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的“高壁垒”与增程的“低门槛”
新势力车企为何更倾向于选择增程式技术?答案在于技术门槛。增程技术有成熟方案、研发成本低,且易于与车型开发匹配。而插混技术开发难度更高,且要具备发动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以及整车调试匹配的能力,成本更高昂。目前市场上几乎没有对外销售的插混技术方案,新势力若要自主研发,必然面临极高的技术壁垒。此外,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生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需具备燃油汽车生产资质,而新势力车企通常仅持有新能源生产资质。这意味着,即便部分车企有意采用插混技术,也受限于技术与生产资质问题无法实现。因此,新势力不是不想用插混,是做不出插混,也做不了插混。
插混=增程+混动,技术更先进
从技术架构来看,插电混动包含纯电、直驱、串联、并联四种运行模式,而增程仅支持纯电和串联两种模式。插混技术不仅涵盖了增程式的功能,还融合了日系油电混动的直驱和并联模式,可以做到效率更高、动力更强。可以说插电混动=增程+混动,插混比增程更高效、更全面,增程更像是插混的简配版。增程凑合能用,插混高效好用,插混在高快速路优势明显
插电混动在市区道路行驶时可以使用增程模式,也就是纯电+串联,效率更高;而在高快速路上,可切换为发动机直驱模式,能量损耗最多达5%,油耗显著低于增程式。增程式车型仅能使用纯电+串联模式,在高快路驾驶时,发动机不能直接驱动车辆,仍需通过增程器烧油发电,再把电给到电机进行驱动,能量经过两次转化,损耗高达20%,效率低,油耗高。同样的硬件配置下,插混动力更强,超车加速比增程更安全
在相同的硬件配置条件下,即相同发动机排量、电机功率配置下,增程式仅可依赖电机驱动,遇到超车等需要大动力输出的场景下,插混车型可启用并联模式,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驱动,动力储备显著占优。亏电状态下,插混动力性能无显著衰减,而增程式零百加速或延长至两倍,高速超车易因动力不足引发误判风险。
相比插混,增程仅有单一动力源,一旦三电系统出现故障,车辆将完全失去动力,无法行驶影响出行安全。而插混车型拥有发动机和电机双动力源,即便电机系统故障,发动机仍可直驱车辆,保障行车安全。插混的双动力冗余设计,可有效提升行车安全。
增程方案因仅有一个动力来源,为避免失速,同级别车型电池通常需要比插混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这不仅增加了车重,还导致增程车油耗进一步增加。而插混车型凭借双动力源的优势,可根据产品特点合理设计电池容量,实现更低的油耗,更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做中国的超豪华标杆,仰望打定主意了。
猛士M817试图以“智能+越野”的双重标签,同时吸引越野狂热者、城市精英及华为粉丝三大群体。
固态电池传“喜报”!千伏电压续航超1000Km,东风官宣2026年装车
淡季不淡,7月车企销量榜十强同比全涨,比亚迪与上汽又现冠军之争
2025年8月2日,贵州贵阳迎来了一场盛大的开业庆典——鸿蒙智行授权用户中心·贵阳孟关大道店正式启幕。以智慧之名,为林城开启全新的出行篇章。
禁止进口和销售这四个品牌的车型。
新央企、新长安、新深蓝。
技术与场景双驱动 星程耀高端房车助力文旅产业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步入“淘汰赛”的关键节点,一家央企背景的“新势力”正以全维度的战略布局开启升维之路。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一场战略发布会,不仅宣告了“央企新势力”的正式启航,更以“未来之翼”战略为蓝图,展现出一条融合央企底蕴与科技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
六连涨!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 双爆款战略的惊艳开局
从8月份开始,购车补贴变天了,变得越来越暴力
东风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蓝图,锚定全球化布局
北京越野BJ40燃油版的低价策略,无疑是对一年内高价购车的老车主们的一次沉重打击。
要说2025年上半年车市的大赢家,腾势D9绝对算一个,它不光在国内MPV市场稳居榜首,更重要的是,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像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都是它。
奕派科技振翅——央企造智能车,这次不谈颠覆谈靠谱
高端装备成份股业绩分化,其中,半导体公司业绩持续好转,而光伏设备股虽然业绩不佳,但基本面已现拐点信号。
2025年上半年车市尘埃落定,腾势D9摘得多国豪华MPV销量桂冠,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地方,稳稳拿下上半年豪华MPV销量第一。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7月份投诉指数数据,SUV的投诉指数为8133.45,环比上涨40.34%。整体来看,上榜的车型中,新势力占了50%,自主车企占了50%。
7月销量68034辆,同比增长3%,“合资新力量”成色更足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