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拼低价的时代结束,吉利比亚迪出牌,10万的车要普及AI了

拼低价的时代结束,吉利比亚迪出牌,10万的车要普及AI了

路咖汽车 2297浏览 2025-07-22 IP属地: 未知

插混、纯电或是燃油,绝对的低价,它们无法像之前那样刺激销量。

中国车市里,乘用车年销量在2500-2700万辆,比亚迪和吉利的销量之和,在其中约占据30%左右的比例。所以,当这两家车企开始选择一条相同的路线来推进新产品、新技术,以求打出差异化的优势,来换取更大的销量数字时。那留给所有同类竞争者的问题只有一个,能不能跟,怎么去跟。

现在,这条路越来越清晰,就是AI。而且是不同于2018年-2024年新势力快速崛起时所带来的,相对简单的辅助驾驶或者是智能座舱的AI应用,而是将整车和AI完成打通。

这样的趋势,预计会带来的局面就是,目前车企之间争夺销量的王牌“拼性价比”要被打翻,如果举一个浅显的例子,那甚至会是,10万元内只拼性价比和低价,会是一件没有多少意义的事,因为接下来大概率无法获得能保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销量。

整车AI化是种趋势,吉利和比亚迪陆续出牌


用AI来入局汽车,既是符合消费者认知,也是契合政策推动。

前者在于,AI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已经逐渐开始替代搜索引擎成为辅助人类工作和认知的工具。截至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流搜索引擎都引入了AI Mode,AI能够快速理解人类提出的问题,再剔除掉原本搜索引擎中需要人类进行的很多筛选过程,最终快速一步到位给出大致上正确的答案。那么也因此,AI的使用率是暴涨的。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中国有2.49亿人表示自己使用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整体人口的17.7%。而2025年,这个数字显然还会更高。

之所以进行如此多的铺垫,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吉利和比亚迪,二者最新的在做什么。

均是快速理解人类驾驶时遇到的各种场景,再通过算法,快速给出最好答案,或者是接近最好答案。

就在7月末的这一周里,吉利和比亚迪分别亮出自己的最新成果。

吉利,解密了自己在德国的研发中心,主要的成果是吉利银河A7的底盘驾控是如何通过AI完成了升级。

比亚迪,新一场大型活动马上落地,即将开启“人算不如AI算”第五代DM的评测之旅。

二者大体的逻辑是相同的,具体的应用上,有所不同。

那么,以吉利银河A7为例,目前AI的现行特征已经有2个维度能看到结果。一是在动力上,二是在最新的底盘上。6月时,AI电混2.0已经完成了发布,AI带来的最大变化是,馈电油耗从之前1.0时的2.9L/100公里,在银河A7上下探到了2.67L/100公里,另外满油满电下最高综合续航从之前的最高2100公里,拉升到了超过2100公里。

油箱容积为60L,CLTC工况下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为70-150公里,所以,这对比上同样60L油箱的燃油车的话,就相当于,增加了一块电池、电动机和AI之后,可行驶的续航里程提升了一倍。

最新公布的关于底盘调校和AI的部分,可记忆点为,车辆的底盘经历了路特斯工程团队的调校,在很多方面相当于灌入了莲花跑车的很多上层能力,也就是操控起来更精准,有运动性的同时还能保证家用车该有的舒适度。

AI在此处的能力展示是,通过前期学习,覆盖了全球200多种细分路况,包括试验场、城市道路、高速、乡村山路、越野路、雨雪、沙地等。

如果方便理解的话,这大体相当于,有一个经验丰富、跑遍了各种路况的老司机,会在多种路况驾驶时,主动帮车提前、延后换挡,亦或者是在不同的路面上提前限制油门的反馈。当然,还会涉及包括转向、刹车点头幅度、车辆重心等众多的执行项。

总之,吉利想做的是个明牌的生意。车辆的驾控有路特斯来背书,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等细节有AI来进行背书,车辆的插混有AI和低轨卫星通讯背书。那么,这些折射到发布会、销售市场、消费者认知里,就都可以是独家优势,从而转为销量。

比亚迪的路径,如今也是相同。

10万元内,再纯拼低价和性价比意义不大?


比亚迪的逻辑则是,海量数据+深度算法之下,打出目前业内最低能耗的标杆。在路况跌宕起伏的云南昆明,第五代DM会开始举行关于能耗的试驾活动。

其中颇为关键的一条是,第五代DM发布以来,使用AI能耗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已经超过360万人。比亚迪的逻辑同样很清晰,因为销量更好,所以数据样本更多,那只要经过强化训练,甄别出有价值的数据灌注给大模型进行训练,之后再OTA到车端,油耗和驾驶性能的表现就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而且,最近比亚迪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其实也是同理。智能泊车辅助全量推送,有媲美L4级自动驾驶的能力,如果发生碰撞和事故,比亚迪官方包赔包修。

那么也就是说,两家巨头都走出了一条有别于ALL in自动驾驶的路。全都是大数据与AI的具体应用,但自动驾驶的法规尚未成文,所以其涉及的交通法、保险公司变化等也需要时间才能发生,而且之中充满变数。

总之,市场现有的格局就变成了,谁的手里有先进、大规模、成熟的AI能力,有充沛的算力,再能够有足够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品控能力,那就能在当前的市场里和吉利、比亚迪做相同的事。

梳理一下目前各家主流车企的的相关情况,大体如下:

算力板块,基本上各家都有布局,长安是和百度在2023年8月进行了智算中心的全面合作,比亚迪在2024年宣布自建超算中心,之前其与华为之间有着基础设施的深度合作。

吉利有超万卡级别的星睿智算中心 2.0,在中国车企里目前排在第一,长城汽车也有布局,比如和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共建了智算中心,2024年又推出了九州超算中心,奇瑞汽车也有布局,在2025年发布会上宣布,全球部署了天穹智算中心。

那么,按照现有数据进行统计,5家车企的超算中心至少能提供2000TFLOPS以上的算力。

合资品牌目前在算力方面是有明显不足的,从现有资料来看,合资品牌更多是利用与中国合资公司集团的超算算力来实现相应的AI能力。

当然,少数车企的布局也能够紧追中国品牌,比如宝马刚刚成立了独立运营,也是全球第六大信息技术研发中心之一的宝马南京。奔驰也有布局,其全球有万卡级的算力中心集群,在中国则是和腾讯、Momenta等头部公司有所合作。

那么,这样梳理下来,局面很清晰。中国品牌对上多数的跨国品牌,在AI方面都会有很明显的优势。那么,再从目前的市场竞争现状来看,吉利银河A7的预售价已经拉到了最低9.78万元,正式上市时预计还能够有下探的惊喜。比亚迪则是在2025年开年时,就已经开始了普及全民智驾辅助,且2024年就开始推出了第五代DM。

市场里谁能够处于同等技术水平进行一战?自主品牌之间只是时间问题,不算是技术问题。长安有数智AI电驱、东风近期正在进行整合,eπ也有相应的AI结构,长城的Hi4也是含有AI算法。

那么相对而言,这些都是传统汽车不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3年前的主流观点,以能否OTA作为新汽车和传统汽车的区别,这一标准在2025年不再能站得住脚。

新的标准会是,车辆的AI能力越多越深,这代表着它甩开传统汽车的能力越远。所以,以这样的标准再来看当前的市场竞争业态,10万元内的车型继续只拼低价和性价比,这将很难维系。

目前看来,上汽大众朗逸、东风日产轩逸、丰田锐放等有代表性的车型都会承受更大的压力。而这种成名多年的主力车型承压,更多拼争价格的中下层车型,显然会承受更大的压力。

写在最后:

时间最终会慢慢给出答案,近几年间,有过新能源和燃油的争斗,燃油并没有垮;有着插混和初年的争斗,但在今年上半年,插混的增速却从之前的84.5%以上直接降到了31.1%,反而被纯电动的同比增长46.2%所反超。增程和插混的争斗也是一样,尚无结果。

自动驾驶会是新一轮争斗的标准吗?可能性存在,但并没有人能有准确的数据给出断言。马斯克在7月21日刚刚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了最新的进展,特斯拉FSD在中国处于待审批状态,预计快要进行推送。华为系和特斯拉FSD的PK和进化结果短时间内尚无定论。

但,从最新一轮的AI应用来看,这才是有望完成洗牌的最大变量。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