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汽车品评 | 特斯拉“灵异事件” 闹剧过后何以定风波

汽车品评 | 特斯拉“灵异事件” 闹剧过后何以定风波

汽车品评 10浏览 2021-02-26 IP属地: 未知

图片图片

文 字 | 唯   唯

设 计 | 小宇宙

然世上并无鬼怪,但现实远比戏剧更加荒诞,随着“特斯拉灵异事件”的迅速升温发酵,一场“通灵”闹剧就此拉开序幕。
 

这个品牌自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从步履维艰到今天的炙手可热,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先导者的特斯拉可谓一直话题不断

图片

一向以科技前沿自我标榜的特斯拉,因无故断电、玻璃碎裂、异常加速、电池起火等事件频频出丑,在涉及安全技术的问题上屡次出错。

近期国内外网络热议的多起“闹鬼”事件再次将这个品牌推至聚光灯下。

图片

近日,福建厦门网友拍摄的一段视频引发各界关注。
 
视频中,一辆特斯拉以69km/h的速度在空无一车的隧道中行驶,特斯拉中控大屏中却出现一辆公交车的识别图像,此时镜头环顾车辆四周发现并无车辆,令人毛骨悚然。
 
对于这一诡异的情况,特斯拉的售后则表示可能是雷达误侦测所致。

图片

其实,特斯拉雷达“闹鬼”并非首次发生。
 
早在今年一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便有报道,一辆内置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汽车在空旷墓地中检测到一个人形轮廓,车主将视频发布到网上,瞬时引发了全网转发和热议。

图片

不仅如此,特斯拉的“幽灵刹车”也是饱受诟病。
 
有车主反映,当开启特斯拉Autopolit功能高速续航时,随时会因路旁的限速或者停车等各种标识猛踩刹车紧急制动。

这不仅让乘驾者用车体验极差,更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图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溯历史其实不难发现,危险的信号一再出现,特斯拉走下神坛早有预兆。

单起自燃事故,很容易被时间淡忘,但若一个月内接连发生三起事故,就可能酝育出巨大的危机,也正是因此特斯拉迎来首次品牌危急时刻。

图片
2013年短短六周内发生三起Model S自燃事故,同为撞击后引发自燃。

其中第二起事故属于严重碰撞,起火自燃情有可原,即便是燃油车也难以幸免。

然而第一起与第三起事故便实在难以理解,仅是磕磕碰碰便引发自燃,不免让人对特斯拉的产品质量难以信服。
 
瞬间燃爆的火光浓烟,不仅烧毁了特斯拉,也在吞噬着消费者对于特斯拉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信心。相比于国外市场的事件频出,特斯拉在中国的事故率更是屡见不鲜

图片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自动驾驶功能的轿车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轿车当场损坏,驾驶员不幸身亡。
图片
根据特斯拉行车记录仪中的视频显示,事故发生时,特斯拉处于“定速”的状态,未能识别躲闪。交警认定,追尾事故中特斯拉一方负主要责任。

图片
2020年5月21日,杭州萧山,一辆在地下室低速行进的Model 3 突然无故加速,最后驾驶员靠左转擦墙且拼命刹车将车停下。

此后又出现3次车辆无故加速情况,并出现屏幕指示灯全亮等情况。

2020年6月16日,江西南昌一辆Model 3在路上突然自动提速至127km/h,车主尝试刹车无效后,最终撞上土堆翻车起火。

2020年7月17日,北京一辆Model 3在掉头后退挂R挡时,车辆突然失控向前撞,驾驶人员反应及时踩住刹车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图片
2020年8月9日,上海一辆特斯拉Model 3毫无征兆地冲进了一座加油站内,撞坏防撞杆等设施及站内3辆机动车,并撞伤一名工作人员和一名车主。

2020年8月12日,温州,一辆驾驶中的特斯拉Model 3无故加速,冲过停车场收费站,撞坏了十几辆车,车主也因此身受重伤被送进ICU。

足以可见,特斯拉品牌的车质量问题绝非个例

在类似事件和自燃事故频频发生后,特斯拉对外口吻完全一致,均是先撇清关系,以一句轻飘飘的“驾驶者问题”敷衍消费者。

而对于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事故原因,后续均无具体的数据分析报告流出,大多是无疾而终。
图片

甩锅、无理、傲慢是全网评价特斯拉最常用到的词汇,不愁卖的特斯拉习惯高高在上,在消费者的情感银行不断透支。


从品牌聚能到品牌透支,形影不离的质量问题,推卸责任的一贯作风,都直接影响着特斯拉的品牌声誉,跌下神坛已成定局。

图片

特斯拉旗下产品一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失控、失速、断轴、自燃等故障尤为突出。

 
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特斯拉却每次都能以理直气壮地“甩锅”言论回应公众。
图片

面对Model 3质量参差不齐的质疑时,特斯拉CEO马斯克曾在采访中表示:“如果要买特斯拉,要么一开始就买,要么等到生产稳定以后再买。在产量爬坡阶段,特斯拉很难保证所有细节都不出问题。”

 
可见在特斯拉看来,车辆的按时交付,远优先于对产品的质量把控。
图片

纵使如此,但在众多拥趸心中,特斯拉仍是开创汽车新纪元的神话。

 
作为目前全球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企,产品在各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霸榜,其产品可靠性却得不到保障,充满魔幻色彩。
 
据公开信息统计,2020年至今,特斯拉仅在国内就发生过12起疑似车辆失控导致的交通事故,并分别涉及其品牌旗下Model 3、Model S、Model X三款车型。
图片

在网友近乎调侃的吐槽声中,不难发现消费者对特斯拉品牌的热忱逐渐消退,甚至对这个以黑科技为傲的品牌望而却步。更有车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感觉特斯拉在用每一位车主的生命试验产品的技术水平。”

 
从2021年首月销售数据中不难看出,特斯拉仅交付15484辆新车,虽然国产车型累计实现同比461.4%,但环比12月的23804辆暴跌35%,整体减少了8320辆,其中Model 3销量更是环比下滑42%为13843辆。


图片
日前,美国《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正式公布的最新车主喜好调查报告中,在铁粉群起刷票的情况下,问题诸多的特斯拉最终仍以喜好度88分的惊人数据,荣登美国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
图片
这份报告的主观意识强烈,毕竟分数高低,纯粹取决于车主的一念之间。就连《消费者报告》编辑也指出,喜好度与实质销量或是产品品质并无相关,单纯代表车主对于自家品牌的黏着度或是忠诚度。

从这份报告可以看出,特斯拉还是存在着绝大部分铁粉车主。
 
然而更为戏剧性的一幕,同样来自最新的美国《消费者报告》调查数据显示,特斯拉的质量可靠性排名却位列倒数第二

甚至故障问题较多的Model 3和Model S,如今均被《消费者报告》列为不推荐车型,至于特斯拉Model X,则曾一度被纳入年度最不可靠的10款汽车名单。
图片
汽车并非图腾,在面对诸多的产品问题后,一个汽车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的信仰还能维持多久。

打铁还需自身硬,足够的产品力才是汽车本身品牌力进一步升值的决定因素。虽说汽车属于工业产品,存在故障确实在做难免,但无论如何,安全问题是车企最不容忽视的重中之重。

仅拥有华丽的外衣,无疑不会长久,显而易见,产品质量才是王道。

图片

如今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趋势的汽车新四化,已经成为大家讨论未来汽车的焦点内容,我们承认特斯拉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的优势,连续打造了多款卓越的产品,并通过成本控制,使其迅速大众化。

 
黑科技的出现让汽车不再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出行工具,而是可以与车内人员沟通的新出行助手、是家庭生活的延续。

然而如果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无法提供,对消费者而言这便无疑是产品叫卖噱头而已。
图片
特斯拉的出现成功引领了智能汽车时代到来,加快了汽车行业变革的脚步,不仅国内一众造车新势力以其为标杆,甚至连百年历史的传统车企,也在其影响下,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特斯拉频发的有各种各样“离奇”事件引人担忧,同时也在不断消耗着消费者的热情和信任。消费者不是工程师,也不是科学家,在他们眼中,每一个无法解释的故障,都意味着生命安全的潜在威胁。
 
尊重消费者是每个企业最基本的伦理,面对安全、质量、品控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等五本门约谈,据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特斯拉将聘请新员工在上海和北京工作。

一位知情人士说,最近至少有四名新员工加入了该团队,主要负责公关工作。
图片


在此之前,特斯拉已解散美国总部的全球核心公关团队,仅靠CEO马斯克一己之力维护品牌形象及进行统一宣传。

这意味着面对中国这个特殊的市场环境下,特斯拉已着手紧急扩充中国市场“特供”公关团队,从而应对处理舆论危机,挽回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
图片
针对近期诸多问题以及五部门约谈,特斯拉表现诚恳,套话说尽后,却默默过滤掉微博评论,同时并没有对出现的几起事故做出公开回应。
 
逐渐褪去品牌光环的特斯拉能否改过自新,还是依然我行我素,我们将与消费者一起拭目以待,并进行跟踪报道。

图片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品评 1.3万粉丝    6583作品 关注 致力于传播和传承卓越的汽车文化和汽车文明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