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锋
还在举行中的上海车展,今年有点冷清。但是不影响东风风光高调造势,为风光580 Pro上市造气氛。
580是风光这几年在车市开疆拓土的王牌车型,这次升级版的580 Pro主打“汽车新制造”概念,以“智能化”“网联化”为卖点,计划第三季度上市。
风光580 Pro搭载全新一代Lin OS 4.0智联系统,拥有智能控制、智驾出行和智慧生活三大领域,多达8大类155项智能功能,全景天窗、电动尾门、手机无线充电、车载净化器、氛围灯,甚至涵盖防疲劳24小时在线人工陪聊。希望真正做到了生活、需求、智能化平衡共存。
为了提高精致感,东风风光还对580 Pro进行了前脸重新设计,使用时下流行的镀铬横条作为进气格栅装饰,换上了全新矩阵式LED组合大灯,还重新设计了下包围和雾灯。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正源,这几年越来越意识到,“是否拥有优秀且智能的车机系统,成为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竞争的重要因素。”
头牌易容:风光580 Pro会超越“哈弗H6”吗?
四年前,东风风光靠580起家,用了两年就挤进了自主品牌第二阵营。这次换代就是要延续580家族的荣耀,巩固东风风光第二阵营的市场地位。
为了应对目前市场“功能兼具性能”的竞争特点,580 Pro标配了15.6寸+12.3寸超大智能双屏,1.5TGDI+CVT动力组合,以及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组合。
性能优化后,风光580 Pro会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与主打基于家用市场的风光580形成合力,扩大销售区间。这种扩大消费人群的策略,当年长城在哈弗H6身上屡试不爽,也上演了后来的“H6月销超5万辆”的神话。
在10万元级的SUV竞争中,长城H6更多靠的是相对性价比优势,尤其是在配置和感知品质上,H6曾经是做得最好的。风光580 Pro能否超越H6成为行业领先?
2016年东风风光推出了旗下首款SUV——风光580,连续23个月稳居“万辆俱乐部”,上市至今累计销量更是达到40万辆,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爆款车型。
在车身尺寸上,风光580 Pro车身长4715厘米而轴距是2700厘米,哈弗H6是4600厘米和2600厘米,相近的车身尺寸也诠释着580 Pro的直接竞品就是哈弗H6。
在配置上,目前豪华车才有的配置:全景天窗、电动尾门、手机无线充电、车载净化器、氛围灯,大多数在风光580 Pro车上都有,基本就是自主品牌最高配置车型了。
相对于当年H6成功的可感知品质优势,580的成功除了可感知品质外,更多是靠服务性价比。
国家法规要求的整车质保期限是“3年/6万公里”,国内汽车企业一般执行的是3年/10万公里。之前风光580在品质保障上采取的是,质保范围涵盖“整车+发动机”的7年/15万公里超级质保,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燃油系统、散热系统、空调系统、电器、车身、内饰及安全件和功能件等消费者最关心的重点部位都涵盖在内。
不光是购车之后的质保,东风风光还会为用户举办体验式活动,例如今年年初,东风风光在三亚举行的第四次粉丝盛典,就在活动中设置了丰富的产品体验内容。
其实类似的体验活动,东风风光在两年前的丽江也举办过,当时东风风光在丽江投放了150辆风光580车型,提供给民宿自由行的游客,收到了很好的营销效果。风光580随后成为一款月销量突破1万辆的车型。
580 Pro上市后,这样的体验式活动服务无疑将会延续。
江湖险恶:东风风光靠什么立命?
在东风大自主业务中,风光是最特殊的公司,民营的体制优势让它有足够的反应力和灵活性。2016年推出580后乘东风之势推出了全新的智能轿跑新SUV风光ix5,在2018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如果把东风旗下三大自主品牌:风神、风行、风光,比作解放战争三大野战军,风光就是四野——战略前瞻性和战斗执行力,在目前自主品牌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早在2017年上海车展,东风风光即发布了时间跨度从2015年到2025年的超级智能战略,并在之后提出了“智能SUV人人可享”的造车理念。
一年后的2018年4月2日,小康股份又和互联网巨头签署了框架协议,就自动驾驶、车联网、云服务、营销和Apollo计划等五大领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在这个合作框架下,东风风光迅速推出了风光ix5,开启了产品3.0的智能化时代。此前,互联网巨头与传统车企之间的强强联合已经为数不少,腾讯之于长安、阿里之于上汽等等。
虽然东风风光在资源和产业基础没有太大优势,但是能在短短5、6年时间异军突起,靠的就是领先别人半步的趋势判断,和步调统一的执行。
都知道,一款车完整的开发过程要5年,如果以2015年为起始,到2019年东风风光刚好完成一款车完整的5年周期的开发跟踪过程。就好比一个学生完成四年的大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一款车型完整的周期跟踪完成后,接下来的开发将容易很多。
从2016年第一款580上市,到转向现在的全新开发,东风风光用了近五年,在急迫感的驱使下紧追慢赶,尤其随着是580系列车型成型,东风风光已经迫近中国制造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
按照日韩20年周期推论,过去10年是中国自主品牌积累经验,是一场规定动作的资格赛,下一个十年是自选动作的淘汰赛的开始。目前国内大小有汽车资质的企业有上百家,80%的市场份额集中在十几家主流企业手中。
如何在淘汰赛中继续走下去?跟长城聚焦SUV一样,东风风光也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有限的四款车型上面,把单一产品的一些功能部分放大,占领了SUV和智能化两个最大的风口,就不怕在接下来更惨烈的车市竞争中掉队。
在东风风光看来,自主品牌需要建立预测机制,更多地关注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战略规划,加强自身前瞻性。也就是说,是否有预测理念非常重要。
汽车新制造:是什么样的制造?
“汽车新制造”是东风风光提出的最新概念,在汽车新制造的全新模式下,结合汽车3.0时代智能化发展趋势,东风风光希望不断制造高品质的智能车型。
在工厂等硬实力方面,东风风光早已积极着手布局,在重庆,工业4.0标准的智能工厂已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工厂引进德国工业4.0的理念和标准,800台机器人让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条生产线的多个环节实现全自动化。最重要的是,国际化的智能生产体系和领先的品质检测系统,以及精益生产管理、大数据智能化生产能力,使东风风光能够做到将个性化需求“标准化”。
在全球中、美、德、日四国六地,已经建立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并积极携手百度、阿里、华为等互联网巨头开展深度合作。
去年底上市的智能轿跑新SUV风光ix5,就是在“采用工业4.0全球化制造标准建立的智能工厂”内进行生产,无论是制造还是生产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相对成本优势丧失,综合消费指标升级,合资品牌下沉,本土品牌突围正在面临一个新挑战:市场由二元竞争向一元竞争转移。这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合资品牌必然向下,而自主品牌必须向上。家电、电脑、手机等行业都经历过这个阶段。
目前,自主品牌相对成本优势下降,外资品牌规模成本优势与要素价格,合资优势上升且价格深度下探,例如东风日产、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车型的价位已经下探到5万到6万的区间。另外,汽车综合使用费用(包括限购、拍牌、油价、停车费等因素)的提升,不利于低价车的发展。
东风风光如何实现品牌向上?除了依托汽车新制造,东风风光还正式发布“超级燃擎体验计划”,建立智能化营销平台,打造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体验营销。东风风光还将拿出1亿元资金,夯实品牌向上的基石,为用户打造“先体验、后购买”为核心的体验平台。
未来,东风风光将更加积极的布局战略计划、履行承诺,在“汽车新制造”时代来临之际推动汽车行业向更高的发展水平迈进。
6月销量超6千台,智己L6非常亮眼|智己汽车6月份销量发布
这款瑞虎7 plus的新享版,可以说是目前25年当年中我个人觉得是瑞虎家族里,最为简陋的一款车型,毕竟现在23款的新享版已经完全给你停产了。
既要空间大、要有舒适度高和配置全又超值,号称平价“奶爸神车”的东风奕派eπ008,或许是20万内家用SUV至优选。
近期纯电SUV市场火热,小米YU7之后,小鹏G7也来了,那么这两台车比起来,又有什么差别呢?
腾势N9
一部头文字D,让秋名山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山路竞技试炼场,跟漂移文化的一个圣殿。很多主打操控性能的家轿,都以挑战秋名山来致敬经典,那这一次,来挑战的是奇瑞艾瑞泽8 PRO的2.0T。
在汽车市场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比亚迪再次以创新之举震撼行业。当旅行车在国内市场仍被视为 “小众玩物” 时,比亚迪以海豹 06DM-i旅行版的超混技术与全能实力,完成了对这一细分市场的降维打击。
2025科普:快 3大小与双单精准计划三期
不到20万买“BBA” 具备操控与驾驶乐趣 宝马i3性价比不错
4S店搞一些促进销售的制作物无可厚非,新能源汽车时代合资车跟国产车比也没啥问题,为什么要冷嘲热讽呢?为公众分享更实在的选买建议,只是站在消费者利益角度,完全没必要攻击产品啊……
海豹06旅行版上市了,新车售价10.98万起,标配冰箱、座椅通风/加热灯配置,那么它该怎么选呢?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别克GL8陆尊PHEV以80.68%的保值率,登顶插电混动MPV品类一年保值的榜首,力压传祺E8、腾势D9等车型,成为新能源MPV领域的“保值标杆”。
比亚迪海外迎来新的里程碑!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2025东风纳米智趣体验营-天津站:智驾新纪元,纳米06引领风潮
领克10 EM-P将于8月预售 能在高端混动市场拥有话语权吗?
固特异飞艇百年庆典于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 举行
本期试驾,我们来聊聊比亚迪海鸥,这是一款非常小巧的纯电车型,预算大几万,想买一款城市代步车,它是不是好选择呢,一起来看看
奥迪A6L:我都跌到了27.7万,这次真降不动了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