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1秒2公里闪充剑指油电同速,蔚来携手宁德换电共享破局生态壁垒,补能赛道技术革新与生态整合并驾齐驱,谁将改写行业规则?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一场技术对垒:比亚迪以超级e平台“兆瓦级闪充”技术重新定义补能效率,而蔚来则联合宁德时代宣布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两件事几乎同时落地,却指向了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前者试图用超充技术抹平电动车与燃油车的补能差距,后者则押注换电模式构建生态闭环。这不仅是两种技术的路线之争,更折射出行业对“续航焦虑”的终极思考:究竟是“充电更快”还是“换电更效率”?是技术突破主导市场,还是生态联盟重塑规则?
超充与换电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本质上是将充电效率推向物理极限。通过1000V高压平台、1000A电流和1MW(兆瓦)功率的组合,实现了5分钟充电400公里的补能速度,几乎与燃油车加油时间持平。
支撑这一技术突破的关键,在于比亚迪对高压系统的全面升级。电池、电机、电源等核心部件均适配1000V架构,能量传输效率提升超过30%,从根源上解决了高功率充电的兼容性问题。与此同时,闪充电池通过降低50%的内阻和优化离子通道设计,使其能够承受1000A的超大电流,而自研的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则为高压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为了让技术更快落地,比亚迪还提出了“双枪充电”方案,通过两把充电枪并行工作,将普通快充桩升级为超充桩;而“智能升压”技术则让现有公共充电桩也能兼容高压平台,缓解了超充桩覆盖率不足的初期困境。
但超充的普及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电网负荷压力,兆瓦级充电对电网瞬时功率要求极高,需配套储能设备。以一座配备6个超充桩的充电站为例,其峰值功率可达6MW,相当于一座中型工厂的用电需求。比亚迪的解决方案是将光伏储能系统与超充站结合,白天利用太阳能储电,夜间通过电网低谷电价补能,以此平衡电网压力。二是电池寿命问题,尽管比亚迪宣称其刀片电池可承受10C倍率充电,但长期高频次超充对电池健康度的实际影响仍需市场验证。
与比亚迪的“单点突破”不同,蔚来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强调生态整合。双方计划共建全球最大换电网络,并推动电池标准统一。宁德时代注资25亿元支持蔚来能源,同时将巧克力换电技术导入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Firefly,实现换电站“双网并行”,同时兼容蔚来与宁德时代标准。
换电模式的竞争力在于“时间成本”,3分钟完成补能,且无需担忧电池寿命。蔚来已建成超3100座换电站,覆盖全国700+城市,并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2300个县级行政区全覆盖。但换电的致命弱点始终是成本:第三代换电站单座建设成本高达300万元,且长期受困于封闭生态。这次合作的意义,正是通过开放标准和分摊成本,将换电从“蔚来独舞”变为“行业共舞”。
更深远的价值则体现在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上,从出厂检测、梯次利用到最终回收,集中式运营能够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用户购车成本,并缓解电池残值焦虑。而宁德时代的入局,无疑为这套体系注入了更强的技术背书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例如,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巧克力换电块”采用模块化设计,单块电池续航200公里,用户可按需灵活增减,这种设计既降低了购车门槛,也为电池的梯次利用提供了便利。
超充VS换电,对抗还是互补?
从用户体验看,超充与换电并非非此即彼。比亚迪的闪充技术更适合个人用户日常通勤,而换电模式在商用车(如出租车、物流车)、长途出行等高频场景更具优势。部分一线城市的蔚来换电站高峰时段排队现象,已证明换电在特定场景下的吸引力。
技术路径的分化也反映了两家企业对市场定位的差异,比亚迪试图用超充技术覆盖大众市场,而蔚来通过换电构建高端服务壁垒,但随着宁德时代的加入,换电生态可能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萤火虫Firefly品牌兼容宁德时代换电标准,意味着未来10万元级车型也可享受换电服务。
换电模式能否普及,核心在于电池标准能否统一。此前,车企各自为战导致换电站利用率低下。此次合作中,蔚来与宁德时代联合推动“跨品牌、跨车型兼容”,试图打破行业壁垒。如果真的成功统一标准,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电池供应商,可通过标准化电池包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而蔚来则从“基建运营商”转型为“生态主导者”。
相比之下,超充技术虽无需统一标准,但需面对充电桩升级成本。比亚迪的兆瓦级充电站需配套储能设备,初期投入不亚于换电站,但其兼容现有充电网络的优势可能加速普及。
宁德时代的“换电阳谋”
对宁德时代而言,换电不仅是技术路线选择,更是商业模式的升级。通过统一电池标准,宁德时代可将电池从“一次性销售”变为“全生命周期管理”,从生产、换电服务到梯次回收,形成闭环。这种模式下,电池供应商的话语权将大幅提升,甚至可能主导车企的电池设计。
宁德时代计划到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并与多家车企推出换电车型,其目标显然是成为换电时代的“安卓系统”。这种野心已引发竞争对手警觉,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二线电池厂正联合车企研发电池包,试图构建一个新的联盟。
对于蔚来来说,自己的护城河也正在经历严峻考验。尽管换电站数量领先,但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达到153亿元,换电业务贡献了大约30%的亏损比例。李斌的破局之策或是将换电业务分拆独立,通过引入更多资本降低母公司负担。但此举风险在于,如果若换电网络完全开放,蔚来如何维持品牌溢价?与宁德时代的合作虽能缓解资金压力,但代价是开放生态,萤火虫Firefly品牌导入宁德时代标准后,专属服务优势可能会被逐渐稀释。
结语
超充与换电的竞争,本质是效率与生态的AB面。比亚迪试图用技术颠覆体验,而蔚来与宁德时代用生态重构规则。短期看,超充可能更易普及,尤其在个人用户市场;长期看,换电若实现标准统一,将在储能领域开拓新场景。
对行业而言,两种路径的共存或许才是最优解。城市中心布局超充站满足日常需求,高速路网建设换电站应对长途出行。而宁德时代的“阳谋”与比亚迪的“闪电战”,最终都将推动一个更成熟的电动化时代到来。到那时,“续航焦虑”或许真会成为历史。
在去年理想MEGA上市之后,因其独特性,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3月26日,长城重卡Hi4-G技术共创发布会在保定举行。这场以“用户共创”为核心的技术盛会,是行业首次由卡车司机、物流企业代表与工程师同台讲述研发故事,通过真实场景数据与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中国重卡混动技术的价值标准。
技术、责任与行业反思。
比亚迪李云飞呼吁:抵制夸大式宣传,回归理性竞争!
工程师文化推动产业领先之路,经济学家谈比亚迪激动落泪。
工程师精神让学者感动落泪,比亚迪让国内汽车工业从追赶到超越!
不得不说,现在想买台新能源车是真不容易,光比价就能比到怀疑人生,加上销售话术很多,有时候都不知道价格合不合适,一顿忽悠就买回头才知道买贵了。并且还要等3个月才能提车,钱包瘪了往往还选不好好手机。 比亚迪这次直接把王朝网、海洋网7款热销车型价格焊死在地板上!秦L DM-i 、8......
比亚迪王朝、海洋网非智驾版现车限时一口价,最低8.98万元起
汽车和手机,谁更保值?
在央视《面对面》节目中,经济学家朱民数次哽咽,当提到参观比亚迪工厂的经历,他难掩激动:“这是一代人的骄傲!”这位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学者,用最朴实的语言,讲透了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逆袭之路。
3月30日,问界M9 2025款先行者在工厂验收交付仪式于赛力斯超级工厂举行。问界首开行业先河,做出新的质量承诺:用户可以亲自参与自己车辆的工厂终检验收,认可才提车。
让子弹飞。
日产痛定思痛:中国车企倒逼日系巨头加速产品革新
一辆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何种动力系统,是根据这辆车的设计目标去搭配的,无论插电式还是增程式,本身并没有谁一定好谁一定差的区别,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但如果非得说的话,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保留了机械直驱的部分,适用范围更广,总体效率更高。
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代人的骄傲
4月,比亚迪“海洋王朝放大招”,最低8.98万起
2025年4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最新交付数据:3月,零跑汽车交付达37095台
比亚迪方程豹科技潮品钛3于2025年3月31日正式开启预售
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代人的骄傲
比亚迪方程豹钛3杀疯了,5大版本预售13.98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