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甲壳虫一停产,全世界车迷都要哭?大众:反正你也不买

甲壳虫一停产,全世界车迷都要哭?大众:反正你也不买

吴佩频道 2048浏览 2019-07-15 IP属地: 未知

2019年7月10日,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在这里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大众工厂内,最后一台甲壳虫驶下了生产线。想到今年1月4日上映的《大黄蜂》还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波阔别已久的甲壳虫热潮,半年之后,这台年纪可能已经超过我们绝大部分读者的传奇车型在给我们留下了2150万台经典作品后,挥手告别了曾经为他疯狂为他痴的全世界车迷。

(墨西哥是车迷近距离感受甲壳虫文化的圣地)

 

甲壳虫的诞生居然源于骗局?

 

今天,我们不妨在世人为这只可爱的小虫子盖棺定论之前,回首它风风雨雨的81年征程。

事实上,甲壳虫萌萌哒外表下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密辛,为了响应当局制造国民小车的号召,费迪南德·保时捷拿出了一台将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原型车,虽然动力与今天的家用车相较孱弱无比,但仅仅650kg的整备质量依然让它能够达到100公里的最高时速。当局对这台小车满意极了,将它命名为KDF-Wagen,意为“欢乐带来力量的小车”。

1939年柏林车展,KDF-Wagen正式以成品姿态公开亮相,而德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也让民众看到了人手一台车的光明未来,这台售价比已经相当便宜的福特Model T还要低5成,而且不需要一次性付清价款,只要在当时立刻每周在银行存入9马克,就能在1941年开着小车四处逍遥。消息传到大洋彼岸的美利坚,这台车与主流车型大相径庭的设计理念和酷似甲壳虫的外观造型在美利坚车迷中掀起了一股“甲壳虫”风潮,而这一历史性的车型名称也从这时开始正式伴随这台小车进入了汽车世界。

不过,虽然甲壳虫的蠢萌造型在美国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但主导生产计划的德国政府却并没有跟美国人做生意的想法,因为他们压根儿就没想过要把KDF-Wagen卖出去,反而基于这个平台开发了众多军用车辆用于战争,而从普通民众手里骗到银行里的钱也被悉数充作军费。

1945年二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占领着大众集团总部的英国人在这座废墟中刨出了锈迹斑斑的KDF-Wagen,不过却对这台老车嗤之以鼻,没有接管生产线。第二年,重新生产KDF-Wagen的德国人正式将这台车更名为Volkswagen Type 1,而这也是今天大众品牌名称的直接来源,而这时保时捷家族的几位元老却因为尴尬的身份无法目睹重现人间的甲壳虫。

(保时捷父子)

这款英国人看不上的车,却创造了销量奇迹!

 

虽然不久之后保时捷家族的骨干们重回故土,眼看着能够凭借走上正轨的Type 1重操旧业,但却被迫接受极为残酷的现实,即整个Type 1车系的收入都与保时捷家族无关。走投无路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只好将一切寄托于正在为整个家族的战后权益奔走忙碌的女婿与女儿,而孩子们也没有让老人等太久。40年代末,保时捷老爷子的女婿一家通过法律途径拿回了一部分属于家族的东西——大众汽车在奥地利的经营权。

东山再起的保时捷家族赋予了大众汽车全新的活力,也让大众的第一款量产车Type 1在50年代成为了百万销量俱乐部的一员。几年之后基于Type 1改进而来的Type 2继续高歌猛进,将甲壳虫文化传播到了全球各地,而当年将那辆锈迹斑斑的KDF-Wagen视作破铜烂铁的英国佬这时估计已经悔不当初了。

1967年,Type 1用不到20年的时间堂堂步入千万辆销量俱乐部。这时“甲壳虫”的爱称已经在全世界生根发芽,而大众也顺势为这台迷你小车赋予了一个传奇的车型名称——甲壳虫。此举完美迎合了全球车迷的无限热忱,而至今仿佛仍在圣弗朗西斯科金门公园回荡着的那首《San Francisco》则将这场更名狂欢推向了高潮。

当时从全国各地来到金门公园的年轻人们似乎一反常态不再对大尺寸、大马力、大空间的美式肌肉车情有独钟,转而移情别恋了这只小巧玲珑的甲壳虫。但在这之前,甲壳虫在以肌肉车为主导的美国一直都不受待见,虽然二战前它们曾经新奇于小车的外观设计,但战后肌肉车文化当道的北美对小车极不友好,1949年的甲壳虫年销量仅有不可思议的个位数。

而甲壳虫在美国的救星在不久之后闪亮登场,一家名叫DDB的广告公司别出心裁地为这辆小车打出了“Think Small”这一在当时的北美魔性十足的宣传标语。Type 1也就此奇迹般地在北美上演了绝地反击,首先拜倒在车门下的便是美国流行前沿的领军团体嬉皮士,那个年代购买甲壳虫的消费者中绝大部分都是潮人嬉皮士。

(甲壳虫在1960年代等来了一个免费的宣传机会——嬉皮士运动)

 

1972年,大众甲壳虫在销量上实现了对此前创造过销量奇迹的福特 Model T的超越,稳坐世界量产车销量榜头把交椅。而在生产第15007034辆甲壳虫创造历史的同时,大众为了让这一刻成为永恒,还额外量产了6000台左右的甲壳虫世界冠军版,与车迷共享盛誉。

(甲壳虫世界冠军版)

 

石油危机,让甲壳虫和墨西哥结下不解之缘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伴随而来的是险些要了欧美车企卿卿性命的第一次石油危机,甲壳虫自然也没能幸免。接下来70年代末巴列维王朝的覆灭殃及池鱼,全球车企再历寒冬,甲壳虫位于欧洲的工厂全部关停,巴西和墨西哥接下了这条生产线,而临近美国的墨西哥几乎成为了甲壳虫车迷的另一大朝圣目的地。

(要想探索真正的甲壳虫文化,墨西哥是不可错过的一站)

 

墨西哥其实和大众渊源颇深,早在北方的美国人沉浸在肌肉车简单粗暴的狂野魅力中无法自拔时,墨西哥人就已经爱上了大众汽车,而甲壳虫则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工业品。当然,墨西哥帮助甲壳虫度过了石油危机,甲壳虫也反哺了墨西哥经济,直到今天,在甲壳虫生产线上发展起来的汽车产业依然支撑着墨西哥的经济发展。

1980年,墨西哥生产的甲壳虫迎来第一个里程碑——第100万台墨西哥甲壳虫驶下生产下。紧接着第二年,全球第2000万台甲壳虫从最近关停的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工厂驶出,又一个里程碑就这样到来。此外,为了纪念2000万的历史级产量,特别推出的珍藏版甲壳虫也在这一年让大众赚得盆满钵满。

墨西哥产出的甲壳虫除了出口全球,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墨西哥消费者手中,成为了他们最喜爱的交通工具,甚至很多涂装绚丽、车龄超过我们父辈的老爷车至今依然活跃在这个拉丁美洲国家的大街小巷,巨大的保有量也养活了数量可观的汽配城和众多的劳动人口,当然,在我们车迷看来最重要的是,当地人对这款来车有着发自内心的喜爱,政府也对老爷车上路有着海纳百川的包容之心。

遗憾的是,墨西哥人民和政府对甲壳虫的热爱抵挡不了汽车产业更新的滚滚洪流。当2003年7月倒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之时,最后一辆第一代甲壳虫出厂,但迎接他的不是满怀期待的车主,而是博物馆,第一代甲壳虫的生命就此终结。不过,这时的车迷其实并没太过沮丧,因为第二代甲壳虫早在4年前便开始了量产。当然,既然是彻头彻尾的换代车型,应市场审美需求改一改经典了65年的设计理念也未尝不可,于是,20年前与高尔夫同平台打造的第二代甲壳虫成为了呆萌的代名词,驱动形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由不走寻常路的RR变成了更理性的FF,涡轮增压引擎也同步引入。

车迷们会接受换代的甲壳虫吗?

 

换代之后的甲壳虫在世纪之交这年拿到了不错的销量,但之后的情况就不尽如人意了。8年前,大众在集团内部的一片争议中发布了第三代甲壳虫,在初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在2015年之后的最后一段时间内,甲壳虫销量每况愈下,几乎成倍数递减。我想,如果不是全球粉丝的厚爱与力挺和集团内部少数人的坚持,这辆蠢萌小车早就已经成为历史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一如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辆驶下生产线的第一代甲壳虫,今年7月10日离开工厂的最后一辆第三代甲壳虫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主人,等待它的将是成为墨西哥普安布拉州大众博物馆的吉祥物。而当我们在这里回顾甲壳虫风雨兼程的九九八十一载岁月时,这款即将盖棺定论的81岁高龄的小车也在若有若无间影响着81年间人类文明的走向——从二战浩劫的废墟到保时捷和皮耶希家族的复兴,从两次石油危机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支柱,从全球车迷的狂热追捧到如今被时代所抛弃。

八十一年岁月如歌,人类见证了甲壳虫的兴衰,也被甲壳虫的兴衰见证着。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吴佩频道 33.5万粉丝    7326作品 关注 为深度懂车、玩车人群打造的不可复制的高端圈子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