一超车点,谁也不甘心落于人后。



车企接入DeepSeek做啥用


短短半个月内,已有20余家车企接连宣布和DeepSeek展开合作。包括吉利、岚图、极氪、东风汽车、智己、宝骏、长城、广汽集团、一汽奔腾、零跑、smart、长安、奇瑞、比亚迪、北汽、红旗、理想等等。


从官宣信息来看,各大车企在与DeepSeek的合作内容上不尽相同。其中多数车企希望将DeepSeek应用于智能座舱,优化智能座舱的语音交互,快速调用车载功能,还可基于车内外场景主动分析用户潜在需求,提供个性化推荐与主动服务,如调节车内温度、播放音乐、导航、主动调整座椅位置等。侧重这方面功能优化的有宝骏灵语智舱、奔腾D-Life6.0座舱、奇瑞雄狮智能座舱、红旗九章平台灵犀座舱、江汽集团智聆座舱等等。


而一些车企选择将自研大模型与DeepSeek深度融合,实现更准确的意图理解和任务分发,提升认知与推理能力。如吉利将“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对星睿车控Function Call大模型、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进行蒸馏训练;极氪Kr AI大模型与DeepSeek R1大模型深度融合,计划上线智能座舱助手AI Eva;长城Coffee Agent大模型与DeepSeek融合适配,将增强理解、思考和推理能力;广汽ADiGO SENSE端云一体大模型与DeepSeek-R1深度融合,提升智能驾驶与交互能力;理想旗下人工智能助手理想同学App全面接入DeepSeek R1&V3 671B满血版,并实现与理想自研MindGPT大模型的双向自由切换。


还有尝试多模型协同AI矩阵的,如智己与豆包、通义千问等大模型合作,构建多场景插拔式AI矩阵平台;北汽极狐搭载接入百模汇创3a平台、DeepSeek、豆包、MiniMax等多个大模型,并可持续扩展;smart智能语音助手将集成DeepSeek R1大模型能力,并与豆包等大模型合作,构建多场景AI生态。


另外,在智能架构上展开合作的,如比亚迪宣布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全面接入DeepSeek,以提升车端和云端AI能力;长安汽车也将DeepSeek大模型接入长安天枢智能化架构。在营销方面展开合作的,如一汽-大众将其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全面对接DeepSeek。在内部管理方面展开合作的,如零跑已在内部IT团队中部署DeepSeek-R1大模型,用于辅助工作提效。



为什么选择DeepSeek


在众多技术选项中,DeepSeek究竟凭借何种优势脱颖而出?车企的集体选择背后,是三重现实的考量:


其一,出色的逻辑推理能力。DeepSeek在MMLU(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测试中准确率达到90.8%。这使其能较为精准地解析模糊指令。当用户说"我有点冷",系统不仅能调高空调温度,还会同步关闭车窗、切换座椅加热。而面对复杂且带有逻辑关联的多条连贯指令时,DeepSeek也能够迅速理解指令的先后顺序和内在逻辑,有条不紊地逐一执行。这种跨域联动、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正是传统车机系统的短板。


其二,开源生态的性价比。DeepSeek算力需求仅为同类模型的十分之一,私有化部署成本也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车企在部署大模型时的硬件成本。相较于从头研发一套完整的智能交互系统,车企借助DeepSeek的开源框架,只需投入相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便能享受到性价比更高的智能化产品和功能。这意味着,无论是新兴的新能源车企,还是传统老牌车企,都有机会在智能化的浪潮中迅速跟上步伐。


其三,技术光环的营销价值。DeepSeek在业内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其技术实力和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车企借势这波潮流,一方面可以通过AI标签为自身品牌背书,提升差异化营销效果,另一方面在资本叙事的推动下,股价亦能迎来正向反馈。已有部分车企在官宣信息中明确了抢先接入DeepSeek-R1模型的具体车型,如岚图知音和梦想家、东风猛士917、奔腾小马、宝骏享境、东风日产N7、启源E07、极狐阿尔法S5。


DeepSeek或许不是万金油


然而,当车企们一股脑儿扎进大模型这片“蓝海”,一系列潜在威胁却如暗流般涌动。


尽管DeepSeek在通用AI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垂直领域的适配深度仍需提升,尤其在动态多任务协同调度、硬件资源高效分配等工程化细节上仍需进一步验证。真实的道路环境复杂多变,安全是不容忽视的核心要素。大模型的决策过程如同黑箱操作,而且AI也会存在“知识盲区”,这让智能驾驶始终存在不可控的安全隐患。


DeepSeek作为大语言模型,其构建智能化能力的基础,同样在于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与持续优化。车主在使用智能化汽车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隐私数据和敏感信息,包括个人信息、生物识别特征、驾驶习惯、出行轨迹、车内语音交互内容等,是否存在超范围采集和用途不透明的隐患。这些数据如果被滥用或泄露,可能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DeepSeek能够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但其通用性也可能导致同质化风险。汽车行业需要的是深度垂直应用,如果车企过度依赖DeepSeek等外部技术,而缺乏深度定制化能力,那么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方面可能会受到限制,甚至可能逐渐丧失在关键技术开发上的主导权。目前,仍有几家头部车企尚未宣布接入DeepSeek,这是否出于对其全栈自研战略和生态控制权的考虑,尚不得而知。



DeepSeek的出现无疑为汽车智能化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至少,“便宜又好用的” DeepSeek让行业看到低成本突围的希望。但真正考验车企的,不是比谁接入DeepSeek有多快,而是谁能在AI的"拿来主义"与"自主创新"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或许才是真正解锁智能汽车的"金钥匙"。

—END—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深度车评 1粉丝    124作品 关注 报道汽车二十年,爱聊天,爱体育,爱利物浦。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