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君非往日之吴下阿蒙。
相信此时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各位看官们应该都知道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多日不见,别人都会有进步,再见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带着固有偏见看待一件事物或者人的例子层出不穷。就说买车这件事,教授在文章留言区可以说是看尽百态。
每天都在找教授推荐车,但有那么些人就是难伺候,譬如:推荐国产车,说国产车丑、质量不行;推荐日系车,说人家车皮薄,不安全;推荐美系车吧,又嫌人家三缸机、油耗高.....反正两个字,就是“嫌弃”。
当然,世事无绝对,有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也就有在沙堆中找珍珠的人。在他们眼中,国产车高配置很有诱惑力;日系车省油又耐用;美系车质感好,做工精致,各有各的好,就看自己怎么选,适合自己就行。
本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实属正常,但若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过去的车或者以过往认知去评判现有的车显然不合时宜。要知道,时代在变化,现在的车早已今非昔比。今天,教授就这几个方面聊聊,看有没有说中你的。
自主品牌设计不如国外好?
因为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比较晚,所以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核心技术和合资车企相比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而这差距即便是用天壤之别一词加以形容也并不为过。因此,说到买车,很多人打从心底里就已经产生拒绝自主车的念头。
其实,这也不能怪消费者,要知道,早期自主车的设计和质量真的提起来都让人心寒。就说设计这一块,上至跑车“吉利美人豹”,下至家轿“奇瑞QQ6”,超高仿的设计,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不过,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发展,如今的自主车已经不是昨日那个自主车,它的进步有目共睹。当然,核心技术和合资车尚无法相提并论,但在设计上的进步令国人们感到欣慰。
这些年,在一系列知名设计师的操控下,自主车在设计上开始走上正轨。而这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非比亚迪莫属。在以前,比亚迪设计也是靠模仿起家,当年最好卖的比亚迪F3还是模仿自丰田花冠。
但现在,比亚迪已经走上了原创之路,将车标从以前的椭圆形车标改成篆体汉字,而且内饰各种按键以中文进行标识,独辟蹊径的做法既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又兼顾到了实用性。
此外,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奥迪前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在他的领衔下,带领比亚迪设计团队开发出了一套让人赞不绝口的原创性设计语言“Dragon face”。事实上,这套语言确实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而首款应用这套设计语言的车型宋MAX的大卖便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比亚迪并不是唯一在设计上有所突破的企业,像上汽荣威、广汽传祺等都是自主车设计领域的佼佼者,前者有设计师邵景峰操刀设计的荣威RX5,后者有由设计师张帆设计的传祺GS8,他们都是自主车设计走向进步的见证者。
三缸发动机抖起来要人命?
这些年,因为环保标准、排放严控的原因,很多车企都在开始研发推出三缸引擎,但由于历史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对三缸机的印象和观点仍然停留在多年以前,所以搭载三缸引擎的车在市场一度受到消费者的冷落。
不可否认,纵观当年在马路上跑的夏利、奥拓、大发等一系列车型,它们所用的三缸引擎确实令人望而生畏。抛开低扭弱、噪音明显的问题,那剧烈的抖动感从油门处传来,怎一个“爽”字了得。
然而,如今三缸机技术早已进入成熟期,许多车企已经找到了克制三缸机平衡性差等先天病症的良药。虽然在当下,三缸机的多动症尚无法根治,但在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三缸机抖动的毛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空谈无益,举例论证。就以福克斯1.5T三缸版本来讲,在很多人看来,开上它就是随时随地感受三缸引擎带来的振动感,但试驾过它的人应该都深有体悟,质感其实和四缸机无异,若非细致感受或者打开引擎舱,很难察觉它是三缸机。
当然,福克斯有这种表现,和福特在这款三缸机上花费的功夫密不可分。要知道,为了抵消三缸先天不足的平衡感,福特为之加入了平衡轴、加入特制橡胶材料的去耦式平衡轴齿轮、换装大质量惯性曲轴等硬件。
远不止此,在引擎悬置设计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采用三点式液压悬置设计,在金属构件衔接处垫上静音性更好的橡胶,然后在引擎外壳上加入了PUA foam聚氨酯泡沫,以此将整个三缸引擎振动感抑制在一个连驾驶者也无法感知的段位。
总的而言,环保、排放的下压,三缸机的推广已经是大势所趋,而如今的技术也可以令三缸机抖动感让驾驶者无法有效感知,这是三缸机的进步。当然,凡事无绝对,有尖货就有粗货,到底是尖是粗,就得靠消费者亲身试驾过后方可下定论。
法系车设计都很奇葩?
或许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很多国人无法理解法系车的浪漫设计,在他们眼中,法系车的很多所谓的浪漫设计就是奇葩。譬如:把车窗升降键放在了挡位区、定速巡航按键和电子驻车按键同一卡槽等等。
不过,这些年法系车在设计上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内饰设计的确能够令人眼前一亮。诸如科幻座舱、钢琴烤漆按键、飞机操控杆挡把、小巧运动方向盘,各个细节设计极为亮眼。
就说2019年新上市的新一代标致508,獠牙式大灯、溜背造型、掀背式尾门和无边框车门设计,开在路上回头率极高。都说表里如一,方为真君子,这句话用在标致508身上再合适不过。
极具战斗感的科幻内饰,凌厉线条配合层次感鲜明的中控台,视觉冲击力爆棚。钢琴烤漆按键、飞机操控杆挡把、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幕,在视觉和触觉上给用户带来上乘的质感。
入门级车动力配置一定会低些?
不管是在经销商、厂家还是消费者面前,入门级车一直都不是那么被看好。因为入门级车往往配置会被削减,动力也相对来说会弱一些,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入门级车的利润收入降低;对消费者来讲,配置不高、动力弱,划不来。不如加几万买个更高配的好。
实事求是,即便是在今天,很多入门级车的配置动力都会稍微弱些,譬如起亚的KX7、奔驰A级等车型便是最好证明。不过,时至今日,也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低配性价比很高的车型也不在少数。
譬如说凯迪拉克XT4、英菲尼迪Q50L等车型的低配版本表现就都很不错。就说英菲尼迪Q50L,全系标配2.0T涡轮增压引擎和7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马力、输出扭矩高低配车型完全一致。
再说配置,高低配版本的差异化并不大,在低配入门级车型上许多小白喜乐见闻的配置都有下放。譬如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后座出风口、多媒体导航、上坡辅助等如约而至。
所以,综合来讲,入门级车配置和动力就一定会更低些?这没办法具体下定论。这就跟入门级低配车型到底值不值得买一样,具体车型要具体分析,不同的车有不同的情况。
总的来讲,时代在进步,现在的眼光无法评判过去的历史,以往的认识也不能作为评判当今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标准。同样地,这句话在发展巨轮滚滚向前,与日俱新的汽车身上也一样适用。你们说呢?
外卖小哥闯大祸:机动车道逆行碰撞迈巴赫,头插入引擎盖缝隙里
15万预算买轿车?领克07 EM-P成年轻人的不二之选
18年前,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捡到一包证件,失主原来是老师,后来我联系到学校,得知老师已经离职了,学校也联系不上他。这里回答一下网友疑问,为什么没交给警察。我也有去问过警察叔叔,但当时系统还没联网找一个人不容易,让我把证件先保留着,他们找到再让我寄过去。 时至今日,我也算完成这个......
知嘹汽车最近听了不少新能源车用户的反馈,大家都表示自己的爱车怎么只开了一两年,车机就卡到不行?
全家人出行的中大型智能SUV来了 海狮07DM-i带着全家玩
车身超5米的大型SUV常因转弯半径大、灵活性差,让新手在窄路掉头、出地库时频频剐蹭。
宝马X3通过“空间越级+驾驶乐趣+科技升级”的组合拳,持续巩固其豪华中型SUV标杆地位。尽管面临新能源转型与竞品压力,但其品牌底蕴、产品迭代速度及用户忠诚度,仍为其传奇续写提供坚实基础。
5月11日,2025年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将在保定徐水长城汽车智慧工厂举行,恰逢母亲节,让我们一起,在长城汽车智慧工厂的赛道上为爱奔跑吧。
理想AI Talk第二季访谈感想。
宝马M4纽博格林官方限量版是宝马M部门为致敬纽博格林赛道传奇而推出的高性能特别版车型,旨在将赛道基因与公路驾驶体验深度融合。
当代青年反卷宣言:逃离空调房,瑞虎8 PLUS带你去当山涧野王
今年2月14日,林肯正是正式宣布启动星火燎原计划。继4月15日青岛融星林肯中心开业后,5月6日至7日,三家全新的林肯用户中心盛大开业。快跟阿冰一起看看林肯“星火燎原”计划是怎么一回事吧!
14.58万起开启有车生活,领克07 EM-P是靠谱的选择,出行无焦虑
滴滴、快递和外卖从业者的焦虑和抱怨来自哪里,责任在于谁?
2025款起亚K5:家庭用户出行的品质之选
10.59万即可拥有领克Z20?解锁这些改装创意,回头率爆表
同样是5m2长的大型SUV,腾势N9转向为何如此优秀?
各位新能源车主有没有发现,车辆的保险比燃油车要贵不少,而且在售后和保养方面,也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这背后的原因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中国重汽HOWO新能源轻卡地库王——地库精英已上线!
藏东最难的垭口:楚拉山垭口,他的窗口期是6-10月,其他月份基本都大雪封山,因为海拔非常高,对人车都是挑战,但如果山上雪大,就没有翻越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