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全球汽车界放榜时刻!这感觉就像期末要查成绩一样。随着国内外各大主流车企 2024 年财报陆续出炉,它们的成绩单也被置于聚光灯下。
刚刚过去的一年,对全球汽车产业来说是极具挑战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同时,局部市场却遭遇瓶颈;传统燃油车腹背受敌,部分区域虽有坚守,但整体结构性下滑已成定局。
那么,在这场关乎生死与未来的年度大考中,中外主流车企究竟表现如何?谁顶住了重重压力,稳住了阵脚?谁又开始掉队呢?
墙内墙外,两极分化
2024年,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以及价格战的双重夹击下,全球主流车企的运营状况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格局。跨国巨头普遍承压,深陷转型阵痛,除了表现相对稳健的 Stellantis,其他国外主流车企几乎都遭遇到销量下滑。其中,欧洲车企集体失速,日韩车企却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背离,即销量和利润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与传统巨头在转型中深陷泥沼相比,中国车企交出了一份不错的年度答卷。
从财务数据来看,负债率高是全球车企的共性特征。根据各上市公司财报及招股书统计的 10 家国外及4家国内主流车企发现,这些车企 2024 年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60%,部分车企甚至超80%。在国外车企中,福特以84.27%居首,通用汽车为76.55%,大众汽车为 68.92%。在国内车企中,奇瑞(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最高,为88.64%,蔚来为 87.45%,比亚迪为74.64%。
然而,在负债率普遍高企的大背景下,国内外车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优势逐渐凸显,其中比亚迪表现格外突出,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按照当前趋势,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并且,国内车企产生负债更多来自无息的经营性负债,偿债压力相比明显较小。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全球汽车巨头虽然营收、销量都不少,但对有息负债的依赖程度却更高。例如,截至2024年底,丰田有息负债高达约1.87万亿元,占其总负债的68%;福特也不例外,有息负债约1.1万亿元,占总负债的66%。反观国内主流车企,有息负债相对低很多。以比亚迪为例,其有息负债约286亿元,仅占总负债的 5%,在国内外主流车企中有息负债占比处于最低水平之一。
以同等规模的比亚迪、通用和福特为例对比,更能凸显国内车企在负债指标上的优势。2024年,比亚迪销售427万辆,与通用、福特规模相近。但福特和通用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4.27%和76.55%,比亚迪仅为74.64%;福特和通用总负债在同期营收的占比超过 100%,比亚迪仅为75%;通用和福特的有息负债分别占总负债的61%和66%,比亚迪仅为5%,偿债压力明显更小。
东升西降的原因
从墙内墙外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东升西降的格局已然形成!那么促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体量,其二是技术突破。
先说体量优势,根据中汽协公布的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数据,去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5%,达到3143.6万辆,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大幅度领先于美国、印度、日本和德国同期的1645万、508万、442万和314万辆。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还是全球汽车销量前十的国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
在新能源汽车的助推下,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品牌和技术路线的双突破,前三强都被中国车企拿下,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稳居前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优势则更加明显,销量前十名被国产品牌拿下九个席位。新能源路线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实现突围,国内自主品牌占据了优势地位,而且出口也增长到641万台,中国连续2年超越日本成为汽车出口龙头。
从历年的出口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自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之后,出口也呈现同步的爆发式增长。2021年起,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在DM-i、刀片电池等技术产品的驱动下,在产销、营收上出现了跨越式增长。
其次,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突破是东升西降格局形成的关键因素。以比亚迪为例,其自主研发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和刀片电池,不仅大幅提升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202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40%,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3.2%,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此外,中国车企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例如,小鹏汽车通过与大众集团的技术合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毛利率,还为其带来了超 50 亿元的营收。蔚来汽车虽然仍在亏损,但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2024 年研发投入达 130.37 亿元,涉及自研的神玑芯片、智驾世界大模型等领域。
相比之下,国外车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转型进展缓慢。欧洲车企在纯电汽车市场表现疲软,2024 年欧盟纯电汽车销量下跌 5.9%,德国、法国等主要市场下滑明显。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销量同比下降 14%,反映出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正日益加剧。日韩车企虽然在混合动力领域有一定优势,但在纯电和智能化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
车叔总结
2024 年全球车企财报透露出行业面临重大转折,在这一轮全球汽车产业洗牌中,中国车企更凭借更稳健的财务状况、更积极的技术创新,超越传统海外巨头,全球汽车产业看东方的趋势尽显。未来,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加速转型,中国车企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海外巨头则需要加快转型步伐,否则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当然,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大考远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全新智己L6震撼上市,权益价20.49万~26.49万
赌Robotaxi还是老老实实造车?特斯拉到了抉择时刻。
中国汽车欧洲突围:2025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解读
给天神之眼B,来了一次智驾0接管挑战!
引领安全科技,奇瑞汽车 2025 安全之夜震撼来袭
中国汽车欧洲突围:4月比亚迪欧洲多国销量超越特斯拉
大联大控股宣布,以「新质工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峰会在深圳圆满落幕。作为公司长期布局的重要板块,大联大始终将工业领域视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靠着N7,东风日产喘了一口气。
“真值一口价”背后,合资SUV的“高价值”还能这么玩?
探店体验马自达EZ-6,外观在线配置丰富不输新势力
从坚守底线到超越上限,风云A9L定义中国汽车价值高度
坚守安全高底线,2025奇瑞汽车安全之夜启幕
让安全更智能,让智能更安全——恒脑3.0安全AI智能体发布。
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变革,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下,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消费需求也日趋多元且严苛,每一家车企都在探寻自己的方向,试图抢得先机。作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标杆,东风汽车以2023年启动的“跃迁行动”为纲领,成立东风乘用车销售有限公司,以集团之势整合旗下三大品......
TOP 5格局生变 比亚迪首夺出口王 4月皮卡市场洗牌
在奇瑞眼中,造车从来都不只是冰冷的技术堆砌,更是饱含温度的良心事业。
为什么越来越多高端家庭和商务精英首选岚图梦想家?因为岚图梦想家改变了在豪华MPV市场花了超35万,却还找不到真正精品的现状,把百万级底盘、华为顶级智能辅助驾驶和行业最高安全标准,统统装进一台MPV里。我也是岚图梦想家车主,我也是用户,不是来给谁站台的。选MPV绕了一圈,最后留下的......
以高定颜值和跨代际科技,定义智能纯电轿车价值新标杆
不比小米,只卷性价比,智己想通了。
腾势N9已经连续7周交付量破千,技术堆料+精准定价功不可没,别人有的它都有,它有的,别人可不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