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正面硬刚智界R7,预算25~30万谁更适合入手?
时代真的变了,跨圈造车的小米新车关注度竟然如此高。5月22日,小米YU7正式发布,一下引来了众多讨论,尤其讨论它是否能让Model Y彻底走下神坛的话题热度最高。但别忘了,其实早在去年,智界R7上市之后,就已经让Model Y损失了大半销量,增程上市订单更是越抢越多。现在花25~30多万买车,我们更该关注的是,智界R7和小米YU7怎么选?
从智界R7纯电版问世之初,便一直被冠以“纯电世界挑战者”的称号,更是以“六边形战士”实力大杀四方,其中设计和空间无疑是第一大亮点。从外观来看,智界R7采用了纯粹的轿跑SUV造型设计,并将鸿蒙智行在“得房率”上的心得诠释得相当彻底。它不仅完全达到了中大型SUV的标准身形,还采用了C点前移、D点抬高的设计方案,让舱内有效空间达到2638mm,“得房率”高达89%,告别轿跑SUV的局促与拥挤。
对比来说,小米YU7也把车身做得很大,两个车摆在一起,体量感不相上下。细看之下,YU7的运动风会更明显一些,也直接导致它压缩了一定的舱内空间。对于SUV来说,很多时候还是需要满足多人出行的需求,年轻用户用车也不例外。并且,在后备箱容积上,智界R7的837L也要比小米YU7的678L更大。因此,从实用性角度考虑,智界R7可以打上更高一点的分。
智能科技,谁的技术更领先?
无论智界或是小米,吸引年轻用户的另一大产品亮点,自然离不开智能科技。其中,智界R7满配华为黑科技而来,“满血”途灵平台、HUAWEI ADS 3.3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都相当领先。
其中,途灵平台通过标配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器和空气悬架,加上前虚拟主销双叉臂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让车身在不同驾驶状态下都能保持更好的稳定性,兼顾运动性和舒适性,还有一系列华为黑科技加持,进一步提升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动态表现。对比来说,小米YU7仅仅标配了连续阻尼可变减振器,空气悬架中高配才有,也没有智能化软件注入,整体底盘悬架的表现稍弱于智界R7。
驾驶辅助方面,智界R7采用HUAWEI ADS 3.3。硬件上,智界R7配备华为自研192线激光雷达,为当前业界最高规格,探测距离及探测精准度均领先行业。小米YU7用的仅为128线束,探测距离200米,弱于R7的250米。同时,HUAWEI ADS 3.3的核心优势点更在于华为智驾技术全栈自研,覆盖算法、芯片、传感器等全链条,并且功能上首个实现车位到车位全场景贯通,全国都能开,越开越好开。同时,R7后续也会升级HUAWEI ADS 4.0,体验再度提升。
特别值得重点关注的是,智界R7的主被动安全相当过硬。在被动安全方面,其采用高强度复合材料结构,车身关键部位采用100%潜艇级热成型钢,车身满足C-NCAP五星碰撞标准和中保研安全指数(C-IASI)要求。在电池安全上,R7的电池系统通过华为的严格测试,符合GB38031-2025新国标安全标准,更在设计中融入了多重防护机制以降低过充或碰撞风险,确保热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主动安全方面,智界R7搭载全向防碰撞系统CAS 3.0,根据多家头部媒测试,其凭借AEB(自动紧急制动)+eAES(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展现出行业领先的防碰撞与避险能力。从消失的前车到逆光鬼探头,从加塞切入到骑行者入侵车道,智界R7在四大极限场景中以“零失误、零碰撞、零短板”的碾压表现,将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等一众对手甩在身后。
写在最后:
在设计、空间及智能科技之外,小米YU7还特别强调了其835km纯电续航能力,但细看之下,其只有顶配具有5C快充能力,并且在智界R7增程版最长1673km的综合续航里程,YU7的续航似乎仍不足以完全满足年轻用户多场景用车需求。另外,从买车角度来说,YU7作为热门新车型,要到7月才正式上市,前期也一定会面临产能压力大,上市后可能也无法立即交付的问题。反观智界R7,目前交付稳定,奇瑞大厂品质也相当可靠。因此,综合来说,现阶段预算25万元准备购车,把票投给智界R7更合适一些。
只看产品力,聊聊理想i8值不值得买?
能源的竞争,水的竞争,其实都是战争。看看前面那些足以致死的阴招,就能看到美国和西方的本质,在它们的哲学体系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不必客气,在这场长跑中,我们将是唯一的赢家。
聚央企之势,长安启源底气拉满,稳了!
这实实在在的结果,正是奥迪Q6L e-tron电池安全性的有力证明。
【E汽车】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上市,12.99万元起
【E汽车】2026款大众途岳新锐上市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焕新,17.36万元起香不香?
新央企成立,长安汽车集团要迈进全球前十,2030年目标能实现吗?
探店极狐新阿尔法S5 充的快+凉的快,置换最低不到10万
当手机巨头跨界造车,小米仅用短短三年便取得成功,完成了竞争对手苹果公司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要知道,当小米被美国制裁后,雷军转身杀入汽车圈,面对像是格力、高合等在造车领域的惨痛经历时,唯独小米汽车却脱颖而出,一度成为了当前的热门品牌。
20万内想买一台能兼顾多人出行,实用性、智能化、享受度和驾驶质感都要够高的中大型新能源SUV,似乎没有太多选择,哪款车才能满足大家既要又要的需求?感觉目前最合适就是这台2026款的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了
岚图汽车7月的销量表现,是其产品力、品牌力、战略定力和用户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比亚迪事件:如何在网络风波中保持理性与坚守?
从军工品质到全球布局,长安启源用户30万销量印证信赖根基。
深蓝汽车发布未来新布局!未来将推30款全新车,将改变新能源市场
月薪5000块,能不能养得起小米YU7?
场地试驾海狮06 DM-i和EV,能赛道劈弯也能安全智驾
自动驾驶规模落地&L2安全拷问:智能驾驶的冰与火之歌!
一场武汉发布会,四大战略支柱,东风奕派用56年造车底蕴给新能源赛道投下一枚“技术核弹”。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出席活动并致辞。
【E汽车】预售价130万元 仰望U8L鼎世版开启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