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正定办事,偶遇长城试驾活动,顺势体验了长城蓝山。今天就来聊聊蓝山这款车和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蓝山,自2023年上市以来便以5米级车身、全系混动系统、豪华配置等卖点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然而,在智能电动车迅猛发展的当下,旗舰车型蓝山虽然被寄予厚望,试驾时好评不断,销量却稍微的不尽人意。2025年2月估计受春节的影响销量3006辆,与其竞品理想L8月销8000辆有一些差距。这背后到底是产品定位、技术实力还是品牌战略多重矛盾的结果?面对理想L8、问界M7等竞品的强势挤压,蓝山的突围之路究竟卡在哪里?
产品力与市场错位:被「小问题」拖累的硬实力
蓝山的硬件配置堪称诚意:超5米车身、2+2+2座椅布局、Hi4混动系统、WLTC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29.98万元起售价较同级竞品更具性价比。但是早期魏牌蓝山车机系统存在一些细节问题,如语音识别功能偶尔会出现 “失联” 的情况。与做得较好的造车新势力车机系统相比,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不过,在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后对操作系统底层进行系统级优化后,车机流畅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智能化体验与理想、问界存在代际差距。有车主调侃:硬件堆料足,但软件优化像半成品。
更致命的是,厂家承诺的「保价协议」在经销商变相降价后形同虚设,导致早期用户口碑崩塌,直接切断了自然流量转化链条。当消费者发现「早买早吃亏」,产品信任便荡然无存。
新能源转型迟缓
长城在燃油车时代的成功,反而成为其转型的包袱。魏牌直至2021年才推出首款混动车型,比比亚迪晚4年。2024年,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售32.18万辆,同比增长22.82%,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的26%,增速虽较2023年有所提升,但低于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竞争对手,且低于行业平均增速,而此时比亚迪已实现全系电动化。 蓝山作为混动车型,纯电续航达 220 公里,在竞品中表现出色,比如理想 L8 在 WLTC 工况下纯电续航里程仅为175km。在研发投入上,长城汽车 2023 年投入 110.34 亿元,占营收的 6.37%;比亚迪 2023 年研发投入高达 399 亿元,2024 年累计投入近 1500 亿元,构建了涵盖电池、电驱、智驾的全栈自研体系。显然,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远超长城汽车,尤其在电池、电驱等核心技术领域成果显著,技术迭代与市场应用均更领先,这使得长城蓝山的 “三电” 技术标签缺乏足够说服力。
品牌定位混乱 魏牌在品牌概念上频繁变动
从 “中式豪华” 转向 “智能高端”,使得消费者对其难以形成清晰且稳定的认知。蓝山上市时自诩为 “六边形战士”,但在智能座舱、智驾体验等关键领域,并未成功塑造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反观理想 L 系列,聚焦于 “家庭出行” 这一核心场景,问界 M7 凭借华为智驾的鲜明标签,二者都精准地触达了目标用户群体。
营销策略失焦 从「技术长城」到「抱怨长城」
魏牌管理层多次销量不振归咎于“行业乱象”,,还公开贬称友商是 “资本派”。这种 “抱怨式营销” 不但没能提升品牌形象,反而让消费者察觉到其战略上的焦虑。2024 年,这种 “重营销轻产品” 的策略表现得尤为突出:董事长魏建军亲自直播为蓝山宣传助威,然而当品牌要靠 “掌门人 IP” 来吸引关注时,其技术自信已显疲态。与之相反,比亚迪、华为系车企借助技术发布会、用户共创活动等方式强化品牌价值,营造出了更为健康的营销生态。
破局之道:从产品到体系的重构技术突围:从“堆料”到“体验革新”
我试驾全程约 30 分钟。蓝山搭载的 Coffee Pilot Ultra 智驾系统虽支持无图城市 NOA,但由于试驾车辆行驶里程未达 300Km,智驾功能未开启,暂不评价。长城应加快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闭环,学习小鹏、华为的渐进式开城策略,以实际场景检验技术可靠性。此外,还可借鉴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强化电池、电驱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
渠道与服务:从“推诿”到“用户共同体”
针对售后服务存在的不足,魏牌可设立直营用户中心,贯通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就像蔚来的 “无忧服务” 体系,凭借一键维保、提供代步车等措施,让售后服务成为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因素。另外,魏牌还可借鉴小米社区的运营模式,打造蓝山车主专属社群,通过高频率互动收集用户反馈,进而实现产品的快速优化迭代。战略聚焦:从“多线作战”到“单品爆款” 魏牌当前同时在 SUV、MPV 等多个领域布局,资源分散使得蓝山获得的支持不足。可借鉴特斯拉 Model Y、理想 L 系列的策略,集中资源将蓝山打造成 “30 万级智能 SUV 标杆”,并通过持续的产品迭代稳固其市场地位。比如,推出长续航纯电版车型,或与有实力的科技公司携手研发下一代智驾系统,以此形成技术代差。
燕赵车评:
魏牌蓝山的处境,实则是中国传统车企高端化转型的一个缩影。行业已从 “燃油车时代的配置比拼” 转变为 “智能电动车时代的生态竞争”,单凭董事长站台、参数堆砌已无法赢得市场青睐。只有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打造 “技术 - 产品 - 服务” 一体化的价值链条,才能打破当前困局。
诚如魏建军所言:“对造车要有最真诚的热爱”,这份热爱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转化为对质量死磕以及对用户的敬畏之心。倘若魏牌能实现体系化变革重生,蓝山或许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成功转型的经典注脚。
在全球高端商务防窥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列第一的龙腾光电,在4月25日晚间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4年和今年一季度,公司获利能力明显改善;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为2022年以来最高值。新变化意味着,龙腾光电正在行业景气度触底反......
直道超车谈何容易!要想直道超车,那就必须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等核心汽车部件上领先欧美传统汽车巨头。现在看来,奇瑞汽车已经做到了。
2025上海国际车展,腾势首款概念跑车——腾势Z震撼全球首秀,采用Pure Emotion“驭心流形·本真之境”全新设计理念,并将搭载中国首款全栈自研的线控转向系统、云辇-M、全线控底盘、易三方等尖端技术,以科技豪华重塑跑车格局!与此同时,腾势N9、腾势D9、腾势Z9系列及腾势N......
都挂丰田标,南北丰田却已大不相同。
2025年4月23日,比亚迪方程豹品牌亮相上海车展,本次车展为钛3上市后,豹5、豹8、钛3首次同台亮相,并有3大潮改亮相、5大互动展示和1大无人机现场演绎,家族集结,豹力全开。
领克900 28.99万起正式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如约而至。在8.1H整车馆内,比亚迪展台人流如织,汉唐家族更是绝对“顶流”,人气超高!其中,汉唐家族全新推出的划时代旗舰汉L、唐L,惊喜带来与《黑神话:悟空》的联名改装车,让“齐天大圣”的锋芒,遇见龙颜美学,共同演绎属于中国人的梦幻跨界......
4月23日,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核心主题,抛出了一系列战略布局——品牌焕新、Glocal全球化战略、技术平权、生态重构。
上汽大众签约“科技共创”合作伙伴 构建智能新生态
四年前,坦克品牌在上海车展正式独立,四年后的今天,坦克承载着全球65万用户的信赖与热爱,重返品牌出发的起点,不忘初心。始终和用户在一起,共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热爱永不止步!从产品拓展的无止境,到技术领先的无止境,再到用户体验的无止境,坦克也将携手更多用户与生态伙伴,共同拓展......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车展开幕。比亚迪海洋新车天团5车全球首发,引发关注热潮。其中,Ocean-S概念车向大众展示了海洋网未来车型设计趋势;海豹06EV以智能化和电动化为年轻用户带来高品质体验;海豹06DM-i旅行版以纯正基因为主流市场用户提供新选择。作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中型......
豪华不接受平权!林肯要做的是能传世、难以复制的“作品”
2025上海车展,仰望U8L正式亮相,车长5米4,太霸气了
喧嚣的市场环境下, “老司机”依旧坚守初心。
岚图的“听劝”思维:以用户需求打造的产品,终将获得用户的拥抱
复活后的极越真的能再度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吗?
固态电池等前瞻性技术或也将决定下一阶段,谁来降价!
合资电车如何俘获中国消费者?持续进化的丰田bZ家族就是榜样
东风本田继承了本田品牌的优良传统,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给大家留下了燃油经济性好、动力强劲、可靠性高等良好印象。
中国汽车行业新格局仍未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