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反击战”毫无疑问是今年汽车行业最牵动人心的话题。
但具体怎么打,打出来的效果如何?能不能让中国消费者回头?在答案正式揭晓之前,没有人能够回答。
直至上海车展开幕,我们终于等来了期待已久的答案......
作为合资转型的领头羊,金标大众直接用一套组合拳展示了合资品牌的逆袭新思路。这款名为ID. EVO的全时互联纯电全尺寸SUV概念车直接把L2++级驾驶辅助、德系安全标准和中国式智能创新揉在一起,将合资品牌的转型叙事推向了全新高度,更具象化一点就是:走向开放融合。
德式新四化符合预期吗?
回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崛起路径,电动化是根基,智能化是内核,而迭代速度则成为刺破市场的利刃。合资品牌要成功反击,也必然离不开这些关键词。
先来说说最基础的电动化部分,ID. EVO的三电技术紧紧跟上了中国新能源的步伐,其动力系统采用了800V高压纯电架构,支持超充技术,官方称CLTC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
在此之前,德系电动车续航可能不是最长的,但肯定是最“准”的。ID.EVO在继承“准”的基础上把续航短板补齐,竞争力毫无疑问又上了一个台阶,更别说德系电车在安全方面一直有很好的信任度和口碑,这些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
当然,都2025年了,新能源汽车竞争已经不再是拼续航,而是围绕“场景化智能”展开。如果ID.EVO不能做好这点,再准再强的续航也不能挽回中国消费者的心。
为此ID. EVO直接亮出了一套“无图纯视觉高阶辅助系统”。这套由大众安全验证体系与小鹏算法深度赋能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首次实现了高速、城市、泊车三大场景的“车位到车位”全链路覆盖,也就是说,当下智能驾驶辅助第一梯队能做到的,ID.EVO同样能做到。
更通俗地讲,如果你认为小鹏现有的纯视觉方案靠谱,那么ID.EVO这套经由大众和小鹏双重认证过的方案,你更加可以放心使用。
在座舱方面,ID.EVO更是深刻体现了什么叫“在中国,为中国”。它一改西方传统座舱的设计思路,只为中国人打造移动的家。比如前排配备带有按摩功能的“女王座椅”,一块从中控延伸至副驾驶的娱乐大屏,里面搭载了大众为中国全新研发的操作系统,不再是一块毫无作用的显示器,甚至冰箱也作为选装件出现在了配置列表里。
中国汽车新三件套:彩电、冰箱、大沙发,大众通通都给满足了,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听劝”。有了它们就意味着有了进入下半场的入场券。
德国技术+中国速度=合资2.0
抛开产品层面的革新,ID. EVO 的推出也标志着大众打破了传统合资模式的束缚。以往,合资品牌都饱受决策链条冗长繁琐、效率低下的困扰,而大众通过 ID. EVO 项目,成功摆脱了这一困境 。
大众安徽从成立之初便以“本土主导研发”重构游戏规则。合肥研发中心的3000人团队掌握核心决策权,从电子电气架构到ADAS算法均由本土工程师主导开发。这种深度本土化的管理模式,让ID. EVO的开发周期从4年压缩至2年,让德国车也拥有了“中国速度”,意味着大众也拥有了快速迭代响应的利刃。
更值得关注的是大众安徽的“生态化共存”策略。与小鹏的深度合作已超越技术授权层面:双方联合开发的CEA电子电气架构将控制单元减少30%,实现开发成本降低40%、研发周期缩短30%。这种“硬件平台共享+软件生态共创”的模式,既延续了大众的模块化优势,又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敏捷迭代。
可以说,ID.EVO最具颠覆性的意义,是它证明了中国市场真的能“教老外造车”。大众总部已经明确表示,这台车上验证的本土化技术,未来要反哺欧洲市场,这种“东方研发,全球受益”的路径,打破了跨国车企“总部主导”的旧秩序。与此同时,小鹏通过技术授权获得的收益,不仅包括7亿美元注资,更包括对大众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接入——这种双向赋能,让中国智能电动车技术首次成为国际巨头转型的“关键拼图”。
看着ID. EVO,你会发现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真的变了。以前比的是发动机、变速箱,现在拼的是AI算法、生态整合;以前是“德国设计中国制造”,现在是“中国创新全球受益”。
所以此次合资车企的反击,绝非简单的技术路线调整,而是一场涉及战略定位、合作模式与市场策略的全方位革新。合资车企不再仅仅满足于将国外成熟技术引入中国市场,而是积极与中国本土企业展开深度合作,以适应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和快速变化,力求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夺回主动权。
作为行业观察者,看到今天这一幕我还是很感慨的。
我深刻记得,2021年上海车展的主题叫做“拥抱变化”。4年过去,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已经从当年的13.4%跃升至51%,整个中国品牌市占率甚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68.1%。
这意味着,4年间,外国品牌从“大多数”变成了“小部分”,新能源替代“旧势力”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
今年,上海车展的主题叫做“拥抱创新,共赢未来”。谁拥抱创新,跟谁共赢未来,自然不言而喻。
可以预见的是,那些主动拥抱中国创新技术,尤其是以大众汽车为首的合资品牌,在两年内会发起一场足以改变格局的“反击战”。
2年后的上海车展,估计就能初步见分晓了。
1
红旗H5 PHEV新车共推出2款车型,上市优享价15.98万-17.38万元。CLTC纯电续航里程170km,CLTC综合续航里程1600km,油耗百公里3.75L,成为当之无愧的混动中型豪华轿车的旗舰标杆!
2025年4月28日,领克汽车旗下全新旗舰力作领克900正式上市,推出1.5T Halo、1.5T Ultra、2.0T Ultra 、2.0T探索版四大配置,限时售价28.99万元至39.69万元。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跨界制造“飞行汽车”,在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红旗品牌正式推出了“天辇1号”飞行汽车,并进行全球首发
轻客市场再添猛将!长安凯程V919开启全球预售,11.99万元起
4月29日,埃安UT 330星辉版上新,售价7.38万,享国家置换补贴后价格5.88万。较原来入门版(330星耀版,6.98万元)仅上调4000元,却带来价值超1万元的7项核心安全配置升级。新车凭借“高配低价”策略,直接挑战同级热销车型吉利星愿,重塑纯电代步车市场标杆。
时代匠心,全球共赢|江汽集团闪耀2025上海车展
最高含华,最贵奢定!东风猛士科技上海车展三车“亮剑”
预售11.99万元起,长安凯程V919解锁数智轻客丨穆杉车话
领克900 28.99万起上市 树立家庭旗舰大六座新标杆
王瑞平谈“汽车奥斯卡”背后的中国逻辑——“长期主义”如何成就全球混动标杆
铁血猛士+满血华为“王炸”组合!东风猛士M817迎来全球首秀
凯迪拉克LOVE纯电家族亮相上海车展
如今,作为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转型先锋,金标大众在2025年也正式迈入 “起势之年”。
从质疑到认可:王瑞平揭秘中国混动技术突围密码——对话美国PACE大奖评审团背后的“中国故事”
上海车展对话:王瑞平谈浩思动力多元技术路线
旗舰大六座SUV 28.99万元起 领克900正式上市
1
年轻人的第一台旗舰轿车,比亚迪汉L以划时代之名震撼上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