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道哥说车 2612浏览 2020-09-22 IP属地: 未知

一年多以前,当华晨宝马出售25%的股份给宝马公司,成为国内汽车界打破外资股比限制的先行者,华晨集团便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一年多以来,以至于华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业绩数据,乃至与业界步调的不一致,都会被放大解读。


华晨宝马股比大幅缩水,会不会影响集团利益?2019年度华晨宝马业绩独强,补贴自主业务亏损,自主业务到底怎么走?前段时间爆出华晨集团负债高达1200多亿元,巨额负债之下,集团压力几何?在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集团巨额负债如何化解,是否有新的战略规划支撑集团业务良性发展?


确定将缺席2020北京国际车展的华晨集团,于车展前主动召开了“2020年华晨集团北京媒体沟通会”,就各方关注的集团动向及疑问,由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齐凯进行了恳切的沟通与解答。


笔者认为,齐凯当天详细就华晨汽车旗下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零部件业务的发展做了解读,总结起来可以一句话概括:“欢迎一切外部合作,不求所有,但求发展。”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1200亿负债不是事,机遇大于危机

2019年初,华晨集团继华晨宝马放开外资股比后不久,就迎来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前任董事长退休,新任董事长就任,在大概一年半的时间内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产品规划和运营调整,涉及到很多管理方面的变化。然而华晨宝马业务的一家独强,还有华晨自主业务的乏力,以及超千亿元的集团负债,不得不令人担忧其前途。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9月17日在北京车展前举办的这场媒体沟通会,恰恰释放了华晨集团变革的信号,因为此前,华晨集团并没有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媒体面对面的齐凯不只是集团副总裁,同时还是集团的新闻发言人。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一年多来,华晨旗下自主品牌持续遇冷,华晨宝马业绩一家独强,加之日前公布的集团2020年半年报显示,华晨虽然在国内车企中以40.45亿的净利润排到了业界第二的位置,但尴尬的是其旗下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就高达43亿,也就是说其盈利中有近3个亿填补了其他车型的亏损。相较于国内其他大型汽车集团合资、自主两条腿齐迈步的均衡步调,华晨的步子走得很不协调,也不利于自主业务的后续发展。而且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不只是这一点,还有华晨集团的高负债。毕竟高达1200多亿的债务不是小数目,媒体早前称之为“巨额负债”。


就外界关注的热点,齐凯以华晨集团一年多来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产品发展为切入点进行沟通,并明确了集团对自主品牌的主要打算。


“我们资产是1700多亿,负债1200多亿,而且这个负债不单是包括金融的,还有经营型负债,而且又是集团的总数,包括我们所有公司,所以总的来算我们现在的资产负债率大概是70%左右,在行业里面是一个比较中等的资产负债率,在短期我们确实是有一些流动性的问题,前段时间大家可能也关注了,我们成立了债委会,这个是由沈阳市金融监管局和辽宁省银行协会牵头和华晨集团组成的一个机构,是让这些银行债委会来帮助华晨集团共克时艰,在帮我们解决一些流动性的问题。”齐凯在回应未来华晨战略规划布局及资金链问题时,毫不避讳地谈及了1200多亿的债务,从集团层面看,这是危中有机的“危机”,即短期来说危大于机,长期来说机遇大于危,这是能解决的流动性问题。


“随着经营状况的改善和疫情的过去,我们会逐渐走出困境。”事实上,在今年各个行业都面临困难的时期,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给予了支持,华晨无疑是其中的受益者,短期资金流动性问题得到相应解决。


面对媒体的“关爱”,齐凯开玩笑地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爱的反议词是漠不关心。你不爱了,所以漠不关心了,所以大家的批评和表扬都是对我们的关注和关怀。”


于华晨而言,寒冬终将过去,春天正在到来的路上。一年来,华晨管理架构的调整已然为下一个春天做着准备。这个春天,齐凯认为是十四五。

管理层从9级缩至3级,十四五有戏

没有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总量也是下滑的。对于中国汽车行业趋势,华晨如是判断,自2021年开始的十四五阶段,汽车行业的总量将会增长,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终将免不了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井水一定会犯河水”的局面。


华晨集团控股和参股企业多达160余家。一年来,作为辽宁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根据辽宁省国资委的要求,同时因集团业务发展的需要,华晨对规模庞大的管理层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管理架构调整,按照管理权将集团的管理层级由最多的9级压缩为现在的3级。


即一级集团管资本;二级企业管理主要运营方向;三级企业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中,9家二级企业承接了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与服务五大业务方向,堪称集团的核心系统。


而整合自主乘用车的研、产、供、销全产业链资源,致力于集合优质资源,打破组织壁垒,高质量发展集团乘用车业务,又成为核心中的核心。齐凯说:“在自主研发制造这块,华晨自主乘用车完全整合到华晨制造公司,华晨制造的领导层就可以决定很多的事,不用到集团层面来汇报。以放权为主,集团只管风险防控这些重大投融资等大事。”


三级管理使得二三级车企在如何吸引投资、独立运营上也都将具有更好的自主权。吸纳更多的资源进入,不仅有利于整体规避风险,对于华晨旗下各车企的发展壮大也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由此也可以窥见华晨集团目前的战略就是聚焦主业,收缩战线。齐凯坦言,集团十四五规划将不同于以往的多元化战略,主要的方向就是聚焦战略,聚焦到整车和零部件,“发展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华晨雷诺金杯,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华晨鑫源,自主品牌中华。”他进一步透露,“我们现在规划的整车销量到2025年是195万辆,其中包括110万辆乘用车和85万辆商用车。”在乘用车方面,规划华晨宝马65万辆、中华30万辆、华晨新日15万辆。

集团负债高、华晨宝马一家独大? 齐凯称负债不高,机遇大于危机


在聚焦主业和高质量发展乘用车业务的集团基调下,华晨中华无疑是接下来关注的业务焦点。


尽管中华开发的产品进度受疫情影响,之前的冬季实验没有做成,使得今年没有新产品投产,无缘北京车展。来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华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做得很充分,除了产品结构调整和原有车型升级换代,还有V3、V6、V7这些产品都会在相应平台上做全新的产品开发,相信到明年下半年是集中的产品推出时期。与之共同推进的还有一些共平台的开发。这意味着华晨中华未来既有自己平台开发的产品,也有未来共平台开发的产品。


中华30万辆的销量目标,基于整个集团的强大支撑。不仅仅是因为背后有与宝马多年的合作,得到了宝马在技术、质量和营销方面的大力支持,而且有20几个国外专家挂职工作组成的专门团队,支持中华的发展。

自主企业合作抱团,市场良性竞争

中国每年大量的车企推出众多的新车型,核心技术的升级追求“短、平、快”,将大量的资金用以造型、模具的开发,这样的竞争对于国家和企业以及消费者而言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凯提出民族品牌“共同开发”的构想,同时加大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双方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取长补短。


十年之前华晨就在做国家的863计划,做纯电动汽车开发,开发了两代,也得到了国家在科研方面的一些资助,但是推向市场的时候,只推了几百台。是因为几个方面,而其中最大的困境就是单车不盈利。所以华晨开发完之后,只做了一些示范运行,好在这些技术都保留下来了。


华晨与国内知名电动自行车品牌——新日的合作,就是在电动领域寻找突破的新合作尝试。我们知道在电动车行业,两种车有市场,一种是高端车,用品牌溢价,增加的成本会摊掉,还有一种是大众车型,要面对没有补贴的情况,日常代步、使用方便,这类电动车是有一定销量的。华晨新日的运作有两年,下个月底就会进行车辆的下线,其产品定位属于中低端车型,而新日多年来在电动车行业的积累,有着适应销售对象的中低端车型销售网络,从这点来看华晨新日的产品定位以及销售渠道的确定是十分准确的。

除了开疆扩土,自身的调整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现如今面临着各项危机的情况下,电动车计划的重启,以及准确确定其销售人群的定位联合新日做新的电动车系列,也是趋势使然。


在商用车领域,金杯卡车曾经在卡车行业销量排前三名,当前卡车在中国有非常稳定的市场需求。齐凯表示,金杯要对卡车方面加大投入,引进灵活的体制机制,进行卡车业务方面调整,“目前正在与5、6家战略投资者在洽谈合资合作,华晨对控股权没有必须的要求。”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华晨集团也是采取开放的合作态度,只有战略投资者合适,华晨也是愿意放弃中华牌乘用车控制权。


此外,华晨十五四规划还将聚焦零部件,对在华晨中国和金杯汽车两个上市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整合。到2025年,集团预计做到350亿零部件业务。

 
相关推荐
道哥说车 33.6万粉丝    7543作品 关注 对汽车进行庖丁解牛,对汽车人进行故事挖掘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