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车圈可不太平,小米事件闹得满城风雨,把新能源汽车的两大痛点——车辆自燃和智驾问题,直接摆在了大家面前,成了消费者吐槽的焦点。
在这风口浪尖上,相关部门接连出手,发布了一系列“整改政策”,新能源汽车的整改窗口期就这么来了。先说这个《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 - 2025),这可是个强制性国家标准,2026年7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啦。
新规对动力电池的要求那可严格多了。以前规定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就行,现在可不一样,得在发生热失控后至少2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无爆炸,而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高于60℃。这时间一下子拉长了这么多,就是为了给救援争取更多时间啊,不然一旦起火爆炸,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啊,新规增加了底部撞击测试,要求电池包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必须无泄漏、无起火、无爆炸。现在超快充挺火的,新国标针对这个也有要求,300次快充循环(SOC区间20% - 80%)后还得通过外部短路测试,就怕电池因为频繁快充出现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
不过呢,从行业调研情况看,截至2024年2月,已经有78%的企业有了“不起火、不爆炸”的技术储备。之前也有车企演示过底部撞击测试,所以对不少企业来说,这“最严”新规虽然挑战不小,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其实去年相关部门就指出新能源火灾的两大突出矛盾:一个是锂电池热失控很难避免,另一个就是灭火救援难题一直没得到有效解决。这次新规就是对症下药,尽可能减少悲剧发生。
再说说智能驾驶这一块。2025年本来被大家寄予厚望,当成“智驾平权元年”,好多车企都搞起了“全民智驾”战略。可小米事件后,车企们都变得低调起来。
以前蔚来每周二都雷打不动地发布智能驾驶的技术突破和新案例,现在都“停更”了;鸿蒙智行发了份《全民出行安全倡议》,提醒驾驶员安全出行;小鹏X9的营销重点也从智驾转到了智驾芯片,在香港智驾测试的主角都换成“车友”了。
很明显,智驾宣传得从以前那种炫技式,往求稳的方向转变了。像“解放双手”“有路就能开”这些夸张的宣传术语,都得收敛收敛了,毕竟这种过度宣传被认为是误导消费者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琢磨着,智驾被“严控”之后,车企的策略可能得变一变,估计会打起“价值战”。像“加配不加价”、延长质保、金融贴息这些手段,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主流。你看,理想都宣布了终身质保“接力计划”,奇瑞等车企早就开始整车终身质保了。智驾被管严了,车企们又得在其他方面开始新一轮的“内卷”了。
咱们再看看市场数据,日前有机构发布了3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报告。3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达到了51.8%,创历史新高啊!当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有96.5万辆,同比增长37%,环比增长48%,这销量涨得可真猛。
新能源汽车发展到现在,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序发展了,得制定更多严格规则,逼着车企去创新,而不是光在价格上拼得你死我活。
接下来车企们还能想出啥新“招数”吸引消费者呢?说不定在马上要到来的上海车展上,各家车企就会亮出自己的答案。
从长远来看,电池新规和智驾重审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好事。虽然短期内车企可能会觉得压力山大,但这能促使他们真正把精力放在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上。对于消费者来说,以后买车也能更放心,不用担心动不动就自燃,也不会被那些夸大其词的智驾宣传忽悠。
不过,这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小企业可能因为达不到新规要求,面临生存困境;或者车企在打“价值战”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新的套路和陷阱。但不管怎么说,新能源汽车行业朝着更规范、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是大势所趋。
各位车友,你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这些新规和变化有啥看法呢?是觉得新规太严了,还是觉得早就该这样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下线首车,开启中巴新能源合作新篇章。巴西州长杰罗尼莫称该项目为巴中合作的绿色转型典范,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绿色动力驶向全球,比亚迪为何一定要自己造船?
“客车之王”宇通,造“百万级豪车”下注高端旅游?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3/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迎来关键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飙至753公里(增加40公里),零百加速缩短至3.8秒(提升0.6秒),但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增至750公里(提升31公里),售价维持......
2025年6月极氪科技累计销量43,012台,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台。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
增程是看点!新款逍客曝光:设计大改,这次销量稳了?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如同诸多非遗在当代所面临的境遇,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悄然隐退。所以此次胖哥就携团队及广汽丰田铂智3X踏上了这场探寻鄂温克族森林牧鹿人的旅程,一起为这份即将消逝的文化留存一份永恒的记忆!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预售23.58万元起!小鹏G7静态感受如何?配置这么有诚意?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