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难产的奇瑞IPO:迟到的资本成人礼与未竟的转型豪赌

难产的奇瑞IPO:迟到的资本成人礼与未竟的转型豪赌

车媒体 572浏览 2025-04-14 IP属地: 未知

当奇瑞汽车在2025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时,资本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精密的IPO解码游戏。这场号称“中国最大燃油车IPO"的资本突围,能否打破奇瑞的产业周期魔咒?

很显然,资本市场看到的不仅是一家车企的IPO申请,更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从草莽崛起、错失风口到艰难转型的浓缩史。这场始于2004年的资本长跑,在五次折戟、二十年股权迷雾后终于迎来终章。然而,在新能源革命颠覆行业规则的时代,奇瑞的上市显然并非功成名就,而是另一场生死博弈的起点。

股权重组:资本化的曙光与暗影

奇瑞此次IPO的最大底气,来自其终于厘清的股权结构。通过将奇瑞控股42.32%股权下沉分配,芜湖国资、瑞创投资与立讯精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表面上终结了因早年“挂靠上汽”遗留的产权纠纷。但4家未完全披露的员工持股平台,仍为控制权稳定性埋下伏笔——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招股书强调“实际控制人仍为芜湖国资委”,却在股权穿透中留下暧昧空间。

历史经验证明,股权结构的“表面清爽”未必等于资本信任的建立。2019年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时,奇瑞也曾宣称解决治理顽疾,但随后的资金链断裂与立讯精密接盘,反而让股权复杂度不降反升。此次重组虽更具彻底性,但在汽车产业“合纵连横”加剧的当下,分散的股权结构能否抵御未来战略投资者的博弈,仍是未知数。

“燃油车利润依赖症”的双刃剑能否双面出鞘?

奇瑞2024年113亿净利润的亮眼数据,本质上是一场危险的利润狂欢。其74.8%的燃油车收入占比,在电动化渗透率突破40%的2025年显得格外刺眼。这种“时空差”战略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俄罗斯市场销量因卢布贬值连续下滑,欧盟碳排放新规倒逼燃油车关税飙升,而奇瑞在主流新能源市场(如欧盟)仍缺乏存在感。

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利润结构的内在矛盾:燃油车业务毛利率高达16.2%,而新能源车仅11.7%。这意味着奇瑞越依赖燃油车输血转型,就越陷入“转型即失血”的悖论。相较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将新能源毛利率做到18%、蔚来用换电模式构建溢价能力,奇瑞的转型更像是被政策与市场倒逼的被动选择。

419亿现金背后的财务高危游戏,胜算未卜

奇瑞汽车此次冲刺IPO的信心,主要源于其出色的业绩表现。招股书中419亿现金储备的光鲜表象下,藏着传统车企转型的典型困境。90%的资产负债率与142天应付账款周期,暴露出其“借新还旧”的资本游戏本质。这种模式在燃油车时代尚可运转,但在需要持续百亿级投入的智能电动化赛道,任何技术路线失误或市场波动都可能引发资金链断掉。

其募资用途更暴露战略焦虑:278亿新能源研发投入需直面华为ADS 3.0、小米SU7的降维打击,165亿全球产能扩张则遭遇地缘政治风险——欧盟反补贴调查、东南亚本土化政策收紧,都在削弱“中国车海战术”的有效性。当资本市场开始用“研发费用/市值”而非“产能规模”估值时,奇瑞的财务叙事逻辑面临根本性挑战。

毫无疑问,奇瑞278亿研发投入的资本化处理,本质是场与资本市场的对赌。根据港股上市规则,资本化研发支出需满足“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确定性"双重标准。其智能驾驶技术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远低于行业30%基准值,或许存在被联交所强制费用化处理风险,这将直接抹去40亿估值,所以IPO胜算几何,我们需要时间。

双重裁判眼里奇瑞是否“资本宠儿”,IPO能否成功?

虽然递表之前的几年,奇瑞汽车销量和业绩表现均颇为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实现营收1821.54亿,同比增长67.7%,净利润113.12亿,同比增长58.5%,销量154万台,同比增长51.8%。不过,与收入和销量规模最接近的吉利汽车相比,奇瑞的单车数据并不占优,而更挠头的是,债务负担对于奇瑞而言可能更加麻烦。招股书显示,2022年末、2023年末和2024年三季度末,奇瑞汽车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3%、92%和89%%,长期处于90%左右的高位,并远高于其它头部车企。

从短期看,奇瑞IPO成功的概率正在提升,毕竟股权障碍清除、燃油车利润撑起估值底线、全球第八大车企的规模光环,均符合港股对传统制造业的审美偏好。且当前资本市场对车企IPO门槛有所放宽,零跑、极氪等案例证明,即便亏损企业也能获得通行证。

但从中长期看,资本市场的真正考验在于“奇瑞能否讲好第二个故事”。当招股书将“智能化2025规划”与“海外市占率”作为卖点时,投资者看到的却是:其智驾研发投入仅为蔚来1/3,欧洲新能源市场存在感缺失,且过度依赖发展中国家燃油车政策窗口期。这些短板在上市后会被无限放大——须知资本市场给予传统车企的估值,通常不足新势力的1/5。

编辑点评:成人礼后的“二次分娩”阵痛

IPO终局是什么?奇瑞的IPO闯关,本质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残酷隐喻:当一家企业用二十年解决历史包袱时,产业革命已催生出全新的游戏规则。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警示正在应验——没有电动化认知的车企将永久失去高端化门票。对于奇瑞而言,上市成功或许只是拿到了资本市场的入场券,但要想获得“头等舱席位”,需要证明的不仅是财务合规性,更是重构产业规则的能力。

这场成人礼的真正价值,或许不在于融资规模,而在于迫使奇瑞在资本凝视下完成从“利润驱动”到“价值驱动”的基因突变。在新能源与智能化定义汽车未来的时代,奇瑞需要的不只是上市勇气,更是一场彻底的“认知革命”。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媒体 1575粉丝    484作品 关注 车媒体致力于传递及时的新车资讯、试驾体验、热车评论、行业新闻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