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三亚深度试驾ID.4X 一辆吸引年轻人且照顾老燃油车主的电动

三亚深度试驾ID.4X 一辆吸引年轻人且照顾老燃油车主的电动

倪可的方向盘 2495浏览 2021-03-23 IP属地: 未知
当新能源逐渐成为全球的趋势,国内也逐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型消费市场,除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造车新势力之外,不少合资乃至进口品牌也开始加入了新能源市场的角逐之中。

 
而上汽大众的ID.4X作为大众旗下的主推新能源产品,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在即将上市之前邀请全国媒体前往三亚进行了一次深度试驾。
 

其实我个人此前对于传统品牌造新能源车型或多或少存在着些许偏见,这种偏见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而言,似乎除了比亚迪这个本身就是做电池起家的品牌之外,其他厂家推出的新能源车型,质量参差不齐,前几年更基本上是“为了补贴”而来。虽然近两年这种现象有所好转,但仍然普遍。
 

其二,对于进口、合资品牌而言,在新能源领域似乎少了一些多年在燃油车领域引以为傲的技术优势。虽然拥有者全球最领先的汽车领域人才,设计出的新车概念也是一个比一个超前,但叫好不叫卖成为了常态。其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本身没有过于突出的智能、续航优势,同时又端着自己百年大厂的身份放不下价格——奔驰的EQC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此次在深度试驾了上汽ID.4X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这种偏见难免有些以偏概全,至少这辆新车给我的驾驶感受非常好。
 
在传统上革新的外观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大众旗下最新电动车的设计语言。前脸大灯前保险杠线条呈现X式样。同时上格栅采用全封闭设计。
 

同时一条横向贯穿式等待代替了传统的格栅,科技感十足的同时也在以此彰显自己的纯电动车身份。加上新车采用了全新大众扁平化发光Logo,整车的年轻时尚感油然而生。
 

车尾部分,中间的灯带与两侧的3DLID灯组连接,拉宽了车辆尾部 的视觉宽度,看上去更加饱满有力。
 

同时加上轮毂有23英寸、20英寸可选,最基础的也配备了19英寸轮毂,独特的设计能够完美体现车身整体的动感造型。
 

其实因为受海南新能源政策影响,三亚的新能源车型很多,可以说在街头随处可见。而当天驾驶着ID.4X行驶在三亚的街头时,难免会迎来诸多回头率,这或许就是对于新车外观最好的证明。
 
真正的数字化座舱
 
因为审美因人而异,所以外观方面不做过多赘述。我们直接进入内饰配置的体验环节,可以可说当我打开ID.4X车门时,此次试驾才正式打开了我内心新世界的大门。
 
新车的内饰可以说整体采用了简约的设计——但又不同于特斯拉那种刻意将所有功能按键融入到一块大屏中那样偏激。
 

比如老大众车主都知道,车辆灯光的调节区域这么多年一直都在方向盘左下方区域,但这一次新车改为了触控设计,更具科技感的同时,又保留了触感反馈,不至于让你误操作。同理的还有车辆中控屏下的音量滑动触控功能。
 

新车搭载了5.3英寸的i-ID信息组合仪表及12英寸的横向悬浮式中控大屏,12英寸的中控大屏搭载了全新的智慧车联系统4.0,包含远程充电管理、充电地图、便捷充电支付等功能。
 

并且还支持手势触控、语音控制等多种交互。就我试驾的感受而言,语音控制功能相当灵敏,而且重要的是准确率高,哪怕是多音字也能准确识别——这一点在定位导航时体现得很重要。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这里我要重点介绍下新车搭载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该功能与车载的高德地图导航相连接,整个使用过程相当省心。
 

在试驾过程中,不需要通过手机连接carplay,直接语音唤醒车机系统便可以打开并定位目的地,实现导航。而这时候,你就会明白5.3英寸的仪表盘并不小了,因为更多的功能被集成在了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功能上。
 

除了限速标识、前方转弯这些传统的提示之外,其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根据导航提示,对你接下来的路径做出提示。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和我一样经历,导航提示前方200米右转弯,虽然能够大概估计距离。但如果在180米处有一个小路口,那么很大概率会提前转道而走错路线。
 
而在ID.4X的车内,如果你选装了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则会在即将转弯前出现一个醒目的转弯提示标识,并且会根据距离越来越近而不断放大,提示你在正确的地方进行转弯,实用性自然不必我多说。更主要的是当你亲自体验过一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感觉自己在玩赛博朋克,这实在是太酷了。
 

据了解这套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的选装费用为5000,如果不需要也不必担心,仪表盘也依然会显示驾驶辅助信息、时速、续航电量与累计里程、导航信息,在屏幕左中右区域,帮助你一目了然获取当前车辆主要信息状态。
 
当然了,在物联网流行的当下,新车也支持Home to Car家联车、Car to Home车联家实现车与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这些功能我就不作过多赘述,更多给大家讲述下车内的细节配置。
 

比如特斯拉也拥有一块全景天幕,但据我所知目前不少特斯拉车主都在自己贴防晒膜,因为特斯拉为了追求所谓的未来感,这块天幕并没有遮阳帘。所幸ID.4X这块1280mm x 815mm超大尺寸的天幕不单单透光面积大,能够让车内乘客尽收蓝天与星辰美景,更重要的是搭载了隔热材料和遮阳帘。不然当天在三亚的试驾结束后,我的皮肤可能会黑上几度。
 

另外,又比如坐在驾驶室时,你会发现新车采用了旋钮式的怀挡,而且找不到启动键以及电子手刹。因为只要当你身上带着钥匙,打开车门进入车内,脚放在刹车上车辆就会自动启动。同时,当你按下P挡时,车辆也会自动拉起手刹——甚至如果当你连P挡都忘记挂,你松开安全带,打开车门的一瞬间,车辆就已经自动挂P挡并拉起手刹,极为贴心。
 
燃油车一般的驾驶体验
 
在具体试驾过程中,我会发现新车的驾驶感受跟我以往试驾过的纯电动车型都有所不同。有过纯电动车试驾体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一个名词——加速眩晕。
 
但在试驾ID.4X时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在轻踩电门时,你会发现整车的提速是和传统燃油车一样偏线性的,更能让传统燃油车车主接受。当然这并不代表新车缺乏动力,当你加深电门,就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时速已经提升到120km/h以上。
 

这得益于新车采用了高效的驱动电机,而且采用了后置后驱的模式——这也应该是这么多年来,久违的大众车型采用这种驱动模式。同时如果选择的是四驱车型,还能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
 
其全轮驱动前后各有一个电动机,采用50:50的驱动配比,使扭矩分配更平均,增加车辆动态行驶稳定性。加速时,更大扭矩分配到后车轮,以获得最佳牵引力。减速时,前车轮获得更多扭矩,实现最大稳定性。


而在续航方面,我们试驾的车型NEDC续航里程是555公里。但其实我们上车时表显实际续航里程为400多公里,这是因为新车采用了真实续航动态反馈。
 
这套系统能根据电池的荷电状态、温度等信息合理预估电池可用电量;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和选择的驾驶模式,合理估算用户使用车辆的实际能耗;并根据用户对空调等高压用电系统的使用,适时反映用电器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简单来说,如果你平时就爱开着空调,在运动模式下激进驾驶,那么哪怕你充满电,实际续航里程也不会显示太高,而相反你如果平时驾驶得温柔,续航里程甚至有可能超过555km。
 

这一点不是我根据数据在盲目吹捧,而是试驾当天切身体验。在试驾返程途中,我们车上满载5人,还有三人体重不轻的情况下,因为在高速路上走错了一条匝道,让原计划还剩40分钟抵达的路程,变成了需要2小时10分钟。
 
瞬间多出来不止一倍的路程,让我们对车辆仅剩的200km续航难免有些许不信任——当然,也后悔白天驾驶的时候过于激进,消耗了过多电量。
 
一开始大家关闭了空调甚至是音乐,将挡位调到了B挡——强制回收能量模式。并打开了定速巡航,以80码的速度匀速在高速路上行驶。
 

但三亚的天气,在紧闭车窗的情况下不开空调实在是酷暑难耐,最后在大家观察了续航里程不降反升之后,一致决定正常行驶。
 
继续保持B挡行驶,打开空调,打开车载音乐,并将定速巡航速度设定为了100码。在下高速后取消定速续航后,在拥堵路段行驶了半个小时后,顺利抵达酒店。归还车辆时,续航还剩下了140多km左右,这可以说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消耗的续航里程和当天实际驾驶路程相比,已经非常接近燃油车的实际续航里程。
 

或许有人会发出疑问,因为试驾地点在三亚,这样的一个温度能让电池处于最优状态,但其实上汽大众对于北方的消费者也特地加入了“智享冬季套件”选装,而且选装费用相当便宜,只需2000块左右。
 
而这套选装包里最重要的就是CO2超低能耗热泵空调系统,我个人认为单这一套系统就已经值2000块了。
 

这套系统能够利用媒介在密闭系统中蒸发气化、冷凝液化的物理特性,可保证三电系统保持在工作温度,提升续航里程。在35℃高温环境下,其续航约为常温的80%;-7℃低温环境下,续航约为常温的60%。最大程度保证了即使在低温环境下,开着空调也能够拥有正常的续航。
 
一辆让车主省心的纯电动车
 
其实试驾一天下来,正如我标题所说ID.4X更像是一台极为照顾老燃油车车主感受的纯电动车型。不管是从品牌的口碑,还是从倍感贴心的智联科技,又或者无限接近燃油车的驾驶感受与续航而言,新车都更适合老燃油车车主尝试选择新能源车转型的过度车型。
 

而且潮流的设计与先进的智联体验,也会是年轻人优先选择的车型,而且按照上汽大众透露来了来说,新车的售价应该会在30万以内,主流车型售价应该在25万左右。
 

这样一个价格可以说基本与大众旗下同级燃油车保持在一样的水平,却能够享受到更高级别的智能科技以及纯电动驾驶体验,可谓上汽大众的良心之作。

文章标签:
新车爆料
 
相关推荐
倪可的方向盘 1.2万粉丝    1724作品 关注 在世界上总有一个方向盘,你握住就舍不得放下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