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设计潮不代表安全牢:这次是隐藏式门把手,下一个是谁?

设计潮不代表安全牢:这次是隐藏式门把手,下一个是谁?

元汽智驾 330浏览 2025-05-13 IP属地: 未知


 

文/王俣祺

 

导语:当代打工人的崩溃瞬间,往往从打车时连门把手都找不到开始,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奇葩设计也开始涌现了出来,这种被科技支配的恐惧,正在成为新能源时代的日常。

 

 

开门变成「解谜游戏」的魔幻现实

 

现在的新能源车门把手,早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拉推”逻辑。

 

就比如特斯拉需要“点赞式”操作,按下右侧的同时握住左侧翘起的手柄,第一次使手忙脚乱是很正常的;

 

蔚来ET7的自动弹出式门把手看起来很酷,却总被车主吐槽后排门把手失灵,甚至开门都得靠“玄学”;

 

更夸张的是丰田bZ3的内翻式设计,必须先将把手往里顶开,再下按才能开门,这一个个可以说都完全违背了最开始门把手的使用逻辑。

 

在小红书上,“如何打开特斯拉车门”“蔚来门把手失灵怎么办”甚至都开始出教程了。

 

最严重的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指出,隐藏式门把手的控制逻辑复杂,部分车型车内隐藏式门把手未与机械锁止结构联动,导致事故后操作困难。

 

当事故发生的时候,这些科技感设计立刻就会暴露出致命缺陷。

 

今年3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SU7高速碰撞事故,起火后隐藏式门把手就因为断电没能弹出,导致车内人员被困身亡。

 

消防部门的实测也显示,隐藏式车门的破拆时间长达22分钟,是传统车门的2.75倍,要知道每延迟1分钟,乘员生还的几率就会下降12%。

 

另一方面,在东北的冬天-40℃的低温都很可能发生,这就会导致隐藏式门把手的电机润滑油凝固、电阻增大,即便没被冻住也可能因为功率不足无法弹出。

 

有车企工程师更是直接表示:“就算用进口件,也无法保证100%不出问题。我们同事测车时都遇到过把手弹不出的情况。”

 

J.D. Power也早就在调研中表示,35%用户认为隐藏把手需要改进,操作复杂性和故障率成为主要痛点。

 

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隐藏式门把手的维修成本要好几千块钱,是传统门把手的10倍不止,电动结构的年均故障率也有5.7%,远超机械结构的1.2%。

 

更讽刺的是,许多车企宣传的“续航提升”效果实际上也是微乎其微,有媒体实测显示,隐藏式门把手仅能为电车增加5-10公里的续航,这点增幅对于日常用车来说可以说是几乎感觉不到,同时还让车辆在事故中成为了“牢笼”。

 

长城汽车魏建军就很直接地表达过:“为这点风阻牺牲安全,本末倒置。”

 

现在长城就已经放弃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而是采用传统门把手,这样消费者的维修成本也就是200块钱左右,还不需要依赖电力系统。

 

 

跟风导致的更多设计「雷区」

 

更可怕的是,隐藏式门把手这种奇葩设计还不是唯一个例,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正在一步一步把用户体验推向深渊,甚至危及到了生命安全。

 

特斯拉Model X的Yoke方向盘带起了新能源车异形方向盘的潮流,但事实上这款方向盘在高速行驶时的脱手率高达37%,紧急转向时的抓握点不足更是导致30%的驾驶员没法完成避险动作。

 

在上海的一次事故中,车主还出现因为误触方向盘的按键,导致系统错误地激活了自动泊车程序。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数据显示,搭载异形方向盘的车型的事故率比传统车型要高出43%,其中尤其年轻驾驶员的事故率暴涨68%。

 

如果说以上的奇葩设计是提高了出现问题的几率,那么其他涉及日常用车的设计则更让人煎熬。

 

就比如全景天幕一直被当成高端配置,但实际体验说实话是相当的灾难。

 

根据相关数据来看,夏天时候的车内温度经常能飙升到50℃以上,许多车主自嘲是“坐在蒸笼里开车”。

 

尽管许多车企宣称天幕玻璃能隔绝99%的紫外线,但实测显示,全景天幕在大太阳下的隔热效果远远不如带遮阳帘的传统天窗,甚至许多女性用户不得不额外涂防晒来“自保”。

 

 

用设计换流量的「参数竞赛」

 

所以说为神马车企总要沉迷于这些奇葩设计?答案其实就在于现在行业的“参数竞赛”逻辑里。

 

隐藏式门把手的初衷其实就是降低风阻,有媒体爆料某车企工程师就说过:“风阻系数降低0.01cd,每百公里省0.6度电,家充的话省的钱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如此,车企却还是乐此不疲,还有某研发管理层人士透露过:“老板要求风阻系数必须低于0.25cd,否则无法宣传。为了这个数字,只能砍掉门把手。”

 

这种为了参数而设计的逻辑,让隐藏式门把手的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15%飙升至2025年的38%。

 

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某些良心车企仍在坚持暴力测试,每辆车需要完成数百次开关门测试,且还要在冬测中验证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但也有部分车企为了赶进度,把测试时间从10万小时压缩到了100小时,这自然就导致故障率的提升。

 

这种“重营销 轻验证”的模式,最终的后果也就只能由消费者买单。

 

 

政策整顿与行业觉醒

 

面对这种行业乱象,监管部门也是终于出手了。

 

前不久,工信部发布了《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标准,直指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新规要求了隐藏式门把手必须配备机械应急装置,确保断电后30秒内可手动开启;

 

荧光标识尺寸不小于3cm×5cm,并统一采用「逃生箭头」符号;

 

在-40℃至85℃全气候环境下通过严格测试等等。

 

这些措施都直接击中了痛点,机械备份解决断电失效问题,荧光标识降低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极端测试则确保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在政策的倒逼之下,车企们也后知后觉地开始了反思。

 

例如沃尔沃EX90采用双模设计,电子系统失效时,向上一拨隐藏的机械拨杆就能开门,兼顾了美观和安全;

 

问界M8则推出了半隐藏式设计,保留传统机械开关,维修成本降低了80%;

 

还有五菱星光S、宝骏云朵等平价车型更是直接放弃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主打一个皮实耐用。

 

这种转变也就印证了行业规律的改变,当安全和潮流冲突的时候,务实最终会战胜浮夸。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汽车设计的本质还是为人服务,而不是配置表上的参数。

 

概念车可以天马行空,但量产车必须经得起真实的考验。

 

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奇葩设计出现,但只要坚守安全第一的底线,汽车工业就能在创新和实用之间找到平衡。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202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