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一辆搭载小米SU7标准版智驾系统的车辆在安徽高速发生碰撞爆燃,致3人死亡。这场事故不仅将小米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更让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度跌入谷底。这场悲剧背后,折射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深层矛盾:当车企以“全民智驾”为口号加速狂奔时,安全与技术沉淀的鸿沟是否被刻意忽视?消费者究竟该如何在“智驾竞赛”中辨别真伪?
一、小米事故:一场技术、营销与责任的“三重塌方”
此次事故暴露了当前智驾技术的三大核心问题:
1. 功能失效的叠加效应:事故车辆在116km/h时速下,AEB(自动紧急制动)未介入,道路标识识别与高精地图限速数据同步失效;低配车型与高配车型智驾能力差异显著,但宣传中未明确区分,导致用户误判系统边界。
2. 人机交接的致命空白:从系统报警到碰撞仅2-3秒,远低于人类平均反应时间与接管所需操作时间;驾驶员分心提醒机制仅停留在“警告”层面,未强制限制功能使用,放任用户将辅助驾驶等同于“自动驾驶”。
3. 安全设计的“纸上谈兵”:车辆碰撞后车门锁死、电池热失控起火等问题,暴露了应急机制与物理防护的不足。尽管小米宣称电池采用14层防护,但高速侧撞的极端场景仍超出设计冗余。
二、智能驾驶的“恐怖谷”:技术未熟,信任已碎
“恐怖谷”理论揭示了人类对类人物体的情感波动曲线。当前的智能驾驶技术正深陷这一谷底:“接近人类,却不够可靠。”车企宣传中“车位到车位全程0接管”“应对复杂路况游刃有余”等话术,让用户产生“类人驾驶”的期待,但L2级辅助驾驶的实际能力仍局限于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等基础功能。
同时,在行业普遍存在的过度营销加剧认知偏差:发布会强调高配车型的“天花板”表现,却淡化低配车型的功能限制;短视频平台充斥“开车睡觉”“脱手驾驶”等危险示范,进一步模糊责任边界。
由此产生的信任崩塌的代价:当技术缺陷与生命风险挂钩,用户的好感会瞬间逆转。
三、“卷智驾”的本质:技术竞赛还是营销内卷?
车企的“智驾竞赛”呈现两极分化:少数企业依然以技术为依托以安全为前提稳步推进智能化进程;相当多的国内车企将低配车型的减配版功能包装为“行业领先”,甚至通过OTA升级承诺未来性能,实则透支用户信任。低价车型通过削减传感器、简化算法降低成本,但安全冗余随之降低。
智驾技术的成熟需“数据-算法-硬件-场景”的长期闭环迭代。小米作为造车新势力,交付首年即冲刺35万辆目标,却缺乏传统车企数十年安全验证的沉淀,恰是“速成式创新”风险的典型案例。
四、破局之道:安全为尺,敬畏为界
要让智能驾驶走出“恐怖谷”,车企要明确宣传边界,禁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词汇,强制标注不同配置的智驾能力差异。强化人机交互设计,例如分心监测与强制接管机制(如特斯拉FSD Beta版的“安全评分系统”)。
做为用户首先考虑成熟的经过时间验证的企业和产品,不要因网红而购车、不做“小白鼠”;购车前研读用户手册,警惕“配置表游戏”;理性要看待智驾功能,始终将双手置于方向盘,复杂路况主动降速接管。
同时呼吁监管部门:制定智驾分级宣传规范,严惩夸大营销(如欧盟要求L3级以上车型需通过独立安全认证)。
完善事故责任认定与应急标准,例如强制要求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电池热失控延缓设计。
结语:穿越“恐怖谷”,唯敬畏与时间不可辜负
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是“零伤亡”,但这一愿景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安全基石之上。小米事故的代价警示行业:“技术可以加速,但安全没有捷径”。当车企以“颠覆者”自居时,更需铭记:汽车工业的进步规律从未改变——对生命的敬畏,永远是超越营销话术与资本狂欢的第一性原理。
消费者亦需清醒:在智驾技术真正跨越“恐怖谷”之前,我们仍是方向盘的“第一责任人”。唯有保持理性、审慎选择,才能避免成为技术狂飙中的代价注脚。
广汽本田“侠路相逢 智护安全”道路安全公益项目走进长沙。“安全双侠”——“猪猪侠”与“童行侠”亮相酷炫的“精英试炼基地”,打造沉浸式道路安全科普新体验。
通勤党必入!会‘隐形’的挂腰风扇,182g重量+130°广角送风太绝了
27公里长下坡,刹车失灵夺走100条命:自动挡如何正确应对?
与英仕派一同品味,荔中逍遥之派
21款奔驰C260L升级L2智驾23P辅助驾驶案例
8月1日,岚图汽车公布上月销量数据。7月,岚图汽车单月交付达12135辆,同比增长102%,环比增长21%且实现六连涨。1-7月,岚图汽车累计销量达68263辆,同比增长88%。在高端新能源MPV领域,爆款岚图梦想家站稳冠军。上市半个月,岚图FREE+就强势跻身“20-30万混动......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MPV+SUV双品类热销!岚图汽车7月交付12135辆,同比大涨102%
辽宁3名男孩偷走奔驰汽车开至燃油耗尽,现已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2025款昊铂HT/GT推出置换一口价,豪华加量满配超值!
两人两娃两鸡!重走新丝绸之路:宁夏中卫-甘肃金昌
2025年8月1日,一汽丰田率先公布7月销售成绩;7月销售新车68034辆,同比增长3%,继上半年同比增长16%之后,再次将正增长时间记录拉长,说明其“合资新力量”的成色更足了。
高速公路雨天行车速度:中大雨或雨雾混合的对应极速要低一半
全产业链签约金额超30亿,房车文旅产业革命即将到来
60多元的牛津布车衣,值不值得买?
红聚九州,旗赴新程。2025年8月1日,红旗品牌发布最新销量成绩:7月份,红旗品牌单月销量突破3.73万辆,同比增长21.1%,与此同时,红旗品牌也正式成为首个达成200万用户积累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新央企有新势能,引力品牌再向上,造好国民车说的就是TA
越野王守护生命防线,比亚迪车主好人有好豹
当地通报奔驰车亮证女会车时逼迫男子让路事件,窄路要如何会车?
南通车主喜提5个8车牌,开捷途果然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