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特斯拉 FSD 真不如国产智驾?|42Talk Vol.27 文字版

特斯拉 FSD 真不如国产智驾?|42Talk Vol.27 文字版

42号车库 3082浏览 2025-03-15 IP属地: 未知

特斯拉 FSD 真不如国产智驾?|42Talk Vol.27 文字版

「42Talk」是一档由 42 号车库打造的面向新能源车主的线上聊天节目,希望这些真实车主声音可以帮助你买到最合适的新能源车。

42Talk,发现最真实的车主之声。

本期嘉宾

Bruno,广州,特斯拉 Model Y 后驱版车主

Miaos,南京,2023 款问界 M5 智驾版车主

姜姜,42 号车库智驾评测编辑

(播客版内容请移步至小宇宙 APP 「42Talk 频道」

基本信息

买车时在意智驾功能吗?

Miaos:

我挺在意的,不过当时可选的车型比较有限。我那会儿是个新手司机,对智驾期望挺高,觉得它能帮我度过新手期。

我在 2023 年底到 2024 年初选车,当时从销量看,华为的智驾一家独大,其次是小鹏。我考虑了小鹏 G6 和问界 M5 ,都试驾了,感觉问界 M5 驾驶质感更好,小鹏 G6 空间大但开着有点晃。我和女朋友一起选车,她喜欢问界 M5 的外观,所以最后就买了它。

姜姜:

那时候可选的成熟产品确实比较少。

Bruno:

智驾也是我选车的主要考虑因素,我要求是新能源纯电,且智驾能力要好。当时可选的车型并不多,我在特斯拉和小鹏之间做选择。

2023 年年中小鹏 G6 还没上市,G9 超出了我的预算,所以最后选了特斯拉。当时我去试驾小鹏和阿维塔时,基本没机会体验它们的 NOA,但试驾特斯拉时,销售带我在高架上体验了基础版的辅助驾驶,我感觉效率还挺高的

Laven:

很多买特斯拉的用户更看重性能而非智驾,所以听 Bruno 说到自己考虑智驾却选了特斯拉,这点让我还挺意外的。

姜姜:

Bruno 是2023 年年中买的车,那时候真没什么车可选。当时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 基础智驾做得不错,稳定性和易用性都挺好。

那会儿在上海,特斯拉 EAP 外环以内不能用,高速高架得出外环才能用。我不清楚其他省市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上海的用户基本只用基础的 AP,不会选 EAP 甚至更贵的 FSD,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么选的。

特斯拉与问界的智驾表现

什么情况下使用辅助驾驶

Miaos:

我嘛,在城区快速路、高速路,还有就是我感觉累、精神不太好的时候会用。在城区我也会打开辅助驾驶。

Bruno:

高速上肯定用得最多,对我来说,几乎任何情况下我都可能打开它。比如精神不太集中或者看手机的时候,在城区道路条件允许,像那种中间没有隔断、没有人车随意穿插的路,我基本都会打开。用了两年,我对 AP 的能力和稳定性都适应了,也清楚它能达到什么程度。

对辅助驾驶的信任度

Miaos:

跑高速我还是挺放心的,走城区遇到特别复杂的路口,像我第一次过都不知道咋走的那种,我一般就会接管。

Bruno:

我觉得还挺安全的。要说接管的话,最近一次是去机场的高速上,更多是我想超车,毕竟特斯拉基础AP没超车功能。在城区道路,前面塞车我可能会接管,因为基础 AP 在塞车跟车时,车距远,走走停停也不舒服。

Laven:

听下来大家主要因为效率问题才想自己接管。姜姜老师,现在各家的辅助驾驶发展到这个阶段,用户能足够信任它吗?不是一觉得有危险就马上接管的那种。

姜姜:

单说安全的话,我们测了这么多,一直在测车的极限,从安全角度看不用太担心。但车是自己的,平时开车大家可能更看重效率和安全,在情况不明确时,我还是建议主动接管。毕竟现在还是辅助驾驶,大家不用像我们工作那样去测试车的极限。

实际表现和预期之间的差距

Miaos:

我买车差不多一年了,这期间软件也升级了几个版本。刚买的时候,我就希望高速上能让我省点力,城区能凑合着用就行。刚买来时,城区辅助驾驶也就勉强能用,响应速度不行,和其他车、人「博弈」时也让人不放心。现在的表现让我挺满意的,平时也会更多用它在城区辅助驾驶。高速上的话,表现和我预期差距不大,一直都挺稳的。

Laven:

有没有因为辅助驾驶判断失误,出现过的惊险时刻?

Miaos:

惊险倒不至于。就是有一次过长江大桥,有两条岔路,辅助驾驶犹豫了一下,差点把我往另一条路逆行过去了,还好那条路是断头路没通车,不然得被扣分。

还有一次在隧道里开辅助驾驶,它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说前面有东西,触发了防碰撞机制拐了一下,我回头看录像啥都没有,好在隧道里没其他车,当时我赶紧打方向盘把车打回来了,那次确实有点吓人,其他倒还好。

Bruno:

作为基础 AP 来讲我还是满意的。辅助驾驶就得稳定,要是不稳定,出现些我们没法判断的情况,那我开着比自己开还提心吊胆的,就没啥意义了。

惊险时刻我倒好像没碰到啥,就算有也只是吓到我了。有一次在高速上,车自己开着,我没太专心看路,它突然打了一把方向,因为隔壁车道有车压线了,但还没压到我这边车道,就那一下把我吓到了,不过整体没啥特别的。

特斯拉在 2023 年的时候,网上传的「幽灵刹车」情况确实有,离前车还挺远呢,起码还有一辆车的距离,它就突然急刹车,而且不是在塞车的时候,车速大概十左右的时候出现过一两次,后来系统升级 OTA 之后基本就没这情况了。

Laven:

姜姜老师,你对特斯拉和问界 M5 辅助驾驶的表现,感受如何?

姜姜:

特斯拉的 AP 相对比较基础,我先说说 EAP 高速领航的感受吧。

去年我开特斯拉跑高速比较多,在常规通畅的道路上,整体稳定性没问题,它自己触发变道超车还挺积极的,很多时候和我预期相符。但碰到复杂的高速匝道口情况就不行了,有时候会以 120 的速度冲进匝道,挺吓人的。还有些长匝道,它在速度识别上有小问题,比如以 40 的速度过,就太慢了,后面大车会滴滴你,也挺危险的。

对比问界的辅助驾驶,我觉得问界在本地适配方面确实做得好很多,而且问界这套 3.0 的硬件在整个行业里也比较好,不管是感知识别还是路径规划,大部分时候不用担心它会做出和我预期不符的事,当然偶尔也会有,毕竟是机器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问界这套还是比较省心的。

人机共驾的责任归属

Laven:

现在人机共驾的责任归属一直没有清晰的划分标准,你们觉得在使用辅助驾驶时,如果出了事故,驾驶员和车企的责任占比该是多少呢?

Miaos:

理论上可能会出现辅助驾驶特别离谱的情况,比如我在高速上以 120 的时速跑着,它突然转弯把我往墙上撞,这种情况人根本没时间接管。要是车企在这种情况下一点责任都不担,那肯定会让车主寒心。但正常情况下,比如在城区辅助驾驶走错路,而且在出问题前明显有异常表现,车主却不去接管,这也不合适。只不过这中间的界限太模糊了。

Bruno:

就最基础的追尾情况来说,我觉得基本能判车企全责吧。因为现在的辅助驾驶如果连最基础的前碰撞预警或者触发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这些都做不到,要是真撞上去了,那完全就是产品的失败,车企起码得承担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责任才合理。

我最近也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比如前面追尾了,人的条件反射肯定是踩刹车,除非驾驶员在闭着眼睡觉,不然肯定会条件反射去踩,那这时车辆肯定就退出辅助驾驶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责任划分就更难了。现在很多新闻都能看到,在碰撞前多少秒就退出了辅助驾驶。

Miaos:

像那种提前一秒两秒退出辅助驾驶的情况,我们也拿不到数据,到底是辅助驾驶出问题了,还是人动了方向盘之类的,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但最后也没见车企给出过具体数据,基本都是糊弄过去了。

有些离谱的事故,看着像是驾驶员误触发退出了辅助驾驶功能,但也不排除辅助驾驶自己出问题,然后退出了,接着就撞车了。是不是只有拿到厂家的数据才能清楚情况呢?

姜姜:

没错,只有通过后台数据才能对时间线,就像飞机上的黑匣子一样,它会记录这一刻辅助驾驶是不是在工作,然后对比事故前后的那几秒情况。

往更深层次看,人机共驾的责任划分还是得看法律怎么定。毕竟现在说的还是辅助驾驶,辅助驾驶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人来做一些处理,比如遇到紧急情况人要去处理或接管。虽然辅助驾驶的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两秒之间,但在法律层面,目前可能还是会把责任定性在人身上。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车企会承担责任,就像前段时间,智己的车自动泊车时撞到了柱子,智己就站出来承担了一些责任,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认可。但要是继续深究,因为在法律意义上还不是完全的自动驾驶,基本上还是得人来负责。

等后期 L3 级自动驾驶出来,不知道国内法规推进得怎么样了。要是看海外的法规,在 L3 功能激活时,如果前面的车即将发生事故,会有五秒的退出时间,在这时间内车出了事故就是车企负责,辅助驾驶系统完全退出后出事故就是人负责。

智驾第一梯队

Miaos:

在我心里,我觉得华为系、理想、小鹏算,特斯拉也很快能进入第一梯队

因为我看了一些特斯拉辅助驾驶的视频,它对车的操控非常丝滑,响应也特别及时。它现在的缺点主要是对国内一些路况和规则不太熟悉,不过这个缺点比较好弥补。等这方面改进了,我觉得它会非常好用。

Bruno:

现在肯定是华为系和小鹏了,理想听说也不错,FSD 就看后续怎么更新了。

从网上看现阶段特斯拉的 FSD 还可以,比想象中好,之前大家预期的水土不服情况没出现。但很多人提到它会走错路,明明导航让左转它却右转,所以我不太清楚是什么问题。

前面姜姜老师提到 EAP 的情况,这两年春节不是有 EAP 免费推送使用嘛,用下来体验真的一般。让我花 3 万多买肯定不可能,3,000 多我可能都不一定买。就 EAP 来说,FSD 现在看视频感觉还行,但要 6 万多我也不会买,2、3 万的话可能会考虑一下。

FSD 实测体验分享

Laven:

FSD 刚推的时候姜姜老师他们团队也是第一时间测试了它的表现,姜姜老师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姜姜:

好。刚刚 Bruno 不是提到可能会水土不服的问题嘛,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研究过。导航给的路径是完全正确的,它之所以走错,绝大多数是因为定位问题。

它的定位芯片暂时没达到国内车企用的那种高精度车规级芯片的水平,所以在没有上下层道路结构的路段,特斯拉 FSD 基本不会出问题。但比如有些道路下面有地道、上面有高架,只要定位一出错,就会导致路径规划出问题。

同一段路线我们反复验证过几次,在有高架和地道的情况下,它每次跑的路线都很随机,可能跑五遍,五次走的车道都不一样,变道的位置、走错的概率也都不同,更多是因为定位芯片的问题。

百度目前给的地图是非常轻的,Bruno 也知道,平时用特斯拉自己的导航,那个导航界面和自主品牌比,看不到车道线,还很模糊。如果接下来百度能提供更高精度的地图信息,我觉得这个问题能较快改善。

当然大家也知道,特斯拉是外资独资品牌,接下来怎么和像百度这种有地图测绘资质的企业合作获取更高精度地图,这是个问题。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它接下来进步会很大。

Laven:

在你看来,它的表现让你比较满意的点有哪些?

姜姜:

FSD 我个人比较满意的点在基础控车方面,尤其是加减速。

我觉得它的加减速放在国内自主品牌的车里比较,也能达到第一梯队的水准,非常柔和。制动的时候根本感觉不到点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也相当柔和,这一点确实值得夸一夸。

Bruno:

FSD 现在在塞车时的跟车表现怎么样?

姜姜:

面对拥堵路况,它的加减速确实柔和,但就像你之前提到的问题,它跟前车留的空档比较大,别人很容易加塞进来,你就得让行。所以如果你赶时间、追求效率,或者开着不舒服,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选择接管它。

Laven: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说特斯拉 FSD 的学习能力很强,第一次走错的路,第二次很大概率不会再走错。姜姜老师,你体验下来感受如何?

姜姜:

我觉得还是和我刚刚说的定位有关。

因为它走的路线比较随机,我们之前测试时,同一段路线第一遍走错了,第二遍居然走对了,那时我就想它是不是有学习能力。但当我们在同一条路线跑很多次后,我发现它还是会在同一个地方犯错,这说明它并没有端内学习能力,而是一个随机性的问题。而且出错比较多的地方还是在有地道或高架的路段,平路上就不会有问题。

Laven:

像国内定位比较精准的品牌,比如问界,他们会出现你刚刚说的走错路的情况吗?

姜姜:

也会有,但情况非常少。和特斯拉比起来,特斯拉太常见了,基本上在上海这种复杂的高架立交路段跑一遍就会出现走错路的情况。

Bruno:

我突然想到,姜姜老师你在测试 FSD 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国内那种掉头车道在最右边的情况?测试过这样的场景吗?

姜姜:

我碰到过掉头车道在中间的情况,FSD 是能走对的。

比亚迪智驾

Laven:

最近比亚迪的辅助驾驶也挺火的,之前它宣布后续最新车型都会全系搭载辅助驾驶,也就是说以后六七万的车也会有这功能,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Miaos:

要是几万块或者十几万出头的车,能把高速辅助驾驶做得比较好用,我觉得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大好事。

大家用辅助驾驶最多的时候就是在高速上,要是真的好用,确实能大大缓解驾驶疲劳,也会让人更愿意跑长途。而且我觉得比亚迪做这事,对整个行业影响会很大,毕竟它每年在国内可能要卖三四百万辆车呢。

Laven:

那你信任比亚迪后续辅助驾驶的表现吗?

Miaos:

比亚迪目前有几个版本,像天神之眼 ABC,据说不带激光雷达版本的供应商是 Momenta。我觉得 Momenta 的水平还是挺不错的,要是这消息没错的话,那还是挺值得信任的。

Bruno:

我觉得现在毕竟还只是宣传阶段,大家肯定都会把自己说得很厉害,但还是得看实际情况。

我买车的时候,前期也看过埃安,当时销售跟我说,就当它没有辅助驾驶功能(当时宣传也有 L2 级辅助驾驶之类的),试驾的时候销售也不建议我尝试这个功能。所以还是得看最终情况。

毕竟现在已经 2025 年了,比亚迪这些车出来,到时候各方面,不管是 AI 训练还是硬件都相对成熟了,跟两年前比可能会好一些。

当然,要是真能有好用的辅助驾驶功能肯定最好,有了辅助驾驶,在一定程度上道路也会更安全。

Laven:

姜姜老师,你觉得比亚迪后续全系搭载辅助驾驶功能,会给国内现在辅助驾驶发展得不错的车企带来威胁吗?

姜姜:

辅助驾驶功能是非常看重体验的,体验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你会不会用它。要是体验不好,那它就只是在配置表上看起来厉害,可能会给其他车企一些压力。

但要是辅助驾驶不太好用,我觉得可能不会对那些辅助驾驶做得好的品牌构成威胁。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对一些起售价差不多、但没有辅助驾驶功能的品牌有威胁。

当然,刚刚两位朋友也提到了供应商方面,比亚迪这次用的供应商都比较成熟,有地平线的,也有 Momenta 的,所以我觉得这两家目前给出的基础表现还是不用太担心的

智驾付费

Laven:

比亚迪辅助驾驶的推出,在网上引发了大家对辅助驾驶收费的讨论。现在国内很多品牌辅助驾驶不收费,只要买的是带激光雷达版本的车型,辅助驾驶就是免费的。

你们愿意为辅助驾驶付费吗?Miaos 你之前花 6,000 块买断,要是让你用原价买辅助驾驶,你还愿意吗?

Miaos:

要是让我用原价买的话,我可能不会买断,我可能会先开一两个月的租赁服务试试

要是表现特别好,我可能会考虑买断,但大概率不会。因为我觉得就算不买断,城区快速路能使用辅助驾驶,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如果非要说买断的话,一万元以下我比较能接受。

Bruno:

我的上限可能是 2 万吧,不过这还得看车价。比如我的 Model Y,要是再加上 2 万,车价都到 28 万了,所以这基本就是极限了。

不过订阅功能我觉得或许还能接受,但这得看最终 FSD 出来的效果怎么样。

姜姜:

我也是觉得 2 万以内能接受,但从购车角度来说,如果我买了硬件,我更希望辅助驾驶是标配,像理想那样,我会更容易接受。

因为我会考虑一个问题,如果车在我手上流转周期比较短,像很多人买了特斯拉的 EAP 或 FSD,等要卖车的时候,不管当初是花 3 万 2 还是 6 万 4 买的软件,在二手车交易时这些软件完全不值钱。我会考虑到这一点。

Bruno:

对,所以 6 万多的价格,我真的不一定会买。

编辑答疑

特斯拉和华为的智驾对比

Bruno:

我问一下姜姜老师,评测下来,FSD 进入市场后和华为相比,你会打多少分呢?

姜姜:

先从车控方面来说,比如加减速的舒适性、变道之类的。在这方面,如果华为能在十分制里打八分,我觉得特斯拉能打七分,这两个比较接近。从综合体验来看,FSD 的分数可能就没那么高了,因为它还是存在一些缺陷。

我想补充一点,目前特斯拉 FSD 在国内的训练,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它用的是网络上公开的开放数据和视频片段来训练,而不是大家实际在车上行驶产生的数据。我觉得后期如果特斯拉的中国团队能够使用我们实际在路上行驶的数据,或者车主们的用车片段情况,它应该会有很大进步。

Bruno:

那目前的辅助驾驶里,有没有能打十分的呢?

姜姜:

我觉得辅助驾驶方面,华为在十分制里是目前最高的,能打到八分。十分的产品可能还没出现,因为就算是人驾驶也不一定能做到十分完美。

理想和华为智驾的对比

Miaos:

我想请教一下姜姜老师,我有个朋友开理想 L9。自从切换到端到端后,我看他发的一些视频,他在城区路上会开得比较激进,会各种见缝插针地超车。

我想知道理想在辅助驾驶超车等方面的策略,和华为相比,体验下来有什么不同呢?

姜姜:

从体验上来说,华为带来的安全感肯定更足,这一点毋庸置疑。理想在安全性的体感上确实比华为那套差一些。

就像你刚说的见缝插针的情况,在理想的某些版本中确实存在。但理想目前版本迭代非常快,小版本大概两周更新一次,如果是升级到测试版的用户,从 Beta 9 到 Beta 10 可能只用一周。

而且每一个小版本之间,辅助驾驶的特性或者性能都会有一些小差别。从目前情况来看,理想在前期的几个测试版本中表现比较激进,但现在可能收敛了一些。

特斯拉会成为智驾 N0.1 吗?

Laven:

你们看好特斯拉的辅助驾驶未来在国内的发展吗?你们觉得它以后会成为国内辅助驾驶能力最强的品牌吗?

Miaos:

我觉得它能不能成为最强不好说,但等它的数据量上来之后,肯定会很强,我是很看好的。

Bruno:

进第一梯队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要说能拿第一,能不能在姜姜老师心里打个十分,那就不好说了。

姜姜:

我觉得特斯拉接下来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

我最近也在思考,特斯拉毕竟是美国品牌,不管是目前在北美推出的 FSD,还是在国内以及未来在欧洲推出的 FSD,其训练模型都是基于美国的路况。就相当于在游戏画面里做一些更改,加上一些中国的「模式」、欧洲的「模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训练,总归还是以北美那套规则为基准。

但国内的一些车企,无论是训练、调试调配还是验证,都是在国内进行。所以我觉得,特斯拉很容易在全球范围内快速铺开辅助驾驶并做好,但在中国道路上,可能还是国内车企更有优势。未来特斯拉可以处在第一梯队,能不能做到第一,还得再看看。

Bruno:

我觉得它做到第一的可能性不大,进第一梯队没问题。

本期内容就到此结束啦,感谢大家的时间。

有什么想听的话题,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内容整理自播客节目「42Talk」


文章标签:
试驾测评
 
相关推荐
42号车库 33.6万粉丝    1670作品 关注 42HOW 微信群,添加V:G63J63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柳爷评车 关注
你来说 我来测 先来一百款新车 优缺点简单粗暴 没有那么多弯弯绕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