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高层的人事变动,这一次又围绕着魏牌进行。不过,先不要因为再次换帅,就急着嘲讽魏牌。
据息,多家媒体报道此前担任长城汽车魏牌及坦克品牌CEO的刘艳钊,升任长城汽车副总裁一职。升任后,刘艳钊卸去了魏牌和坦克CEO的职位,主抓公司的传播中台,职务也从品牌的掌舵者,变为了长城汽车公关体系一号位。
简单来说,刘艳钊从统领魏牌、坦克的角色,转变为了执掌整个长城汽车营销工作的角色。
而从刘艳钊手里接过魏牌、坦克CEO职位的,分别是冯复之和常尧。前者曾在小鹏与理想供职,后者则是长城体系内部培养的人才。
刘艳钊一接一放;魏牌和坦克,一外一内。此前曾统而治之的魏牌与坦克,此次换帅反而走起了两条路。
尤为受人关注的是魏品牌。此前多次换帅,均是因为品牌销量不佳、市场打不开。此时的魏牌明明销量形势大好,为何依旧要换防?
不是被动改变,而是主动创变
根据长城汽车官方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6月份,魏品牌的月销量为10197辆,相比较去年同期增幅达到了惊人的246.95%。今年上半年,魏品牌累计销量达到了34494辆,同比增幅同样很优秀,有73.62%。
产品精简、战线聚焦后,伴随着新款高山的上市,魏品牌的市场表现已经步入正轨。正因此,区别于从前的“试错型”换帅,此次刘艳钊的升任、冯复之的掌舵,是长城汽车主动创变的表现。
刘艳钊升任后掌管的传播中台,是2023年年底就已成型的。彼时,魏建军领导长城汽车搭建了“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的架构。
“强后台”,简单理解就是技术端;“大中台”,是产品定义和营销端;“小前台”,则是长城汽车旗下的各个子品牌。
由此来看,将在“小前台”魏牌做出了一番事业的刘艳钊升任至“大中台”营销端,主要目的便是借人才之手,强化长城汽车整体的营销革新力度。
早先,魏建军就曾批评哈弗H6的营销工作:“完全不懂营销、完全没有用户思维、用户关注什么全然不知。”魏建军也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营销工作的重要性,甚至亲自下场为魏牌造势。
可是,为什么是刘艳钊?
在2004年就进入长城汽车的刘艳钊,此前的工作履历其实集中在技术端。最开始,担任长城汽车制造事业部总装车间组装线组长;2013年,刘艳钊担任长城技术中心第三研究中心院长;2017年,也即魏品牌初创时期,他担任的职务就包括了魏品牌的CTO(首席技术官);2022年长城汽车旗下各子品牌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后,刘艳钊又担任了魏品牌CEO。
纵观刘艳钊的关键履历,我们就会发现,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术流”。
技术流怎么能跨行到营销端呢?能行么?
或许,魏建军与长城汽车恰恰是因为刘艳钊的技术流底色,及其丰富的基层经验,才选择让其执掌长城的营销工作。毕竟,优质营销从不是蹭热点、抢噱头,而是从产品特质出发,促进消费者与产品体验的有效连接。
“为用户改变,是魏牌所有价值观的底线”。今年上海车展上,魏建军就曾如是说。让长城汽车的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传达给用户,让长城汽车的产品和技术为了用户而改变。正是基于To C的考量,才会让了解长城汽车产品与技术的刘艳钊,统管“大中台”。
一切的目标,都应该是为了让长城更好
“为什么是刘艳钊?”的问题破解了,那么,“为什么是冯复之”以及“为什么是常尧”的问题呢?
有着新势力背景的冯复之和体系内的常尧,两个人不同的背景履历,其实恰恰和魏牌、坦克不同的品牌底色相呼应。
魏品牌的关键词有三个:家,新能源,高端。
坦克品牌的关键词则有两个:越野,高端。
虽然同为长城汽车瞄向高端市场的品牌,但魏牌和坦克的目标受众其实并不重叠。
早先,魏建军就曾指出,长城经销商主要聚集在低线城市和高线城市的非核心区域,缺乏经营30万元以上高端车型的信心,直营将解决长城与高端用户断联的问题。
而曾在小鹏和理想供职的冯复之,恰恰有着丰富的直营渠道体系建设经验。在接棒魏牌总经理之前,冯复之就已经在长城汽车任职了两年。在长城汽车的这段时间内,冯复之就主导了“长城智选”项目的落地推进,并且已经有了超400家直营店的工作成果。
选择冯复之,是魏品牌直营体系建设、触达核心用户的关键一步。
常尧则有所不同。作为长城汽车体系内部培养的人才,去年,常尧接任用户运营中台负责人,此前也曾担任坦克品牌负责人。当然可以从中窥见常尧保守的底色,但保守和稳妥之间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
目前,国内越野车市场也迈入了瓶颈期,比起开拓,坦克品牌更重要的任务是守城,也即稳住自己头部自主越野品牌的地位。更熟悉坦克品牌,也更熟稔长城汽车体系的常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坦克品牌的新CEO。
按照长城汽车的规划,年底,直营门店将扩展到600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会属于魏品牌。据悉,魏牌全系车型和坦克700将走直营模式,坦克300、400和500则可能会回到经销商渠道中去。
高端车型做直营,中端车型、客户范围更广的车型,走经销商模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才任职,才是高效之举。
写在最后
高层换帅的同时,长城汽车也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业绩快报。舆论将焦点集中在了同比下降的净利润,却忽视了同比增长的销量和营业收入。
短期利润下滑不是关键,原因,以及长期的利润与公司经营才是关键。
新产品的投放、新技术的推出、新渠道模式的建设、品牌力的提升,多重因素都需要资金的促就。投入增加自然会导致短期成本增加,也自然会导致净利润的小幅度波动。
可从长期来看,明确的产品、优秀的技术、有效的营销、精准的渠道,都会让品牌行稳致远。
人间何止一两风,车市又何止一二隅?
长城汽车高层换帅,不是地震,是洗礼。
尹同跃再放狠话,奇瑞说到做到?
近日,据媒体报道,FF(法拉第未来)旗下第二品牌FX的首款车型FX Super One在7月17日获得了长城魏牌高山合作授权。
比亚迪助力“中国足球小将”,解锁足球小将探索无限可能
打破“技术幻觉”,车企责无旁贷。
5.78万元!新时代纯电多用途车——五菱之光EV305km进取型携7大升级进阶上市!
近日,汽车门网总结了2025年上半年车型发动机、车身电气以及服务等投诉问题。这其中,2025年上半年车型发动机投诉指数达8525.25,同比下滑了30%。
腾势高端豪华SUV双旗舰新动态:N9持续推进OTA升级,腾势N8L明年Q2上市
理想L6给不了的,岚图FREE+给,理想L6照顾不到的,岚图FREE+照顾
聚焦安全创新,理想汽车引领“未来乘员保护”新方向
无视品牌溢价,选择用体验征服。
smart携手迪士尼中国秀临长沙 「灵动出奇 城市漫游」共览湘江奇景
重要的不是排名,而是对安全的认知与警示。
见证历史了!最近看全球汽车上半年的成绩单,咱们的比亚迪,在全球纯电车销量上,已经连续三个季度把特斯拉给超了,比亚迪在海外多个市场领跑。 今年上半年,光是纯电车,比亚迪就比“曾经的王者”特斯拉多卖了整整30万辆,同比增长41%,而另一边的特斯拉反而还降了13%。这冠亚军的宝座,算......
最近,英国发布了一项电动车补贴政策,投入了6.5亿英镑,然而大多数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却被无情排除在外。这真是让人感到无奈,政策的背后是严苛的碳排放标准,这意味着很多品牌的电动车无法获得补贴。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全面领先,尤其是像比亚迪、奇瑞这样的中国品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
比亚迪正式宣布合作!这波操作让中国足球看到了希望!
拿小米新车对标,现代认真找差距。
当地时间7月21日,比亚迪与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国米)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建立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国米俱乐部的全球汽车合作伙伴。
捷途山海L7 PLUS官图曝光,预售在即!20万级混动SUV,竞争力强悍!
比亚迪京东汽车合作
汽车百年以来经历了无数的革新和演变,而车钥匙也随着历史的浪潮不断迭代更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那些年我们遇到的奇葩钥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