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俣祺
导语:特斯拉的销量又开始波动了,4月第一周Model Y直接跌出了销量榜,频繁的价格调整肯定是原因之一,但美国的关税调整也让特斯拉陷入了成本危机,这么来看拥有上海超级工厂的中国市场,可能是马斯克最后的机会了。
当销量下滑遇上价格危机
今年4月的第一周,Model Y这个曾经连续18个月的SUV销量冠军,在4月1日宣布涨价5000块钱。
这也就直接导致单周销量同比暴跌了49%,更是直接跌出榜单前十。
这一记耳光抽了特斯拉决策层一个措手不及,更是暴露了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策略的严重误判。
特斯拉的涨价逻辑其实很简单,美国25%的进口汽车关税导致特斯拉的电池成本暴涨5000美元,所以零售端也就必须通过涨价来缓解压力。
但是现在的国内消费者可是一点儿不惯着,毕竟市面上个个都是「秒杀Model Y」。
有特斯拉门店的销售就表示,涨价当天就有客户立刻退订,直接转投国产新能源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是个例,据第三方调研显示,4月第一周特斯拉官网访问量环比下降32%,而其他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咨询量立刻迎来了上涨。
毕竟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是“刘姥姥时期”了,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实用主义”,年初刚缓过来点儿的特斯拉立刻又进了死胡同。
川普挥刀砍向队友
马斯克前脚刚帮川普上任,美国政府的关税大棒就精准砸中了特斯拉的天灵盖。
4月3日生效的25%进口汽车关税,直接切断了特斯拉依赖的全球化供应链。
毕竟一辆Model Y的生产需要来自23个国家的零部件,其中电池负极材料有80%来自中国供应商,稀土永磁电机更是有90%的原料来自中国。
同时,上海超级工厂每年返销美国的18万辆车,也因为关税导致单辆成本增加,直接拉低了特斯拉本来就不多的利润。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一句“马斯克只是个卖车的”,直接让特斯拉股价暴跌17%,市值蒸发超过1200亿美元,首富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也缩水了440亿美元。
此外,麦肯锡还在2025年供应链报告中指出,中国供应商因政策不确定性暂缓海外扩产,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Optimus量产计划被迫推迟,整个供应体系陷入“采购不清晰、订单预期摇摆”的困境。
这也就导致上海超级工厂陷入“对内卖不出去,对外出口不起”的尴尬。
特斯拉最后的救命稻草
当欧美市场陷入混乱,中国市场显然成了特斯拉唯一的机会。
毕竟上海超级工厂单月4.3万辆的交付量,支撑着特斯拉全球40%的销量。
但现在,无论是国内车企的崛起,还是特斯拉的自寻死路,都让这颗救命稻草越来越难把握了。
当然特斯拉为了守住中国市场,也做出过不少行动。
但无论是之前推出的3年0息购车政策,还是推进低价版Model Y研发,都很难掩盖本土化进程滞后的问题。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垂直整合模式让单车成本比特斯拉低22%,而特斯拉还是需要依赖部分进口零部件来维持生产。
这种“半本土化”的状态,让特斯拉在价格战中始终处于被动。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38%,其中比亚迪以27%的市占率稳居榜首,而特斯拉仅为12%。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更是指出:“中国已掌握全球63%的电池专利、78%的锂提炼产能,这种技术标准的主导权正在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同时还表示,特斯拉若不能加速本土化技术合作,将难以在中国市场立足。
这一系列情况都让上海超级工厂成为特斯拉的唯一支撑,马斯克必须在“政治投机”和“商业理性”之间做出选择。
据相关邮报披露,他计划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职务,结束这场“政治豪赌”,回归商业。
目前来看可以预见特斯拉还是会做出一些变化,首先第一步估计还是会取消Model Y的溢价,改成通过规模来平摊成本,毕竟这也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出现价格波动了。
虽然无论马斯克怎么调整,特斯拉都躲不开政治问题,但现在中美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已经这么激烈了,特斯拉肯定是没法再次果断站队了。
毕竟现在中国掌握全球63%的电池专利、78%的锂提炼产能,而川普其实就是试图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土企业。
那么在这种趋势下,特斯拉的最优解或许就是建立“双主场”,一边在中国市场继续深入本土化,一边也要在美国市场强化技术壁垒,用这种全新的全球化布局来对冲掉政治风险。
写在最后
特斯拉的销量问题,本质上是某种推动新型全球化的助力。
当川普摆出关税,中国车企又一次次快速突破,特斯拉就该明白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虽然这次或许是特斯拉的“至暗时刻”,但是当马斯克放下政治,当特斯拉重新开始创新,或许这个汽车巨头又要开始新的重生了。
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行,对于无人驾驶的未来,北京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咱们一起来看看。
恶意别车致一死一伤!老司机被判6年半 #汽车 #安全驾驶 #恶意别车 #安全
3月销售季收官,比亚迪再次交上完美答卷。 数据显示,比亚迪3月销量达377420辆,同比增长24.8%。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超百万,达1000804辆,同比增长59.8%,在中国市场保持断层式领先,同时也为全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昊铂HL正式上市,配置权益双拉满,30万级SUV性价比最优选
星耀8预售价13.98万起,正式价格出来还会更低,可以说价格和配置都对汉实现了全覆盖,吉利这回是真想争“一哥”了。
魏牌高山动力篇,澎湃无界——超级Hi4性能版,智驾全路况无忧
对于绝大部分国际车企来说,中国市场绝对是不可舍弃的“大蛋糕”。然而有一家以造微、小型车为主要业务的车企却在7年前就退出了中国市场,而且居然还能过得不错。
零跑B10的上市不仅是产品突破,更是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重塑的标志性事件。对于消费者而言,12万级智驾车型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购车决策逻辑。
“未来出行新范式”2025邵阳春季车展于4月17日举行
原来腾势在下一盘国际大棋!欧洲时间4月7日至12日,腾势携智能豪华旗舰车型Z9GT在意大利米兰举行“超凡科技,驱动豪华”品牌发布会,官宣腾势品牌正式进入欧洲。
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这款国民车以全球最低电耗登顶世界冠军。
有一种混动叫“奇瑞混动” 今年推39款混动车型
阿维塔07通过华为技术下放和差异化配置,重新定义了20万级智能SUV的价值标杆,尤其适合对智能化敏感且预算有限的用户。
北京青岛 开911跑长途比轿车还舒服
上汽通用五菱重磅推出首款商用车专用增程后驱MPV,以超低油耗和超长续航,重新定义城乡物流新标杆。 万众期待的五菱宏光增程版今日正式上市,作为上汽通用五菱倾力打造的首款搭载商用车专用增程系统的后驱MPV,新车提供实用型5座、标准型5座及舒适型7座三种配置,官方售价仅为6.88万元......
捷途山海T2加长版预售开启 奇瑞CDM-O赋能捷途“旅行+”战略升级
奇瑞混动技术的极限,永远在下一个弯道
近日,行摄漫记《用镜头讲车》注意到,在网上流传这么一条视频:腾势Z9GT在高速120km/h的情况下左车轮压在障碍物上导致突然爆胎,居然还行驶了一段距离才停下。车主发现后,惊叹道:“腾势Z9GT救我一命!”这要得益于易三方系统的加持,三个轮子都能开,而且非常稳定,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2025年4月10日,“懂车更懂你·2025上汽之夜”在黄浦江畔的上汽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正式举行。
2010年的春天,李书福攥着并购协议站在瑞典哥德堡市政厅门口,像极了第一次见岳父的穷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