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百姓评车 2207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最新数据显示,4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8%。4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5.6%,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2%,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4.8%,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虽然从市场份额和竞争势头上说,合资品牌仍然处于劣势。但是,合资品牌在上海车展上确实秀了一把肌肉,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从技术上来看,德系、日系等品牌深度绑定中国科技企业,例如大众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技术,丰田联合华为优化车机系统。

虽然以上变化在短期内不足以帮助逆转销量颓势,但是从长期来看,合资品牌必然会发生变化。尤其是目前中国新能源品牌正在经历一场关于安全风波的当口。

所以,合资品牌还是有机会的,当然不是全部。

燃油车销量遇冷

从4月份销量数据和市场份额来看,合资品牌面临着市场下滑、新能源渗透率低的现实问题。这和整体大盘也有相当的关系。2025年1-4月,燃油车累计销量为359.2万辆,同比减少4.8%;仅4月单月销量为83.6万辆,环比暴跌20.3%。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目前,合资品牌主要的销量支柱仍然高度依赖燃油车(如日系燃油车占比超70%),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下降在情理之中。

深究原因,合资品牌在产品开发等方面跟不上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导致其产品竞争力出现问题,然后市场份额迅速萎缩。中国汽车市场演变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出乎不少合资车企外方高管的意料。相对于产品层面的落后,合资品牌更大的问题出在供应链与研发体系固化。合资品牌长期依赖外方技术输入,导致本土化研发能力薄弱。

以智能座舱为例,此前,德系车型如车机交互、语音识别本土化功能占比不足40%,且需经海外总部多层审核,导致功能更新滞后。比如大众MEB平台的车机卡顿问题长期未解决,而中国品牌已实现按月OTA升级。另外,合资品牌电池技术、设计风格等领域依赖国外总部的决策,而中国市场需求迭代速度远超其响应周期。坊间有传言,某合资品牌高管曾透露:“一款电动车的中控屏尺寸调整,需提交东京总部三次会议审议,耗时长达半年”。相比之下,零跑B10从立项到预售仅用11个月,其“用户共创”模式深度倾听用户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反馈,直接将消费者需求注入产品定义。

就说凭借这样的效率,合资品怎么拼得过中国的新势力品牌。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虽然说,合资品牌在诸多方面仍然处于下风,但是,合资品牌在此次上海车展确实表现出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多种动力形式的新能源车型,和更多的中国本土供应链合作,加速布局智能化(如和Momenta合作)和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如CEA架构)。合资品牌拿出了积极的态度。

综上,2025年4月燃油车销量下滑是新能源替代、政策倒逼、技术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资品牌想要收获新能源转型的结果,需要长期应对。

转型取得一定成绩

在2025年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集中展示了多款重磅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增程、插混等多种动力形式,并深度整合中国本土技术与供应链。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具体来看,⼤众展示了三款概念⻋:ID.ERA、ID.EVO和 D.AURA,分别是由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和一汽-大众三家企业推出。上汽大众ID.ERA是⼀款⼤尺⼨6座SUV,搭载EA211 1.5T增程器,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配备激光雷达、Momenta智驾系统;大众安徽ID.EVO采⽤800伏架构,充电10分钟即可⾏驶300公⾥,CLTC续航700公里,并整合了小鹏视觉智驾方案;一汽-大众ID.AURA则基于专为中国打造的CMP平台打造,电⽓架构为CEA,由⼩鹏参与研发。

丰田推出bZ5和铂智7,分别以“性价比SUV”和“智能旗舰轿车”双线出击。bZ5定位中型纯电SUV,轴距2880mm,预售价13万-16万元。搭载弗迪电池和momenta的智驾系统瞄准主流市场,内饰配备15.6英寸中控屏和旋钮换挡;车顶可选装激光雷达,支持L2+级城区辅助驾驶;铂智7搭载鸿蒙座舱,定位D级纯电行政级轿车,车长超5米,轴距达2950mm,主打高端市场。日产推出纯电轿车N7,售价11.99万-14.99万元,搭载高通8295P芯片、Momenta智驾系统及AI零压云毯座椅,上市首日订单破万。

4月销量回冷,但长期看来,主流合资有机会扳回劣势!

马自达推出了EZ-60,结合了空气动力学和美感的设计。该车配备了4nm车机芯片、一体联屏、零重力座椅、电子加流媒体后视镜和CDC悬架,充分发挥双方优势。

本田烨GT,与momenta深度合作,并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CTB电池,车机接入deepseek。副驾屏采用可调角度的类似HUD效果的投影屏幕。

能够感受得到,合资品牌在2025年呈现出主动进攻的姿态,德系依托合作和以及加速平台化,日系聚焦混动与低价纯电,总之是各出各的招。当然这只是第一步,未来,合资品牌还需在智能化、成本控制以及自研方面实现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成功转型。

百姓评车

2025年上海车展的高光以及4月份销量的黯淡,说明合资品牌正处于冰火两重天的艰难境地。合资品牌也通过本土化研发、性价比策略和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竞争力。过程是痛苦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分化也是残酷的,因为总有人会被淘汰掉!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百姓评车 4383粉丝    4992作品 关注 汇聚来自百姓的汽车声音!
推荐作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