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有文汽车 1307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一款成熟的电动车到底应该是啥样?

近日,北京现代首款纯电SUV即ELEXIO迎来首秀。

在新能源车企将研发周期压缩至18个月、靠“用户共创”快速迭代产品的今天,北京现代耗时五年打磨首款纯电平台SUV ELEXIO的决策,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这家拥有22年造车经验的合资品牌,固执地以工业化时代的“笨功夫”对抗互联网思维——当消费者早已习惯“软件定义汽车”的快速进化,当资本市场更青睐“月销破万”的规模神话,北京现代用五年时间浇筑的“慢造车理念”,无疑是一场对市场规律的豪赌。

但这场豪赌,有其必要性。在质量问题频发的今天,合资车企们在新能源领域的集体反攻,需要一个更明确的理念。而“慢造车”恰逢其会,这一理念可视作以北京现代为代表的合资车企对“快周期、轻资产、组装厂”模式的否定,它造就的是更符合“出行本质”的成熟电动化产品。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不炫技,但更实用

ELEXIO的智能驾驶系统摒弃了行业常见的“参数竞赛”,其选择了一条“不炫技却更实用”的路径,以中国家庭用户的真实场景为原点。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具体而言,新车采用最新语音识别技术和大型语言模型(LLM)解决方案,在导航时能同步获取大众点评/小红书等平台上的即时信息,观看与周边位置相关的抖音视频,打造出符合中国用户需求的闭环出行生态。

此外,ELEXIO搭载的毫末智行组合辅助驾驶功能,并非单纯堆砌参数,而是基于中国复杂路况深度训练,如拥堵路段的自动跟车、高速场景的车道居中、狭窄车位的记忆泊车等,每一项功能都精准指向家庭用户的高频痛点。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将在2025年率先升级组合辅助驾驶和记忆停车功能,2026年推出L2+级城市组合辅助驾驶功能,标志着ELEXIO将成为北京现代汽车中首款能够不断体验服务提升的车型。

在新能源方面,当续航虚标屡见不鲜,ELEXIO选择用“实打实”的数据回应,其常温环境下700公里以上续航,27分钟快充实现30%到80%电量跃升,兼容国内99%充电桩且100%成功率。这组数据背后是北京现代对用户痛点的深度洞察——续航不仅需要“长”,更需要“真”;补能不仅要“快”,更要“无差别自由”。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这种务实与求真,同样呈现在车辆的安全能力上。从车身尺寸扩容为电池预留碰撞缓冲空间,到采用8横7纵网格结构的高强度电池保护平台,ELEXIO的安全设计始终遵循“双重认证”原则,既满足中国碰撞标准,又通过国际严苛测试。这种“冗余式安全”理念,将电池防护从“被动抵抗”升级为“主动防御”,用看得见的结构设计与看不见的工艺标准,重新定义新能源时代的安全底线。

不盲从,却更中国

ELEXIO的命名源自“ELECTRIC”的创意变形,这一选择暗含着北京现代对新能源赛道的深刻思考,即当行业陷入“为电动化而电动化”的内卷时,真正的价值在于回归用户本质需求。

这种思考贯穿于设计的每个细节,车头水晶日行灯以象征东方幸运的数字“8”为基底,通过8组棱镜矩阵折射出流动光影,在科技符号中注入文化共鸣;车尾宝石切割工艺尾灯与硬朗防滑板设计,既呼应“Bold Premium”风格,又以星轨光效打破新能源车尾灯千篇一律的贯穿式设计;内饰取消物理按键,却用环抱式座舱和隐藏式储物格重构空间效率,让“极简”与“实用”不再对立。

用时五年磨出来的ELEXIO,到底和“快餐造车”有什么不一样?

这些设计语言背后,是北京现代“拒绝盲从、回归本真”的造车哲学。在股东双方增资80亿元支持本土化战略的背景下,ELEXIO没有盲目追随新势力的“参数炫技”,而是以现代汽车全球电动车平台(E-GMP)为技术基底,结合中国设计团队的本土洞察,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中国用户可感知、能认同的价值。

譬如,其短前悬和长轴距设计提升家庭出行通过性,分色座椅与沉浸式驾驶信息屏兼顾驾驶专注与副驾娱乐,甚至充电兼容性覆盖“老旧桩”的细节,都在诠释何为“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真投入。

有文说:

2025年,当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集体反攻,ELEXIO的全球首秀成为代表,其正以“慢造车”的定力,探索一条“新质力”转型路径——不追求颠覆式的口号,而是用安全、续航、智能的扎实平衡,在用户需求与全球标准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这场从设计到理念的价值革命,或许正是新能源市场从野蛮生长回归理性成熟的关键转折。(汽车有文化 欧阳/文)

文章标签:
泛车生活
 
相关推荐
有文汽车 12粉丝    378作品 关注 有文化的汽车介绍,中国最早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