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在众多类别的竞技体育比赛中都有着出色表现,比如我国最拿得出手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体操等项目中,那可是年年斩获金牌。可是在赛车这项竞技体育中,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成绩。随着关注度的提高,还有国力的提升,汽车制造业的提速,诞生由我们中国汽车品牌赞助的车队,已经是顺理成章了。
记得在2019年的4月7日结束的2019年世界房车大赛(简称WTCR)首站摩洛哥站上,摘得桂冠的,就是一辆中国品牌汽车:吉利领克。从此以后领克在WTCR上一发不可收拾,就在12月15日,2019WTCR房车世界杯最后一战——马来西亚雪邦站,领克车队以9个车队冠军、8个车手冠军,以总成绩624分的傲人战绩完美谢幕,夺得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汽联认证的世界级赛事中首个年度总冠军奖杯,实现了中国汽车品牌在世界顶级汽车赛事中的历史突破。
可能有些不怎么关注赛事,或者对领克品牌不关注的朋友并不清楚WTCR是什么,那我就唠叨几句。WTCR房车世界杯是于2018年由著名的WTCC赛事与TCR系列赛合并后的一项全新比赛,2019年是WTCR房车世界杯的第二个赛季;也是获得国际汽联认可的一项与F1和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齐名的顶级房车赛事。作为世界顶级房车杯赛,WTCR是对参赛车队技术与管理运营能力的严格考核,也是对汽车性能的终极比拼。
而WTCR比赛诞生的初衷也很简单,是由于原先WTCC和TCR比赛单车造价还有运营成本都特别高,超出了不少厂商的承受能力。因此创立WTCR就有两个特别大的意义,一是继续保持比赛的高规格,以及比赛的观赏性。二是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的厂商参加。这也是为什么从2019年后,有不少自主品牌(比如名爵)参加这项比赛的原因。
WTCR的规则其实特别“烦人”,一句话总结就是:“你可以有钱,但是不可以在WTCR任性”。凡是来参赛的赛车,底盘必须由厂商直接从生产线生产,并带有量产车相同的VIN码,同时底盘必须是基于量产车型的原始架构来改装,符合赛事对车身尺寸、重量、离地间隙、动力系统、悬架等各项指标的要求,同时还要采用大量赛事统一规格配件。这一点就是告诉参赛车队,原型车的水平,就等于是比赛的起点,如果没有好的量产车,就是输在起跑线。而且规则还限制参赛的赛车必须需要搭载排量在1.75L-2.0L的量产涡轮增压引擎,最大输出马力限制在350匹,想靠大排量也是没戏的。
再者WTCR不允许厂商队伍直接参赛,也不会设立厂商年度奖项,赛事将仅面向私人车队开放,最多设有26个全季参赛车辆名额,参赛车队至少要派出两辆赛车参加比赛,以两车阵容参赛,队伍则需要缴纳15万欧元(112.5万元人民币)的报名费。
因此目前,虽然领克品牌已经参与了比赛,但是并非厂商直接参与,而是由第三方独立的赛车公司参加。而领克作为车队最大的赞助方,提供车辆,经费,技术等支持。所以不管厂家有没有钱,也必须严格按照赛制规定来参赛。
从前面的赛制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WTCR对于赛车的要求简直“变态”,此次领克03赛车能夺冠肯定离不开领克的研发实力。领克03赛车就是基于普通的领克03进行改装,它的赛车化程度肯定是没有国外其他赛事那么的高的。
发动机被限制在1.75L-2.0L排量的涡轮增压引擎,这个排量区间就是现在国内汽车的“黄金排量”。用这个排量的赛车去参赛,无疑会加深领克厂家未来对于发动机的研发实力。报一下领克03赛车的发动机数据吧,最大马力350Ps,最大扭矩420N·m,真的高吗?其实也就刚好马力在WTCR的赛规之内,多1Ps都犯规了。如何把原厂2.0T高功率发动机调校到350Ps?坦率的讲,这对于领克或者说是车队来说都不是难事。95%相似度的发动机2.0T高功率领克03+已经量产,据消息说去到535Ps的领克03都已经在西班牙测试了,那么为了6000公里比赛而不需要特别考虑可靠性的激进调教,真的对厂家特别简单。
造不出好车的新车队,也是吸引不了真正优秀的赛车手。正是因为领克有着优秀的研发生产能力,才能与Cyan racing这种经验丰富的车队合作,同时还签了有着丰富经验和辉煌战绩的法国车手伊万•穆勒(Yvan Muller)和英国车手安迪•普里奥(Andy Priaulx),除了老牌实力车手外,2017年WTCC总冠军泰德•比约克(Thed Björk)以及埃赫拉舍也加盟了这个车队。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赛车圈有名的赛车手,领克车队夺冠,不光是厂家技术实力的体现,更是与优秀赛车手产生的“化学反应”。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了:“难道除了领克,中国没有其他车队赢得过世界级的比赛”?其实也不是这样,比如成龙大哥的那个车队就曾赢过WEC的组别冠军,但那是开着国外品牌的赛车。领克这次的就不一样了,从品牌到车型都是我们自己国家打造的,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属性更多一些。
领克作为一个新品牌,第一个敢于挑战国际顶级房车赛事的中国品牌并且夺得总冠军,其勇气和实力让我心悦诚服。更难的一点还有今年参赛的汽车品牌除了领克,共有15支全球知名品牌车队,26名正式车手参赛,其中有本田、现代,甚至奥迪、阿尔法罗密欧等,任何一个都比领克造车时间长,比赛经历更丰富,可想而知领克夺冠的难度有多大。
称赞的声音越大,随之而来的质疑就会越多。网上之前有人说,领克的技术还不是靠着沃尔沃?夺冠的车手又不是我们中国车手等等,我非常理解这些质疑声,正是从这些质疑声中我听出了网友对领克的期待。我作为一个汽车自媒体从业者,或者一个赛车迷,我也同样对于任何走向国际赛事的中国车队或者个人都抱着期待和祝福,希望在更多比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听到国歌响彻全场。请给我们中国品牌一点时间,给我们中国本土赛车手一点时间了,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
事实上,各大中国汽车品牌始终都在积极投身汽车运动,以便推动中国汽车运动水平不断提升,比如中国房车锦标赛(CTCC)、中国超跑锦标赛(ChinaGT)等。作为中国较早投入赛车运动的自主品牌之一,吉利举还办了自己的“吉利杯超吉联赛”,是最早的自主品牌单一赛事,任何人均可报名,真正的做到了把赛车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目前领克对于赛车文化发展和产品市场表现来看,毫无疑问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汽车品牌。从领克的产品上我们不难看出,厂家把时尚潮流、运动操控、个性宣扬作为其车型主要气质,再配以沃尔沃技术背后做支撑,起跑线就领先一众自主品牌。目前领克的产品分布已经逐渐完善,从前期发布的01、02、03上就主打了紧凑级SUV,紧凑级轿跑SUV,紧凑级轿车这些主流消费市场。据可靠消息,最新的溜背轿跑SUV领克05也即将上市与消费者朋友见面,车型虽然还未上市,但是从《车手视觉》后台对领克05的反应数据来看,关注度非常之高。在紧凑级这个级别领克可以说是已经几乎“吃透了”,未来领克会不会推出中级的轿车或者SUV呢?各位不妨猜想一下,如果推出会继续沿用现在的CMA平台?还是用到沃尔沃的SPA平台?
而未来的赛车比赛方面,领克已经表明会继续赞助车队参加WTCR,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能赞助属于我们中国本土车手的车队,然后招募比如马青骅等中国一流车手组建队伍。并且一定坚持参加国际大赛,因为领克品牌自诞生来,就注定了会代表中国与国际接轨,实现真正的“世界化”。
靠着赛车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在业界有着很多例子,基本上世界有名的汽车大厂都曾涉足过赛车。赛车比赛其实就是“动态的车展”,主体是车,而竞赛对汽车的极限性和破坏性,无疑成为检测汽车质量水平的残酷、客观手段。赛车场就是厂商向普罗大众展示自己产品的“橱窗”,面向公众展示自己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同时推动厂家大力投入技术研发,再把研发成果反哺到量产车上,实现良性循环。再想想,从激烈竞赛到最终获得比赛胜利,对厂家和产品本身是一种多么巨大的宣传,特别是国际大赛。
回到领克夺冠的事情上来,领克作为唯一的中国汽车品牌参加此次比赛并获得最终冠军,是一次里程碑。中国汽车市场作为全球最火热的几大市场之一,一直没有出现属于自己的冠军车队,甚至连参与的份儿都没有,不可不谓是一大遗憾和痛处。所以最后,也希望“如日中天”的领克和吉利能继续在赛车运动上投入更多,拥有自己的赛车团队去征战,再接再厉为我们自己的汽车品牌赢得更多荣誉,因为这划时代的一天,国内的消费者和车迷已经等待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