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这些配置听着高大上,可真不值得为它们多掏钱!

这些配置听着高大上,可真不值得为它们多掏钱!

车业杂谈 104浏览 2019-05-08 IP属地: 未知

近日某位亲戚看中了一款车,准备下单时却纠结于是否要买高配车型,因为有些配置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不过要多掏2万元差价。相信很多消费者在购车时也会遇到类似问题,高配车型多了很多高端配置,似乎立马让车上一个档次。但是多掏钱换来的高级配置就一定实用吗?其实未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实用性较低的“高级配置”。

自动启停

发动机自己熄火,自己启动,是不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但相信我,90%以上车主上车第一个动作就是关掉该功能。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的出发点是好的,在保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前提下,一般通过深踩刹车让发动机熄火,减少发动机在停车时的怠速运转时间,从而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但是面对中国走走停停的城市路况,自动启停带来的驾驶体验并不太友好。在发动机启动瞬间,动平衡还没有建立,一般会带来较明显的抖动。到了十字路口等红灯,正是自动启停发挥作用的时候,什么?!好不容易能放松下脚,你却让我一直踩着刹车?如果以上这些你都能接受,那么倒车挪库时频繁熄火,脾气再好的人也会抓狂吧。

分区空调

随着人们对驾乘舒适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主、副驾的不同需求,甚至前、后排的不同需求,分区空调这种配置就应运而生了。其通过感应器与空调控制模块进行联动,来控制不同区域的出风口风量,从而实现温度的分区控制。

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车内空间其实是个比较狭小的密闭空间,空气的流动很快会使车内温度达到平衡。退一步来说,人体对于几摄氏度的温度变化也没有那么敏感。想要分区控制温度?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的风量无疑是最快的方法。

触控按钮

手机从诺基亚时代进入苹果时代,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从实体按键到虚拟按键的一个转变。汽车是否也能够适应这种潮流呢?当下不少车型不但用上了触摸中控屏,空调等控制按钮也采用了触摸屏形式。这样设计的确让整车内饰变得更简洁,而且更具科技感,看着挺高大上。

但是触控按钮的实用性还是要打个问号的。一方面,触控屏往往会成为“指纹收集器”,影响观感;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厂家开始加入触控反馈,但是触控按钮确实很难实现盲操。如雨天车窗起雾这种情况,实体按钮可以迅速的通过盲操控制除雾,而触控按钮需要驾驶员分心查看屏幕,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自动泊车

停车入库一直是困扰新手司机的一大难题,于是自动泊车功能就作为救世主的角色出现了。从早期还需要驾驶员自己挂挡踩油门,到现阶段有些车型已经不需要驾驶员做任何操作,自动泊车功能也在不断进化。

一个正常考取驾照的驾驶员,将车停入停车位应该是基本操作,抛开这个不谈,自动泊车功能目前还是有其局限性。首先在探测车位上,太宽、太窄或者离得太远,都不一定能识别出来;其次目前自动泊车大多仅支持垂直车位和侧方停车位,面对一些斜向停车位显得无能为力;再者,遇到停车过程中突然闯入的人或小动物,有些自动泊车系统是不具备紧急制动能力的。所以有自动泊车功能当然好,但为了这个功能而选择更高配的车型,则没有必要。

感应雨刷

一百多年前的汽车并没有雨刷这种配置,下雨天司机只能停车手动擦水,或者全凭感觉来开车,所以那时候一下雨就事故频发。如今汽车雨刮以从车外手动变成车内手动,进而进化成车内自动,在一些高配车型上还有感应雨刷。顾名思义,感应雨刷就是通过感应雨量的大小来控制雨刷的速度,听着就高大上。

与自动泊车类似,感应雨刷也有其局限性。现阶段的感应雨刷是通过电容式传感器或光学式传感器来感应雨量大小,而传感器的智能化程度还有待提升。很有可能雨下得已经看不清前方路况了,感应雨刷却不为所动,而大晴天恰巧传感器上掉了坨鸟屎,感应雨刷却刮个不停。现在的雨刷控制都很方便,完全没必要为感应雨刷多掏钱。

写在最后:现在的高科技配置确实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在选车、购车时还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下单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选择这款配置的车型,是这些配置真的实用,还是仅仅因为听起来高大上?”

文章标签:
用车用品
 
相关推荐
车业杂谈 7万粉丝    8086作品 关注 车业杂谈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