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开始进入全新的大模型研发潮。4月14日,小鹏汽车在香港举办AI技术分享会,首次披露正在研发720亿参数的超大规模自动驾驶大模型,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未来,小鹏将通过云端蒸馏小模型的方式将基模部署到车端,给“AI汽车”配备全新的大脑。这款模型同时也将赋能小鹏的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介绍,小鹏基模是一个以大语言模型为骨干网络,使用海量优质驾驶数据训练的多模态大模型,具备视觉理解能力、链式推理能力和动作生成能力。通过强大的强化学习训练,基座模型不断自我进化,将逐步发展出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自动驾驶技术。
李力耘透露,为了研发基模,小鹏汽车早在去年就开始布局AI基础设施,现已建成国内汽车行业首个万卡智算集群,用以支持基座模型的预训练、后训练、模型蒸馏、车端模型训练等任务,小鹏汽车将这套从云到端的生产流程称之为“云端模型工厂”。目前,小鹏“云端模型工厂”拥有10 EFLOPS的算力,集群运行效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从云到端的全链路迭代周期可达平均5天一次。
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具备长思维链推理能力,参数规模高达720亿
早在2024年下半年,小鹏汽车已开始面向L4级别的自动驾驶研发全新的“AI大脑”,即小鹏世界基座模型。
小鹏研发团队利用优质自动驾驶训练数据,先后开发了多个尺寸的基座模型,目前已经着手推进72B(72 Billion,即720亿)超大规模参数世界基座模型的研发,参数量是主流 VLA 模型的35 倍左右。
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的一大优势是具备链式推理能力(CoT),在充分理解现实世界的基础上,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复杂的常识推理,并将推理结果转化为行动,例如输出方向盘、刹车等控制信号,实现和物理世界的交互。
未来,经由基座模型的赋能,智能驾驶系统有望从“模仿人类”进化到“超越人类”,最终能够处理全场景的自动驾驶问题,包括一些模型从来没在训练数据中遇到的问题。
从设计之初,小鹏汽车就将基模定位为一个可以泛化到多种具身终端的基座模型。李力耘表示:“小鹏世界基座模型是小鹏自动驾驶真正走向L3、L4的基础,也会是未来小鹏所有物理AI终端的通用模型。”后续,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将全面赋能小鹏AI体系全图谱,应用到小鹏汽车的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上。
从0打造云端模型工厂,开启AI时代模型生产新范式
为了开发小鹏世界基座模型,小鹏汽车打造了一座“云端模型工厂”,工厂“车间”涵盖基座模型预训练和后训练(强化学习训练)、模型蒸馏、车端模型预训练到部署上车的完整生产链路。“云端模型工厂”采用强化学习、模型蒸馏的技术路线,能够高效生产“小身材、大智商”的端侧模型,甚至为不同需求的汽车定制不同的“大脑”,让“千人千面”的模型研发成为可能。
小鹏汽车从2024年开始搭建AI基础设施(AI Infra),当前已建立起万卡规模的智能算力集群,是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最大的自动驾驶算力集群。小鹏汽车的算力储备达到10EFLOPS,集群利用率常年高达90%以上,高峰时期的运行效率甚至达到98%。
小鹏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刘博士介绍,多模态模型训练的主要瓶颈不仅是 GPU,也需要解决数据访问的效率问题。小鹏汽车自主开发了底层的数据基础设施(Data Infra),使数据上传规模提升22倍、训练中的数据带宽提升15倍;通过联合优化 GPU / CPU 以及网络 I/O,最终使模型训练速度提升了 5 倍。目前,小鹏汽车用于训练基座模型的视频数据量高达2000万clips,这一数字今年将增加到2亿clips。
依托强大的AI基础设施和数据基础设施,小鹏开启了全新的基座模型研发范式,从云端模型预训练到车端模型部署,整个“云端模型工厂”的迭代周期达到平均5天一次。
时隔一年,小鹏汽车在物理世界AI领域取得三大阶段性成果
2024年是汽车行业的“端到端”之年,在率先量产端到端大模型一年之时,小鹏汽车又在物理世界大模型研发上再进一步。小鹏汽车在分享会上披露了基模研发的三个阶段性成果:
规模法则(Scaling Law)揭示了大模型的性能如何随着模型的计算量、训练数据量和参数量的提升而提升,被视为AI领域的“摩尔定律”。规模法则在大语言模型(LLM,Large Language Model)领域已被充分验证,但自动驾驶基座模型复杂得多,它的训练数据远不止单模态的文本数据,还包括摄像头信息、导航信息等关于物理世界的多模态数据,本质上,它要求模型对物理世界形成认知和理解。利用驾驶数据训练基模,尤其是参数规模逐步扩大到百亿级别之后,规模法则是否还持续生效?此前行业内不曾有过充分的验证。
小鹏团队首次验证了规模法则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生效,刘博士表示:“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大量实验,在10亿、30亿、70亿、720亿参数的模型上都看到了明显的规模法则效应:参数规模越大,模型的能力越强。同样的模型大小,训练数据量越大,模型的能力也会越强。”
不久前,小鹏汽车将理论变为现实,在后装算力的车端上用小尺寸基模实现了控车。尽管只是非常早期的实车测试,全新基模已经展现出令人惊喜的基础驾车技能。
小鹏汽车去年就已开始研发强化学习技术,用以提升基座模型的性能天花板。刘博士表示,强化学习能够帮助模型自我进化,学会处理训练数据中没有的长尾问题,做到极致安全的自动驾驶。只有足够强大的基座模型,才能被强化学习不断激发出能力上限。这也是小鹏汽车选择云端蒸馏路线的原因之一:在云端不计成本地训练出足够聪明且泛化能力强的模型,将其蒸馏到适配车端算力的小尺寸模型上,最终可让车端模型的性能超越车端算力“一亩三分田”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强化学习、云端蒸馏等技术方案,在今年爆火的DeepSeek论文中都得到了验证。
基模研发是小鹏汽车“AI化”转型的重要一步,不过,即便来到“大模型时代”,过去“规则时代”的领先经验仍在发挥作用。在开发强化学习的奖励模型(Reward Model)时,研发团队基于规则经验设计了奖励函数,将规则时代的沉淀转化为了训练基座模型的生产力。
同时,小鹏汽车已经着手开发世界模型(World Model),作为“云端模型工厂”的重要一环,支持基座模型的性能优化。刘博士介绍,小鹏的世界模型是一种实时建模和反馈系统,能够基于动作信号模拟出真实环境状态,渲染场景,并生成场景内其他智能体(也即交通参与者)的响应,从而构建一个闭环的反馈网络,帮助基座模型不断进化,逐渐突破过去“模仿学习”的天花板。
关于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果更多的细节,今年6月小鹏汽车将会在计算机视觉国际顶会CVPR上进一步分享,敬请期待。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2025经济篇:快3快速回本上岸技巧走势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不知道大家茶余饭后有什么兴趣爱好?机车?钓鱼还是拍照? 对我来说,每天下班之后玩几轮单机游戏,例如《NBA 2K25》、《黑神话·悟空》等等,对于不抽烟、不喝酒的中年男人来说,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乐趣。 既然是单机游戏,那就离不开“游戏手柄”,从少年的红白机到如今的Switch......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