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的另一张王牌来了。
9月5日,新款问界M7正式开启预售,起售价定格在28.8万元。瞬间,市场便以最热烈的姿态给出了回应。官方发布的战报显示,新车预售仅1小时,不可退的小定订单便已突破10万台。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更是在朋友圈表示:“准确点,43分钟突破10万台!”
这一堪称现象级的市场表现,让人们再次见证了华为生态的强大号召力。
事实上,新款问界M7自7月底亮相之初,其“爆款”潜力便已展露无遗。新车获得了“史诗级”的全面加强,不仅在外观设计上向家族旗舰问界M9看齐,更在核心的尺寸和平台上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升级——车身长度与轴距均得到大幅增加,轴距增幅高达210mm,彻底补齐了空间短板。
而在价格与配置的设定上,新M7更是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向了理想L7与L8这两款最核心的竞品。
新问界M7以一敌三,理想要再次被“打残”?
2023年,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发微博复盘时称:“2022年三季度,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如今,带着史诗级升级而来的新款问界M7,其战术意图更加清晰——毫厘不差地对理想L7与L8进行精准卡位和全面围剿。
这场围剿首先体现在产品布局的“镜像式”对位上。新款问界M7在尺寸上与理想L8旗鼓相当,还拥有更长的轴距,通过提供五座与六座两个核心版本,覆盖了理想L7(大五座)与理想L8(六座)的目标市场。
而在价格体系上,问界的“贴身紧逼”则更具针对性。
增程五座版: 新问界M7的三个版本预售价为28.8万、32.8万与34.8万元;理想L7对应版本的价格则为30.18万、32.98万与35.98万元。
增程六座版: 新问界M7的预售价为30.8万、34.8万与36.8万元;理想L8则为32.18万、34.98万与37.98万元。
不难发现,新问界M7的三个版本定价均低于理想L7/L8,而且差价相当巧合(见上图)。
然而,新问界M7的策略并非“价格战”。仔细审视配置便会发现,这并非单纯的杀价,而是问界选择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配置逻辑。
以1.38万元的入门版差价为例,其差价主要来自于底盘硬件的差异。理想L7/L8全系标配了双腔空气悬架,而新问界M7的入门版并未搭载。同样,高配车型1.18万元的差价,也与理想标配21英寸轮毂,而问界M7标配20英寸(提供1万元选装21英寸)的策略有关。
剔除这些硬件差异后,双方的实际差价仅在1800元左右。问界的真正意图,是将成本从用户感知不强或非必要的“标配”中解放出来,转而投入到自己更擅长且用户更高频使用的核心领域。
为了让这种“错位竞争”更具说服力,问界M7拿出了极具诚意的配置。增程版全系标配四驱系统,入门版即配备了由舱内激光视觉加持的ADS4增强版,并在中高配车型上提供了超过300公里的超长纯电续航。
这些配置,无一不精准地切中了用户的核心痛点——更强的动力、更好的主动安全与驾驶辅助能力以及更低的日常使用成本。
此外,新问界M7在娱乐配置上也展现了更高的灵活性。理想L7/L8高配专属的后排娱乐屏,在新问界M7上,除了高配车型标配外,也为中低配车型提供了价格在6000至8000元不等的选装项,将选择权交给了用户,而不作为高配的绑定配置。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问界M7还提供了纯电版车型,起售价为32.8万元,起步即为高配的Max版本。六座版本整体来说价格高于理想i8,但二者的差距并不大,这意味着新问界M7的纯电版车型也有望与理想i8“掰掰手腕”。
也就是说,问界M7一款车,实际上已经和理想L7、L8、i8产生以一敌三的关系了。
新问界M7不仅展现了“以一敌三”的产品实力,同时作为“后来者”,定下了一个“贴身肉搏”的价格,而非用低价颠覆现有市场秩序的常见打法。这也能看出,新问界M7的实力,不仅是产品力、更是品牌力。
完全体的问界M7搭配华为品牌实力,足以洗牌市场
新款问界M7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市场震动,不仅仅在于其精准的对标策略,更在于它终于进化成了“完全体”形态,并手握华为这块金字招牌。这两者的结合,足以构成洗牌市场的绝对实力。
问界M7本就是一位擅长“逆风翻盘”的选手。2023年,它曾一度月销不足千辆,陷入低谷。然而,同年8月的改款车型,通过精准地切入大五座市场、升级内外饰设计并搭载先进的智驾系统,迅速实现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单月销量一度逼近三万辆大关。
但必须承认,彼时的成功,是在一副“不完整的牌”下取得的。从底层架构来看,此前M7并未采用与旗舰M9同源的“赛力斯魔方平台”。最直观的体现便是车身尺寸——5020mm的车长下,轴距却仅有2820mm,与同级对手理想L8(车长5080mm,轴距3005mm)相比,空间表现力不从心。
这一定程度上迫使M7只能通过差异化的五座布局和更低的价格来参与竞争。余承东曾公布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一点:订单中,五座版车型占比高达81%。
而如今,升级后的新款问界M7则彻底挣脱了旧平台的束缚,实现了脱胎换骨。
如果说产品力的补全是“硬实力”的回归,那么华为与鸿蒙智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则是无可匹敌的“软实力”。
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证来自问界的产品体系:今年上市的全新车系问界M8,在尺寸、智能化配置上全面看齐旗舰车型M9,核心产品力差距有限,但价格差却超过了10万元。
按照传统汽车市场的逻辑,当两款产品力相近的车型存在巨大价差时,高价车型的销量势必会受到冲击。然而,在问界M8上市后,M9的销量依旧稳稳地保持在月销过万的水平。这背后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选择问界与鸿蒙智行的消费者,不仅是在为产品力买单,更为高价值买单。
这恰恰是新问界M7最可怕的底气所在。它或许不是这个市场里配置最“卷”的选手,价格上也没有与理想形成碾压式的差距。但是,一个产品力不再有短板的“完全体”M7,辅以华为强大的品牌势能,它所具备的,将是足以“紧逼”理想,甚至重塑整个市场格局的绝对力量。
写在最后:
43分钟,10万台。当这两个数字与“30万级中大型SUV”这个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市场关联在一起时,其背后引爆的能量足以让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这组惊人的数据,早已超越了市场对一款热门新车的追捧。消费者用真金白银肯定了华为鸿蒙智行在品牌、技术与生态上的巨大价值。它清晰地证明,当下的汽车消费,在产品力与性价比之外,强大的品牌势能与完整的生态体验,才是引爆市场的终极力量。
因此,新款问界M7的到来,预示的不仅是一款爆款的诞生,更是一场竞争维度的全面升级。30万级SUV的主战场,将彻底告别从“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体验,跨越到智能化的技术比拼,最终进入到最上层的品牌力与生态圈的终极对决。可以预见,市场的正面交锋将空前激烈,而一场由“完全体”问界M7发起的行业洗牌,已经拉开了序幕。
主持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此番秋日胜春朝。一轮牛市荡气回肠,意兴正酣,金秋十月,泛舟仗剑北上,再赴京城,与各方粉丝聚首。此次会议主题也颇为豪迈,名为牛市利刃----超额收益必杀技。泛舟先来谈谈,行情发展到现在,你感觉与以往牛市有什么区别?
近日,据汽车之家发布的上半年销量榜显示,海外市场中,比亚迪在欧洲的强势表现尤为亮眼。在2025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市场中,比亚迪展现出了卓越的销量表现,成为中国品牌中的佼佼者。从汽车品牌销量看,比亚迪以71,345辆的销量成绩,高居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销量榜榜首,同比增长322.99......
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新央企极致安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23台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T18组成的“绿色”方阵,以“高效、低噪、零排放”的卓越表现,完成正式受阅方阵前的路面环卫保障任务
中国唯一全系标配2.5吨牵引资质,北京越野BJ40燃油够硬核!
2025年9月5日,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和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共同于重庆盛大开幕。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智能化品牌“新长安·新安全——天枢智能”。这是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立后,以“新央企”身份举行的首场技术发布会,可见“天枢智能”品牌在智能化竞争的下半场对长安汽车的重要性!
一汽奔腾新能源转型重大利好,多领域头部企业增资超85亿
乐道“居安思危”,现在开香槟还为时尚早。
白电龙头格力电器的中报暗藏玄机,表面看短期业绩承压且未分红,但从长视角来看,渠道改革收到成效且外销收入提升,公司的长期优势未变。
2025第二十五届武汉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武汉国际车展”)即将启幕,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22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2025年中国车企最新销量目标完成率分化 新能源转型成关键变量
最近,理想汽车多车因车身异响问题遭到车主集中投诉,连续两月急速攀升。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大举行。23台比亚迪纯电动环卫车T18组成的“绿色”方阵,以“高效、低噪、零排放”的卓越表现,完成正式受阅方阵前的路面环卫保障任务,以绿色方阵彰显中国智造,向世界展现中国新能源科技的硬实力与绿色担当。
近日,汽车门网发布了2025年8月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2025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下乡提振消费活动盘锦站盛大启幕
汽车老将李鹏程发圈暗讽小订数据,某些自主品牌可能正在走向癫狂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一扫前期阴霾,多轮出海BD交易加速落地,点燃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投资热情。研判未来,中国创新药企或将步入全球化价值兑现阶段,授权合作(License-out)模式逐渐成熟,欧美市场对优质临床数据认可度提升。
比亚迪7月欧洲销量劲增,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
分数高了,体验却没变好?警惕品牌口碑指数NPS三大陷阱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为了深入了解消费者心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中国北方新媒体汽车联盟于9月5日在辽宁省盘锦市,盛大启动“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口碑调研暨中国北方车市总评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