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言道讯】技术路线的选择往往决定着车企的命运走向。近年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激烈,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增程式电动汽车曾经一度成为市场新宠,引得众多车企纷纷入局。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增程车市场却陷入了销量下滑的困境,就在2025年4月下旬,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更是公开表态:“打死也不做增程”,增程车究竟怎么了?目前销量火爆的又是哪种类型的新能源车呢?
增程车销量下滑,市场热度不再
曾几何时,增程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既可以像纯电动车一样在城市中零排放行驶,又能在长途出行时通过发动机发电解决续航焦虑,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理想汽车作为增程领域的开拓者,凭借理想ONE和后续的L系列车型,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让其他车企看到了增程车的潜力。一时间,问界、岚图、阿维塔、深蓝、哪吒、零跑等多家车企纷纷加入增程赛道,就连一直专注于纯电的小鹏汽车也计划上马增程项目。
然而,从市场数据来看,增程车的销量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7月的增程汽车销量为10.2万辆,同比下滑11.4%。而在2025年1月,增程式批发7.3万辆,同比下降11.3%,环比下降41.7%。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却呈现出增长态势,2025年7月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长了24.5%,1月纯电动批发销量51.8万辆,同比增长23.3%。不仅如此,插混车型的表现也十分亮眼,2025年1月狭义插混销量29.8万辆,同比增长51.3%。
技术短板逐渐凸显
从技术原理上讲,增程式电动车是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并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而是扮演发电的角色,将产生的电能输送给电动机,进而驱动车辆行驶。在这一能量转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能量损失,导致能量利用效率降低。实测数据显示,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工况下的能耗比同级插混车型高出15-20%。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消费者对续航焦虑较为敏感,增程车的出现似乎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随着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普遍突破500公里,甚至部分车型续航可达700公里以上,再加上快充技术的进步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普及,纯电动车的使用便利性大幅提升,增程车在续航方面的优势被大大削弱。
成本居高不下,限制市场拓展
增程式电动车需要同时配备电池组和燃油动力系统,这使得车辆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为了平衡成本,目前增程车主要集中在中高端SUV和MPV市场,价格普遍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相比之下,插混技术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优势,能够在中低端入门级和高端车型上广泛普及。
有人认为增程式电动车技术含量不高、“老头乐”也能实现,是因为二者在底层逻辑有浅层共通性——均以电池供能、电机驱动,且靠额外装置(增程式电动车的小型内燃机、部分“增程式老头乐”的简易发动机)发电补能,同时增程式电动车因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无需传统燃油车复杂变速器,动力系统结构相对简化,与“老头乐”的简单动力构成有相似框架,但二者本质差距巨大:正规增程式电动车在安全(高强度车身、多气囊)、性能(高功率电机、高效增程器)、能量管理(精准调控工况)上有深度研发,而“老头乐”缺乏这些关键技术,安全性差、性能弱,所谓“老头乐能实现增程技术”只是忽略技术深度与实际效果的片面说法。成品并非很低!
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
随着众多车企涌入增程赛道,市场上的增程车型越来越多,但产品同质化问题也日益严重。许多增程车从车身线条到整体轮廓都十分相似,设计缺乏新意。在配置、功能方面也大同小异,驱动技术更是如出一辙,不是后置后驱就是双电机四驱。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难区分不同品牌增程车的差异,选择时往往会陷入迷茫,导致增程车市场竞争激烈,销量受到影响。
政策导向发生变化
部分大城市开始对增程车上绿牌进行限制,这使得增程车失去了一项重要的政策优势。此外,国家对新能源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在未来也可能发生调整,纯电动汽车有望继续享受更多政策优惠,而增程车则可能面临政策收紧的局面,这无疑会对增程车的市场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插混、电混、纯电,谁才是当下销量担当?目前,在增程车销量下滑的同时,插混、电混和纯电车型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插混车型:全面开花,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插混车型凭借其可油可电的特性,既解决了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油耗,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从市场数据来看,插混车型的销量增长十分迅速。2025年7月插混车型零售销量为27.8万辆,在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中的占比达28.4%。比亚迪作为插混领域的佼佼者,旗下拥有多款畅销车型,如秦系列、宋系列、海豹06等,在插混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此外,长安启源Q07、奇瑞风云T9等车型也表现不俗,为插混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电混车型:崭露头角,发展势头强劲
电混车型,即通常所说的混合动力汽车(HEV),虽然不需要外接电源充电,但通过发动机和电机的协同工作,能够实现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丰田、本田等传统车企在电混领域的技术优势逐渐显现,其推出的混动车型在市场上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销量。同时,国内自主品牌如吉利、长城等也加大了在电混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电混车型,如吉利银河星耀8等,进一步推动了电混市场的发展。
纯电车型:持续增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纯电动汽车凭借其零排放、驾驶体验好等优势,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关键指标都有了显著提升,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2025年7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24.5%,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份额。特斯拉Model3、ModelY,比亚迪汉EV、唐EV,以及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品牌的纯电车型,都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表现。
車言有道:增程车曾经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如今却陷入了销量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技术短板、成本问题、产品同质化以及政策导向的变化等。而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插混、电混和纯电车型各显神通,插混车型全面开花,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电混车型崭露头角,发展势头强劲;纯电车型则持续增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还将继续发生变化,究竟哪种技术路线能够笑到最后?
买车你只在乎价格便宜,还是更看重买到的品质和性能呢?今天咱们就分析分析两台10万级热门三厢车,看看为什么捷达VA7是比朗逸更值得推荐的选择。
当前车市正处“整合潮”与“价格战”交织的关键期——吉利、长城、东风等车企集团密集推进资源整合“缩圈防御”,而一则重磅消息今日在业内炸开:北京汽车制造厂旗下锐胜汽车将以独立品牌姿态运营,品牌独立发布会定于8月30日快手光合大会举行。
改款之后的蔚来ET5很多地方都已经向大哥ET9看起来,在30万级的中型纯电轿车市场中,它凭借着卓越的性能、便捷的补能网络以及丰富的智能化配置,已经收获了不少车主的认可。
加长车型里最“德原味”的竟然是它?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MG品牌也All in新能源了,作为首款战略车型,全新MG4预售以来热度持续攀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全新MG4都有哪些亮点? #全新MG4
军工级越野性能,全套华为赋能,搭配31.99万元的起售价,猛士M817能否掀起水花?
8月27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畔,坦克品牌「开启越野新时代」全新坦克500上市发布会在此隆重召开。
买新还是买旧?热门A0级纯电小车怎么选?
近日,仰望汽车宣布,仰望 U9 赛道版工程测试车在德国 ATP 测试场实现 472.41 km/h 的最高时速成绩,刷新中国新能源超跑纪录,成为全球最快电车。此举是中国自主品牌首次在该领域问鼎世界。
VLA,这是 2025 年最热的辅助驾驶技术路线之一,理想 i8 已经量产,小鹏 P7 紧追不舍,而华为却说我们不用这个技术。
BRABUS+smart,性能改装品牌相遇电车会有什么火花?
全是硬实力?纵横G700“全领域”豪华电混越野
14万拿下大空间+真安全+高智能!别克E5先享版4万福利限抢1000台
开放式耳机与AI的碰撞,把耳机做的这么智能,南卡OE Mix2评测
鸿蒙智行召开“智界及问界秋季新品发布会”,智界R7、智界新S7,以及问界M8纯电版正式上市。三车均搭载了华为DriveONE电机,拥有同级领先的动力性能和驾乘体验,成为消费者选购时的“价值新标杆”
日系思域TYPE R,德系高尔夫GTI,韩系伊兰特N,每个汽车强国都一定有属于自己的,价格亲民的燃油性能车。而在中国,领克03+就是这样的代表。它不仅将充沛动力与丰富配置带给了更多中国消费者,也实实在在的打造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性能车文化。
新能源商用轻客怎么选?8.99万的长安凯程V919值得看看
手里有一台7年车龄的长安CS75,二手车估值不到3万块,现在卖掉合适吗?
【乐阳频道】家用纯电SUV对决 ——全新岚图知音VS小米YU7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MG品牌也All in新能源了,作为首款战略车型,全新MG4预售以来热度持续攀升,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全新MG4都有哪些亮点? #全新M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