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smart for2更名smart#2经典回归,smart#4会不会是smart for4重生?

smart for2更名smart#2经典回归,smart#4会不会是smart for4重生?

敢动派 1091浏览 2025-09-02 IP属地: 未知

2025年9月,smart宣布推出纯电两门两座车型smart#2,明确其将在中国研发生产,造型与理念完全延续初代smart fortwo的经典基因;与此同时,市场对smart#4是否会复刻初代smart forfour的呼声渐起。这一举动意味着最具有欧洲风味的smart for2即将以纯电动微型车的身份在中国重生,并有可能返销欧洲,并且smart12345的序列很可能在以后随着smart#4的推出完成闭环。

smart#2的推出,堪称对初代smart fortwo的一次“精神复刻”。自1998年首款smart fortwo问世以来,其双门双座布局、不足3米的车身长度、6.95米的最小转弯半径,便成为都市通勤的“空间效率标杆”。在巴黎、柏林等欧洲城市,一辆smart fortwo甚至能“斜停”于传统车位与墙体之间的狭窄空间,这种极致的停车便利性,使其成为全球超150万用户的选择。而smart#2不仅保留了这一核心优势——短前后悬设计、圆润线条与个性化配色方案,更通过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LED灯带、可定制化车身贴纸等细节,将初代的“精灵感”与电动化时代的科技感完美融合。

技术层面,smart#2采用单电机后驱布局,续航里程预计突破300km,支持30分钟快充至80%。这一数据直接瞄准都市通勤场景:欧洲用户日均行驶里程约80km,中国一线城市通勤距离多在50km以内,300km续航可满足一周一充的需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智能化配置——参考smart精灵#1搭载的“豆包AI大模型”与13英寸双联屏,smart#2或配备简化版智能座舱,支持语音交互控制空调、导航,甚至利用摄像头实现低速自动泊车。这些功能将“小车”的便利性从物理空间延伸至使用体验,让都市青年在拥堵的早晚高峰中,也能享受“一键停车”的从容。

生产与市场的双重选择,进一步凸显smart#2的战略意图。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从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到轻量化铝合金车身,本土化生产可大幅降低成本。例如,较欧洲同类产品成本低15%-20%的电池供应,为smart#2制定2万欧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的入门价提供了可能。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微型电动车市场,五菱宏光MINI EV年销量超50万辆,证明消费者对“小而便宜”的车型存在巨大需求。smart#2通过“经典设计+电动技术+智能体验”的组合,有望吸引追求品质与个性的都市年轻群体——他们既需要一辆能轻松穿梭于胡同与弄堂的“代步神器”,也渴望通过车辆表达自我态度。、

我们看到,现在在smart序列当中已经有了1 2 3 5四个产品系列,唯独少了4号。4这个数字在smart历史当中也是存在且具有意义的,那就是后来更加实用、更大的smart for4.我们大胆猜测一下,若smart#4复刻smart forfour,其核心逻辑在于“填补细分市场空白”。初代forfour(2004-2006年)是品牌对“实用主义”的一次探索:轴距较fortwo增加1.2米,提供四座布局、85度开启的后门、可翻倒的后排座椅及350L行李空间,甚至能容纳两名1.8米身高的乘客。尽管初期因“背离初心”备受争议,但其在欧洲市场证明了“微型车+家庭场景”的可行性——例如,年轻父母接送孩子上学、周末采购时,四座布局比两座车更具实用性。

当前,微型电动车市场以两座车为主(如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Lumin),四座车型多集中于A0级(如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smart#4若以“微型车身+四座实用”切入,可吸引两类用户:一是都市家庭,他们需要一辆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应对周末短途出行的车型;二是共享出行平台,作为分时租赁车型,满足多人短途出行需求。技术层面,smart#4或采用双电机四驱布局(参考smart精灵#1 BRABUS性能版),提升湿滑路面稳定性;内饰则可能引入模块化设计,例如后排座椅可拆卸为独立座位或储物箱,增强空间灵活性。

但复刻并非简单复制。初代forfour因后排车窗侧开设计导致通风受限,这一缺陷需在smart#4中改进。此外,面对五菱缤果(续航333km、售价5.98万元起)等竞品,smart#4需通过“品牌溢价+智能体验”建立差异化。例如,搭载L2级自动驾驶辅助、车载K歌系统等,将“工具车”升级为“生活方式载体”——年轻家庭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可通过车载屏幕播放动画片;共享出行用户则能在等红灯时,用K歌功能缓解堵车焦虑。

smart#2与smart#4的布局,折射出品牌从“小众个性”向“主流实用”的转型。2024年,smart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累计突破13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超40%。这一成绩背后,是smart通过“中欧双核、全球布局”战略,在豪华纯电市场站稳脚跟。smart#2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微型电动车领域的“技术标杆”地位——它证明,小型车并非只能“低价低质”,通过电动化与智能化升级,同样能提供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早年间的电动smart for2概念车)

而smart#4的潜在复刻,则试图打开家庭用户与共享出行市场。这两款车型共同构成smart的“双轮驱动”:前者以“经典+电动”吸引都市青年,后者以“实用+智能”覆盖家庭与共享场景。在电动车市场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当下,smart的战略显得尤为精准——它没有盲目追求“大而全”,而是深耕“小而精”的细分市场,通过差异化产品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smart#2与smart#4的故事,本质上是关于“小型车如何适应电动化时代”的答案。当行业普遍聚焦于中大型电动车的续航与智能时,smart选择回归“空间效率”的本源,通过电动化升级与智能化赋能,让小型车重新成为都市出行的“最优解”。而smart#4的复刻猜想,则揭示了一个更广阔的未来:小型车不必局限于“个人代步”,通过空间创新与场景拓展,同样能成为家庭生活与共享经济的参与者。这场小型车的革命,或许才刚刚开始。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敢动派 6.4万粉丝    5317作品 关注 敢动派 最专业的suv评测导购节目集群。倡导探索精神与分享精神的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