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车茶一味 2431浏览 2025-05-24 IP属地: 未知

“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果罗贯中生活在现代,肯定会为吉利控股集团写一本“三子演义”。

在领克与极氪宣布合并之后,吉利汽车正式宣布“极氪科技集团将私有化退市”。说直白一点,极氪退市就是为了极氪重回吉利怀抱做准备。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至此,吉利品牌、极氪品牌、领克品牌将重新回到一个娘的羽翼庇佑之下。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还对吉利、领克、极氪三大品牌的关系有些困惑。

下面,我们快速梳理一遍:

首先,吉利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和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是有区别的。吉利汽车是吉利控股旗下专注于整车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子集团‌;而‌吉利控股则是涵盖汽车制造、投资、金融等多个产业的母公司。

至于领克品牌,最初是吉利控股旗下子集团“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合资产物。在2024年底的时候,沃尔沃则退股领克汽车,将所持股份转让给了极氪科技集团。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至于极氪,则可以看作是从领克汽车体系内独立出来的一个集团。在独立出来之后,极氪科技集团最初的地位其实与领克一样,都是吉利控股旗下的子公司。而在2024年底,极氪收购领克,两者重新组合。只不过,这一次的主导者是极氪。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那么随着吉利汽车宣布极氪科技集团将私有化退市的消息,极氪科技集团也将回归吉利汽车体系。至此,极氪牌、领克牌、吉利牌汽车都将成为一家公司旗下的三大子品牌。

这个关系看上去颇为错综复杂,但我们可以把它们理解成“多生孩子好打架”的产物。而领克与极氪也可以看做是“传统车企孵化新势力”的典型。然而,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略太过于浪费,导致了各大品牌都在承受压力。

特别是在极氪科技集团的内部,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

极氪销量承压,打来打去打自己?

今年以来,不少汽车品牌的销量都一片看涨。在多个品牌公布销量喜报的时候,极氪显得格格不入。

数据显示,在今年四月份,极氪品牌交付1.37万辆新车,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61万辆和今年三月份的1.54万辆,极氪成为了为数不多同环比双下滑的品牌。

同时,在今年前四个月,极氪品牌累计交付5.5万辆新车、领克累计销量10.02万辆。这一数据虽然有所增长,但极氪科技集团在今年制定了极氪品牌年销32万辆、领克品牌年销39万辆的目标。

截至目前,极氪和领克两个品牌的年度销量目标达成率仅为17.2%和28.3%。很显然,按照这样的销量指标发展,极氪很难在年内达成自己的销量目标,而领克最终距离自己的目标可能也稍有差距。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在销量压力的背后,其实是“多生孩子好打架”这一战略的弊端初现。

在极氪内部,虽然两大品牌定位各有差异,极氪定位于“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的品牌基调则是潮流运动个性。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其实很难找到极氪与领克的差异点。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就拿极氪首款车型极氪001来说,这款新车实际上是领克ZERO概念车的量产版本。也就是说,从极氪诞生起,这个品牌就在瓜分领克的市场蛋糕。自上市后,极氪001快速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甚至一度成为25万以上纯电品类销冠,在全球累计交付量接近27万辆,独占全球猎装车市场七成份额。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正是凭借着极氪001这一爆款产品,极氪还在2024年登陆美股纳斯达克,成为吉利控股体系内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一家上市汽车公司。

基于极氪001带来的成功,极氪也不断膨胀,先后推出了极氪007、极氪009、极氪MIX、极氪7X、极氪9X等多款车型。不过很遗憾,在极氪推出这些车型后,并未诞生新的爆款。


原因很简单,极氪的新车与领克车型造成了产品力的重叠。比如极氪007与领克Z10、极氪X与领克Z20,它们的产品力都非常相近,两个品牌无法通过差异化的打法来塑造自己的品牌特征。至此,极氪也好、领克也好,这两个品牌在产品研发层面甚至可以说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而在目前,极氪只有极氪7X这么一款销量支柱。领克的产品线也没有太多能延续下来的车型,曾经的销量王领克01,由于长时间未换代,如今月销量只有一千多台;反倒是由极氪X“换壳”的领克Z20卖得不错,最近的月销量超过了六千台。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领克还是极氪,这两大品牌都主要依赖少数车型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它们至今没有一款诸如“大众迈腾”、“奥迪A6L”、“别克GL8”这种有延续性的产品。面临这种情况,极氪在面对市场激烈角逐时就会显得极为被动,一旦市场上出现其他的优势车型,极氪整体的市场情况就会遭受到严重冲击。

对于极氪而言,“放弃幻想,准备合并”,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不幸的极氪,幸好还有个吉利老爹

之前我们就讲过,极氪虽然是一个新势力品牌,但它的优势,是其余任何新势力品牌都无法替代的。

包括蔚小理在内的多家初创新势力车企,在行业内都是单打独斗的,一切都要靠自己。

对于这种新势力而言,如果战略合理、产品节奏合适,那就会成为理想、零跑这样的“成功人士”。可如果它们一旦走错了一步,就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尴尬境地,成为高合、威马这样的失败案例。

而极氪作为一家由吉利控股扶持的新势力车企,它的出生条件要比其他新势力优越很多。在极氪创立初期,吉利控股就明确地表示:“你大可自己去做决策,我只在你身后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扶持。”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更大的运营自由度,的确为极氪带来了快速崛起的机会。在安聪慧掌舵下,极氪可以摆脱传统车企的运营思维,通过类似于科技公司的方式将很多新奇的产品体验带给用户。但与此同时,更大的运营自由度也会带来弊端。

一方面,极氪的体量远远无法同比亚迪、吉利、长城等传统大车企相比。在供应链环节,由于自身体量偏小,所以无法很好地降本增效,这也是大多数新势力车企的通病。所以,极氪产品价格在前期居高不下,例如极氪001在初次推出时,起售价高达三十万级,几年后才降低到二十五万级。

另一方面,小而散的管理运营模式,会造成内耗加剧的问题。极氪是美股上市车企,吉利汽车是港股上市车企,它们虽然都是一个爹生的,但各自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就像古时候的皇子们一样,虽然都是一个爹,但也会出现“九子夺嫡”的问题。

例如在竞争中,极氪体系会与吉利汽车体系、领克体系正面交锋,企业内部的人员也会因为利益问题而产生竞争。基于此,吉利不得不出手来管一管极氪。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在完成私有化之后,极氪和领克将实质上收编入吉利汽车的阵营里进行统一管理。那么这种管理模式,也可以有效减少内耗、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达成降本增效的目的。不得不说,极氪是幸运的,自己浪荡多年,幸好有吉利来帮它收拾残局。如果没有吉利,累计净亏损超200亿元的极氪,可能很难挺过2025年。

不过在收编之后,极氪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如何将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做得更明显?领克Z10与极氪007、领克Z20与极氪X乃至于未来的领克900与极氪9X,它们实质上也会出现竞争问题,内耗的情况还会存在。

吉利再造“诺曼底登陆”:极氪私有化是背水一战还是资本撤退?

其实从品牌定位来看,极氪就不应该有极氪X、极氪007这样的入门车和中低端车,领克也不应该有领克900这样的豪华SUV。极氪一心做新能源豪华,领克专心搞个性化的运动产品,吉利则专注家用车……只有精简产品线、收缩拳头,可能才是极氪乃至于吉利汽车未来的取胜之道。

结语:

目前,吉利联合极氪品牌,喊出了很响亮的“一个吉利”口号。从明面上来看,极氪收编入吉利是很美好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吉利和极氪也会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比如冗余人员如何安置、如何确保各个品牌人事架构的利益?对此,我们只能说静观其变了。如果极氪在并入吉利之后真的能产生正面收益,那么对于莲花跑车、极星、Smart这些不太赚钱的汽车公司,吉利或许也会有更大的动作。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车茶一味 7621粉丝    1311作品 关注 男人可以没房,但没车?我跟你聊啥!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