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EV视界 2739浏览 2025-08-01 IP属地: 未知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首次媒体沟通会,开成了一场“战前誓师”。

3小时里,8位核心高管依次立下军令状,从朱华荣董事长的“2030年进全球前十”,到三大品牌一把手的 “5年50款新能源”“每半个月发一款新车”,每句话都带着火药味。

作为中国长安的掌门人“老兵”朱华荣说出“未来十年投2000亿,科技团队新增1万人” 时,当深蓝、阿维塔、长安启源的负责人把具体车型、上市时间、销量目标一一列出来时,明眼人都能看明白,长安是真打算在新能源赛道上,打一场有准备的攻坚战。

500万辆目标的底气是真金白银砸出技术护城河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的军令状很具体:2030年整车产销500万辆,新能源占比超60%,海外占比超30%,进全球车企前十。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要知道,2025年上半年长安集团的销量是135.5 万辆,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每年的复合增长率要保持在15%以上。这在新能源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绝非易事。

但长安的底气,藏在“2000亿投入”和“50款新能源产品”这两个数字里。2000亿不是一笔小数目,分摊到十年里,每年200亿,相当于长安2025年上半年营收的13.6%。

这笔钱要花在哪里?

朱华荣说得很清楚:智驾、底盘、智舱等核心技术,端到端智驾、多模态大模型,甚至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

这不是盲目撒钱。长安的技术布局有明确的“战场”,天枢智能要解决智能驾驶“卡脖子”问题,比如无图智驾的可靠性、多场景适配能力;电池、电驱等核心部件要实现自主可控,避免被供应链“卡脖子”;智能座舱要靠3纳米芯片、多模态交互形成差异化。这些都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更关键的是“50款新能源产品”的规划。这不是简单的“换壳车”凑数,而是要打造“7款以上30万台级的全球化单品”。

什么概念?30万台级意味着单款车年销能进全球新能源车型前十,相当于现在比亚迪元PLUS的水平。长安要在5年内孵化出7款这样的车型,背后必须有过硬的平台技术、供应链能力和全球化渠道。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长安新能源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增速跑赢行业平均水平。但这还不够,要实现2025 年100万辆新能源目标,下半年每月至少要卖8万辆,几乎是上半年月均的1.5倍。这种“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倒逼长安必须把产品、技术、渠道的准备做在前头。

三大品牌不是内部内卷,是海陆空协同作战

长安、深蓝、阿维塔的目标很明确,分工也很清晰。这不是为了内部抢资源,而是要覆盖不同市场层级,形成“海陆空”协同作战的格局。

长安启源的定位是“规模与盈利担当”。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用“炸弹、导弹、核弹”形容下半年的三款新车,话虽夸张,但目标很实在。2030 年全球销量180万台,成为集团的“基本盘”。从产品看,Q07、全新A06轿车、小型纯电SUV,都是20-30万级的主流市场,这个区间体量最大,能快速上量。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启源的优势在于“继承长安的体系能力”。比如供应链成熟度、渠道覆盖广度,这些都是新势力不具备的。叶沛表示“要完成长安主品牌利润的轮替”,意味着启源不能只靠低价走量,还要在30-50万区间做出溢价,这需要靠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等技术支撑。

深蓝的打法是“快速迭代,用技术冲量”。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邓承浩的目标是2030年200万辆,海外占比35%,累计推出30款新车。这个数字意味着深蓝每年要发6款新车,而今年下半年就有5款,接下来俩月“每半个月发一款”,这种速度在行业里相当激进。

具体到产品,深蓝S05瞄准“全球月销2万台”,靠的是电池容量升级解决续航焦虑;L07、S09的持续升级是为了保持产品热度;L06作为全新车型,直接上3纳米芯片、激光雷达、法拉利同款底盘技术,明显是想靠“技术堆料”在智能轿跑市场撕开缺口。这种“以技术为矛”的策略,适合深蓝作为“技术先锋”的定位。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阿维塔的任务是“品牌向上,冲击高端”。 阿维塔科技总裁表示到2030年推出17款车,与华为共创的车型也将在明年下半年发布。高端市场的关键是“差异化”,阿维塔的筹码是华为的智驾技术和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千人联合团队驻场开发,说明双方不是简单的“技术采购”,而是深度协同。所以这台车的“行业第一和唯一”,很可能落在智能驾驶的融合体验上。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三大品牌覆盖10-60万市场,既有各自的主战场,又能共享集团的技术平台和供应链,这种“集团军作战”模式,比单打独斗的新势力更有韧性。

拒绝内卷不是口号,是打差异化的生存智慧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谭本宏谭本宏的“坚决反对内卷式的恶性竞争”,说出了很多车企的心声。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但如何避免内卷?长安给出的答案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这不是空话,而是有具体路径的。

第一是“抓流量但不搞水军”。下半年要抓的五个重点里,“抓流量”放在首位,但谭本宏同时强调要“打击虚假宣传和水军”。这意味着长安要靠产品实力、用户口碑获取流量,而不是靠抹黑对手、制造焦虑。这种思路虽然见效慢,但能积累真正的品牌价值。

第二是“海外市场共同维护”。长安上半年海外销量 29.9 万辆,同比增长 5.1%,这个增速不算快,但朱华荣提到 “新集团成立一天就有多家合作意向”,说明长安在海外有更大的布局。中国车企出海不能再走 “低价倾销” 的老路,要像谭本宏说的 “共同维护市场”,靠技术、服务、本地化运营形成合力。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第三是“产业链协同”。长安要“加强产业生态垂直整合”,不是为了“闭门造车”,而是要提升供应链韧性。比如和电池企业联合开发专属电池,和芯片企业合作研发车规级芯片,这种“深度绑定”能降低成本、保障供应,比单纯压价更可持续。

最核心的还是“原创技术创新”。深蓝L06的3纳米芯片、阿维塔与华为共创的智驾系统、长安启源的电子电气架构,都是要靠原创技术形成差异化。当产品力拉开差距,自然就不用靠价格战内卷,这才是避免恶性竞争的根本办法。

新央企不是靠政策吃饭,是把资源变成战斗力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作为新央企,最大的优势不是“政策倾斜”,而是“资源整合能力”。

朱华荣说“突然发现有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不是说有花不完的钱,而是新集团能调动更多跨行业资源。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比如“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单靠车企很难推进,但作为央企集团,可能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共同攻关;“Robotaxi、智能物流等出行模式”的探索,需要和城市交通、物流企业合作,新集团的身份能降低沟通成本;海外市场的拓展,可能借助“一带一路”的合作渠道,更快打开局面。

但这种优势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长安不仅要自己发展,还要“为央企汽车板块的整体增长提供支撑”。这意味着它要在技术研发、产业链协同、出海模式等方面探索经验,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样本,这也是“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题中应有之义。

写在最后

从行业角度看,长安的“誓师”恰逢其时。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拼的是体系能力、技术储备和全球化运营。长安用 2000 亿投入、50 款产品、三大品牌协同的组合拳,展现的不仅是野心,更是应对行业变革的系统性思考。

技术为矛创新为盾,新长安的“誓师”不虚

2030年全球前十的目标,现在看还有点远,但从“每半个月发一款新车”的节奏、“与华为共创车型”的进展、“7款30万台级单品”的种种规划来看,长安已经把目标拆解成了可执行的步骤。这场“誓师”不是终点,而是长安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跑的起点。

中国汽车产业需要这样的“实干家”,不是靠口号吸引关注,而是靠产品、技术、战略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当长安新能源车型真正跑遍全球,当“中国长安”的logo出现在全球前十的榜单上,那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的底气。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EV视界 7.6万粉丝    6584作品 关注 EV视界(www.evlook.com)新能源汽车领军媒体。
推荐作者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