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大嘴视点|小米YU7或定价25万起跳,挑战Model Y恐难速胜

大嘴视点|小米YU7或定价25万起跳,挑战Model Y恐难速胜

车动力大嘴说车 1223浏览 2025-06-24 IP属地: 未知

雷军一句“19.9万不可能”击碎低价幻想,中国电动车市场迎来最具野心的价格博弈。

目前有最新报告预测:小米YU7定价区间为25万-32万元,这一数字迅速在业内传播开来。报告同时指出,该车型月销量可能达到3万辆,将显著分流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实际上,雷军的定价逻辑清晰可见:通过配置高于Model Y,价格低1-2万的策略形成错位竞争(这也与SU7之于Model 3的关系类似)。同时,避免与自家SU7轿车版(21.59万起)产生内部竞争,YU7标准版价格高于SU7 Pro版也不是没有可能。

如果只看参数表,YU7展现出对Model Y的全方位超越。标准版CLTC续航达到835公里,相比Model Y后驱版的593公里多出242公里。四驱版零百加速仅需3.23秒,比Model Y高性能版的3.7秒更快。

但千万不要忘了,特斯拉的安身立命的本钱可不仅是参数。

车动力刘杰——挑战特斯拉,难以速胜

特斯拉自然不会坐视市场份额流失。

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同比下滑49%,Model Y焕新版交付周期已延长至12周,有报告显示,若特斯拉无法在2025年内推出革命性技术(如固态电池或FSD本土化),市场份额可能进一步流失至8%-10%。

不过,目前特斯拉依然拥有两大护城河:品牌光环和超充网络。特斯拉全球超充桩数量达6.7万个,构成强大的补能体系壁垒。同时,尽管品牌忠诚度从2023年的68%降至2025年的52%,依然超过多数国产品牌。

除了特斯拉,国内新势力的围剿同样凶猛。若YU7起售价超过25万,将面临理想L6、问界M8等主打家用的竞品挤压。极氪001 FR则以性能见长,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

而供应链成为小米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武汉二期工厂8月投产后年产能将达30万辆,但初期交付可能受芯片供应制约,尤其是自研“玄戒O1”芯片的量产进度。SU7曾遭遇的交付延迟与品控争议,为YU7的前景蒙上阴影。

所以,在与Model Y的正面交锋中,YU7更现实的定位是“有力挑战者”而非“颠覆者”。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纯电SUV市场仍占据12.7%份额,用户调研显示其品牌忠诚度虽降至52%,但依然构成强大防线。

车动力邓瑞鹏——小米YU-7的火爆自然在情理之中

很显然,这台小米的第二款车型,依旧会非常火爆。首先,标配的800V高压平台、激光雷达、天际屏、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等等,让它在硬件实力上可谓拉满。而最高超过八百公里的续航、最高3s级的零百加速再辅以在SU7上已受验证的造车能力,相信不会再有人会担心其产品本身。

其次,作为如今新能源圈炙手可热的品牌,它仍然具备当初特斯拉般“科技单品”与“社交属性”,话题热度仍在延续,这一点从SU7仍然持续热销上便能看出。

最后,在中国市场中,SUV车型多多少少还是要比轿车受众更广,所以笔者认为,它的上限甚至要比SU7更高。毕竟有了SU7的“珠玉在前”,YU7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宣发、交付、售后等等都将更具经验,其市场前景相对更值得大家期待,火爆难道不是情理之中吗?

写在最后:

不过,即便小米YU7短期内无法超越特斯拉的影响力,但多方机构对YU7的销量预期均呈现谨慎乐观状态。有机构预测2025年小米汽车总销量(SU7+YU7)将达35-40万辆,这意味着SU7+YU7组合月销有望冲击5-6万辆。

而横向对比新势力首款车型表现:理想ONE上市次年交付9万辆,蔚来ES6两年累计12万辆。考虑到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预计超50%,以及小米生态的持续导流能力,若YU7未出现重大产品缺陷,2025年销量有望冲击18万辆。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车动力大嘴说车 5974粉丝    3472作品 关注 一群车界知名大嘴,陪你聊聊车市那些事儿。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