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天天汽车 2743浏览 2025-03-26 IP属地: 未知

“28年前,我们在这里打下了建厂的第一根‘桩’,通过自主创新,吃了20年发动机、动力总成的好饭。”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打下奇瑞的第二根‘桩’,AI智能化的桩将拉开奇瑞从汽车制造商转向智能化现代化产业集群的大幕。”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3月18日,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尹同跃总结了过往的20年,并宣布要在下一个20年,要多吃智能化的“饭”。

#智能化这碗饭,奇瑞要怎么吃?#

安徽芜湖长江三桥上,200辆奇瑞智能驾驶车队以全程零干预的NOA模式跨越大桥,宣告这家“技术理工男”正式向智能化赛道发起总攻。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在这场名为“油电同智,全球同行”的战略发布会上,奇瑞抛出三大杀手锏——“全系标配猎鹰智驾、智驾下探至6万元级、全域智能生态布局”,并且打出差异化竞争,直指行业痛点:“智能化不应是电动车的专利,更不应是高价车的特权。”

当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车企在电动化领域短兵相接时,奇瑞的“油电同智”战略,或许能够改变中国汽车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规则。

乍一看,奇瑞此次发布的猎鹰智驾的梯度划分和其他品牌所主打的智能战略比较相似,比如划分的三个系列:

猎鹰500主打端到端大模型行泊一体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猎鹰700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升算力,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车位到车位等自动驾驶场景;猎鹰900则采用了VLA+世界模型新一代智驾系统,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但是结合产品、售价、销售范围,奇瑞打出了差异化,这其中的核心主要有三点,分别是:智驾的下探幅度,智驾的覆盖广度,智能化的辐射范围。

首先,奇瑞小蚂蚁智驾版首次将智驾平权的极限下探至6万元级,相对于把价格下压到极致的比亚迪,奇瑞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毫无疑问这是要把智驾的门槛再一次铲低,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奇瑞的智驾,进而扩充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

其次,到2025年底,奇瑞将有30余款车型搭载猎鹰智驾,覆盖奇瑞全品牌全系车型,涵盖燃油、混动、增程、纯电全动力形式,此次对燃油车的重视,是之前一些品牌所不具备的,要知道目前市场上依旧存在大量的燃油车用户,但是智能化的缺失是目前的一大痛点。

最后一点,除了在国内布局智驾产品之外,出海一直是奇瑞的拿手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其相对于大部分竞品之间独有的差异化优势。目前奇瑞是自主品牌当中出口量最大的一个品牌,2024年出口总量114.46万辆,同比增长21.4%,占其总销量的43.96%,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业务覆盖超11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总销量超1300万。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海外用户基础,同时也是智能化技术普及的根基,并且在这么多年,奇瑞需要提升品牌力的建设,那么后续在量的基础上,智能化很有可能成为助其提升“质”的关键要素。

至此,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未来奇瑞的目标不仅仅是把智能化作为未来吃饭的根本,其野心远不止于此,现在其打出的这几张牌相对于其他品牌在发布智能化战略之时,其实是有比较大的差异化,尤其是在产品的广度和后续市场覆盖范围两方面,相较于“吃这碗饭”,其更像是想要成为“做这碗饭”的规则制定者。

#“后来者”的抢滩登陆#

仔细数数,在奇瑞发布智能化战略之前,已经有不下五六家车企率先召开了智能化战略的发布会,按先后顺序,长安、比亚迪、吉利等品牌已经抢占了这一热门话题的制高点,不过看看各家主推的内容,奇瑞来得晚,但是并不慌。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价格这一不能忽略的重要参考因素,从万元起步,再到十几万的主销区间,各家车企的智能战略都瞄准这一区间开炮,这是走量的价格区间,是大部分消费者选择的区间,这同时也是奇瑞所在的舒适区间。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在6-15万价格区间当中,涵盖了奇瑞多款主销车型,包括小蚂蚁、瑞虎8、瑞虎9、艾瑞泽8等产品,在后续赋予智能化技术之后,这些家用产品的含金量便会逐渐提升,而且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个价格有没有这些配置”这一问题尤为重要,就目前卷价格的国内市场,不管怎么推新技术,价格仍然是能直戳消费者心窝的核心痛点。

其次,覆盖燃油与新能源的真正平权,之前很多车企都讲出了智驾平权这件事,但是是否真正做到了平权?显然不是。

现在很多智能化配置会优先放在电动化车型上面,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电动化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造出来,而燃油车的底层设计要更加复杂,没办法在短时间焕新,这也就导致一个误区,使得很多消费者认为燃油车与智能化之间无法建立起联系,也就给其打上了一个“落后”的标签。

与此同时,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面前是否已经被压缩殆尽?这一点奇瑞自身的业绩就能说明问题,除了近两年奇瑞的新能源转型之外,其一直是以燃油车作为主营业务,那么就这样一个发展模式,在新能源转型交替的浪潮当中实现了逆势增长,营收同比超50%,净利润突破132亿元。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所以说,不管是新能源还是燃油车,智能化这条发展路径其实是不受能源类型所左右的发展趋势,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更多的产品加入到智驾的体系,对于其自身的发展也是百利无一弊。

我们都知道智驾是否好用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就是其能不能适用于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道路环境,那么这一点光靠软硬件堆砌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佳选择,因为现在在AI的加持下,更依靠数据量的堆积与学习。

那么此时这一环节就需要数量的积累,油电同智的优势便会显现,覆盖更大的市场就意味着能够收获更多数据采集,毫无疑问,智驾的学习能力就上升了一个台阶,那么更多地数据采集,除了国内市场之外,奇瑞把目光瞄向海外更具深远意义。

此次智能战略的发布一个重点就是让智驾走出国门,那么这一做法能够为奇瑞带来什么?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先是基于数量这一问题,目前奇瑞全球汽车用户1500万,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智驾里程20亿+公里,1000万+全球的高价值训练数据(Clips),180万+世界模型生成场景;端到端数据闭环能够实现2000万公里/天模型学习里程,100万公里/天数字验证能力,1周/次算法迭代速度。

并且我们都知道国内道路环境的复杂程度已经足够高,但是若是算上海外市场,环境气候千差万别,法律法规不同要求,风土人情各有风貌,这是一个让智驾变得好用的更高门槛,在满足这些需求的同时让智驾的价格门槛变得更底,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奇瑞的智能化战略算是一次在竞争对手完成布局之后的抢滩登陆,既然没有做到先发优势,那就用显著的差异化进入市场,“奇瑞的智能化,也要不客气!”此时看尹同跃说出这番话,确实有足够的底气。

#开局即决战,谁能抓住拐点?#

今年开年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排的密密麻麻的智能化发布会,越来越卷的价格和内容,由此我们就能够看出未来智能化竞争的趋势,没有喘息的空间和时间,直接到了智能竞争的拐点,开局即决战。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那么在这个时间阶段上,对于车企来说其实是一个树立自身在智能化领域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好时机,只要你现在向市场给出不一样的内容,你就建立了先发优势,后面再发布的品牌和产品就有可能被你的先布局所掩盖。

道理很简单,那么现在什么样的智能布局算是抓住了时代的拐点?后续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首先,目前自主几家发布了智能化战略的车企品牌其实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先来大致梳理一下“自主F4”在智能战略上面,分别隶属于哪些派系。

长安所应用的策略主要是生态合作派,与华为深度绑定已经成了其现在智能化的标签,尤其是阿维塔和Huawei率先所建立起的合作模式,这一大的IP已经让其在消费者群体当中有着足够强的认知。

比亚迪算是极度控制成本的资源整合派,全栈自研算法再加上继承架构所带来的成本碾压,把智驾的硬件成本降低30%左右,不管是其在智驾时代,还是之前的新能源转型时代,其带来的成本优势已经成了品牌的一个标签,不管怎么说,便宜两个字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就已经很有影响力。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吉利算是各种资源预埋的架构创新派,车辆的底层架构能够支持L3甚至是L4级的自动驾驶辅助,并且依靠卫星的赋能来强化定位精度以及智驾能力,和科技挂钩,合并众多初创的科技企业,通过一段时间的扶持,吉利在自研智能技术上也是取得了足够的成果。

而此次的奇瑞则算是生态、市场扩展派,更大范围的产品以及更广的市场预期,扩展智能技术的使用范围,这样的办法可能比较“笨”,但是建立起来的群众基础还是很稳固的,而且将智驾这样的核心配置推到全球市场,能够帮助品牌形成一个挑战“丰田、现代、大众”等传统汽车大集团的系统化发展战略。

以上这些派系基本上也形成了各自品牌的特点,其中有关于平权的共同点,也有关于不同技术、合作路线的选择,那么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发展趋势,对于后面入局智能化的品牌起到一些参考。

1、智能配置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

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当你觉得7.98万元带智驾已经扒下价格底裤,那后续市场当中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6.98、5.98万拥有同样的配置,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转变,在车企垂直整合+规模应用铺开之后,高阶智驾的相关软硬件成本已经压缩到了白菜价。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像比亚迪自研SiC芯片+地平线征程6,智驾系统成本降至3000元内;奇瑞联合国产激光雷达厂商将128线雷达价格压至800美元,这一定价仅为国际大厂1/3。此时行业对于智驾的预测,2025年L2+智驾渗透率将会突破六成,十万级产品的智驾标配占比也将突破30%。

2、想“用软件来赚钱”这件事情可以放下了。

此前车企一直盼望智能化的竞争路线能够开辟一个全新的盈利模式,也就是类似现在的移动智能设备依靠软件订阅来赚钱,这一设想相对于此前单纯的靠卖硬件能够更容易的实现盈利,的那是随着现在的智能化普及,若是还将赚钱的希望寄于此,那就只能一句“凉凉”送给自己。

这就像当年的“杀毒软件困局”一样,本来预想的一个完美商业闭环,在“免费、标配”这样的标签面前变得苍白无力,当竞争对手把加价项目都变成标配,车企还会腰杆挺直地说出“得加钱”这句话吗?答案自然是否定。

3、生态边界将被打破。

之前的智能化发展是将传统汽车转变为单车智能,如今随着单品智能化普及,后续就将转变智能生态战争。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这里面吉利、奇瑞其实都在向这方面发展,吉利收购魅族,再加上自己发射卫星,实际上就是为科技转型做准备;此次奇瑞也对外公布了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飞行汽车等产品。智能化作为发展主线其实汽车等产品就成为了一个载体,那么在一个平台上实现的智能产物便能够在更多地平台上进行应用,进而扩充生态,以起到品牌影响力的扩充。

4、改变车企全球化竞争模式。

这一点主要针对自主品牌的出海,此前我们的产品走向海外大多是依靠性价比的优势,很多产品在发展中国家会更加吃香,那么后续随着中国品牌在智能化领域快速崛起,这将成为一个击破传统造车企业壁垒的攻城锤。

这背后主要是智能化配置在用车体验上的提升与改变,比如奇瑞在中东市场开发的“沙尘暴模式”智驾,通过激光雷达等硬件设备配合算法提升抗沙环境的驾驶安全;在东南亚,系统通过摩托车流预测模型,可每秒解析12辆摩托车的穿插轨迹,轨迹预测误差<0.5米。

奇瑞接棒,中国汽车智能决战谁将杀出重围?

这是智能化带来的质的改变,中国品牌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最需要提升的便是品牌的硬实力,此前在传统的三大件、平台等方面,受制于起步晚等因素,一直没办法打破传统豪强的壁垒,而如今智能化的大规模应用,给了中国品牌颠覆用车体验的契机。

总体来说,智能化的竞争模式不同于此前单车的比拼,现在很多用车场景依靠传统的汽车是没办法解决痛点的,而智能化的加入则是给出了众多全新的解决方案,这是重构行业的一个机会,那么后续谁能抓住这些契机,谁就抓住了后续智能化竞争的命门,同时也有更大的可能成为后续行业发展的规则制定者。【iDailycar】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天天汽车 6粉丝    1315作品 关注 车主的汽车美学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