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Y车评 2683浏览 2021-08-06 IP属地: 未知

不久前,上汽名爵MG发布了一款基于上汽SIGMA超级架构的全新紧凑级SUV——MG ONE。

当它发布之初,关注MG品牌的人会有少许疑惑。第一,在MG的产品矩阵中已经有一款紧凑级SUV——领航,并且各方面的产品力已近MG的技术集大成者。再来一个紧凑级SUV,意图是什么?

第二,用ONE作为全新产品的命名,打破了过去以纯数字或者某S的命名传统,并且ONE所代表的“1”的含义,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更多。莫非MG要重新梳理自己的产品线吗?

第三,SIGMA超级架构是个什么架构?相对于我们熟知的大众MQB,以及其他自主品牌如吉利的CMA有何异同之处?

带着这样的疑问,在MG ONE 全球首秀后,大鹏君专访了上汽乘用车的几位决策者们,让他们分别就设计、平台架构、品牌策略等大家颇为关心的问题答疑解惑,我也从他们的回答中了解到除了上述三个问题以外,更多关于MG未来发展的详情,感受到MG品牌暗藏的小野心。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孙亦炯 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康华平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张亮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业务部副总经理、上汽乘用车公司首席数字官(CDO)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邵景峰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执行总监

MG ONE为何取名ONE? 

MG ONE之所以取名ONE,因为它有NO.one、All in one、The one这三层内涵。NO.one是说,它是SIGMA超级架构上的第一款原创车型,也是第一款在上汽SIGMA超级架构上打造的全新紧凑型SUV,是肩负着上汽乘用车旗下品牌架构能力提升的代表之作。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All in one,是指它集潮流科技、时尚运动于一体,年轻人喜爱的元素all in one。

另外一层含义,MG ONE是MG想要带给年轻人的独一无二的THE one。它是第一款基于SIGMA超级架构打造的车,也是MG第一款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车,更是第一款完成双子产品设计的车,它身上有很多MG品牌第一的元素,所以将此新车命名为MG ONE理所当然。

SIGMA超级架构是个什么架构? 

SIGMA超级架构是上汽乘用车第二代智能模块化架构,也是现在上汽的两个主流架构之一。SIGMA超级架构是四力合一的机电一体化架构,它整合了机械和智能两大特征。此外还有一个纯电的专属架构,叫SIGMA E架构。

SIGMA超级架构是四力合一。第一个原力,讲的是架构的柔性以及架构的布置效果,MG将MG ONE定位为“智潮科技SUV”,其动线的运动设计风格,对空间布置效率有很高的要求。

SIGMA架构的乘坐空间效率最高可达70%,能够使造型得以发挥到极值。借助优秀的空间效率,设计师在设计MG ONE时得到更多的自由,让车内空间布局趋于完美。这个就是架构的原力,架构的柔性和布置效率所带来的赋能。

第二个战力,SIGMA架构下的车型,最大的扭转刚度能够达到3万牛米每度,这为运动型的车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撑。因为车身的刚度将直接影响到车身的响应性。

同时因为MG ONE是针对全球市场打造,所以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目前MG的车已经出口到澳大利亚、东南亚、欧洲、英国等市场,不同的国家安全法规对架构基础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MG要保障车辆满足一百多个国家的安全标准的需求。

第三个脑力,简单说就是智能科技。MG ONE不仅搭载高通8155芯片,实现更加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而且在全新架构融合下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将带来科技平权的表现力,即让大多数的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智能驾驶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配备激光雷达、4D成像等普通消费者很难承受成本的配置。

MG将努力在消费者接受的范围之内,实现智驾解决方案。除了智驾和智舱,还有非常多的智能科技,可以在脑力赋能之下实现。

第四个活力,除了声光电一体化的座舱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升级能力。比如说逐步实现三大件配套软件的OTA升级能力,以及更多车辆控制单元的全生命周期下的OTA升级。

MG ONE为何首次采用双前脸设计? 

“如果一张脸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那肯定不需要两张脸。”

“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会很纠结,选A,选B,还是选C,要把ABC融在一起造一台车出来,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上述两句具有代表性的回答,基本说明了MG ONE采用双前脸的原因。因为方案A和方案B的出发点不一样,背后的人群也不一样,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决定了这辆车消费的群体。如果想覆盖更多人群,设计师的压力就会很大,比如MG ONE,设计师的期望是覆盖的人群越广越好,最终就通过“一体两面”这个最佳解决方案来实现。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第一是满足了设计师的好方案能够成功走向市场,第二是通过一款车型,让消费者有多样选择,进而实现销量增长。第三为了满足用户颜色需求,采用了两种设计风格,这也是MG史无前例的决策。

这种双前脸设计是否将在后续产品中延续?MG ONE上的两个面孔,其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MG希望这种方式能够引起很好的市场反响,在未来这种尝试也许会更多一点,但会持谨慎态度,毕竟双前脸的前期开发以及后期生产成本相对于单前脸要大上不少。

MG为何又发布一款紧凑级SUV?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看看MG品牌的发展历程。

从上世纪来看,MG定位是“平民跑车”,被上汽收入囊中后MG先后造出时尚的两厢小车MG3、独一无二溜背设计的MG6,直到2017年率先发布15万以下的“运动轿跑”第二代MG6,去年更是推出10万以下的潮跑A级轿车MG5。

以上这些车型都是MG在新品类上的尝试与突破,也正是得益于在发掘新品类上尝到了甜头,才使得MG ONE横空出世。

所以回到刚才的问题,同为紧凑级SUV的MG ONE跟MG 领航,其实谈的不是尺寸级别的问题,而是品类的特征。

专访:MG ONE这台车暗藏了MG的小野心

MG ONE是智能科技、潮流和运动三者融为一体的特征,而MG领航是强调品质感、设计感、配置、空间等等这些传统价值,所以它们是两种品类,两种表现力,两种定义,也意味着针对两种消费人群。

未来MG的产品将向何种方向发展? 

正如MG ONE所要攻占的新品类市场,MG现在以及未来所做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品类思维强化品牌表达。MG品牌每次都在推出全新的品类,而这种全新的品类,正是品牌独特性、引领性、潮流性的表达。

MG品牌的生命力,就在于全新的品类,MG ONE是这样的一种特征,未来的产品我相信亦如此。

“在紧凑型SUV细分市场,可以看到高头大马的造型,以空间制胜的车型,但挤在人堆里的做法不适合MG。”

上述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表明了MG对于汽车市场的理性判断以及自身定位的清晰认识。

如何做到不一样,并且是能够在市场中掀起波澜?MG认为除去强有力的SIGMA全新架构,还胜在坚持多年的原创设计,并且把握住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设计的理解。

中国人喜爱的运动,可能跟欧美人喜欢的运动截然不同。MG在打造运动产品的过程中,特别在设计上,外观上要凸显浓浓的运动气息,并且内在的运动还不能丢失舒适和便捷。

从现在到未来,MG品牌的态度是愈发的清晰。在中国市场近400个品牌里面,只要提到运动车型,MG绝对不会缺位。

大鹏说 

诞生于1924年英国的MG,在经历了上世纪的辉煌和落寞后,进入新千年被上汽收入囊中,由此开启了品牌和销量的第二春。如今,MG产品已经涵盖从轿车到SUV、从新能源、燃油车到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触角除了涉足大本营中国外,还延展至全球众多细分市场,甚至返销英国。

取得这样的成绩,并没有让MG沾沾自喜,反而让它冷静思考重新发掘出品牌内核。“不挤在人堆”而主攻新品类,看似放弃更大的市场,实则发挥出自身更大的优势。我想,这就是MG ONE透露出的小野心吧。

 
相关推荐
Y车评 31.9万粉丝    2885作品 关注 Y车评是全国首家拥有新闻采访权的专业化汽车类媒体,致力于为受
推荐作者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