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智能驾驶行业迎来新的分水岭。
当“全国都能开”成为行业标配后,“车位到车位”成为衡量智驾能力的黄金标准。
这一功能要求车辆从起点车位到终点车位全程无需接管,覆盖停车场、高速、城市道路等全场景。华为、特斯拉、理想、小鹏、小米、极氪等玩家纷纷入场,一场围绕用户体验、技术路径与生态整合的终极对决就此展开。
这场竞争的背后,是智能驾驶从“功能驱动”向“能力驱动”的跃迁,更是车企从“制造基因”向“AI基因”的艰难转身。
玩家进度:技术分野后,与时间赛跑
华为是“车位到车位”概念的提出者,其乾崑ADS 3.0系统通过“GOD+PDP”两段式端到端模型,率先实现停车场与公开道路的无缝衔接。
目前,华为已启动该功能的内测,预计2025年全量推送,其核心优势在于生态整合——鸿蒙智行生态覆盖问界、享界等品牌,数据采集量突破10亿公里,形成“车-路-云”协同的闭环能力。
乾崑ADS 3.0系统技术亮点在于,强悍的过闸机能力,支持ETC、地库、园区闸机的毫秒级识别;其次是全场景覆盖,可通过静默学习用户常行驶路线,自动生成通勤路径。
除了华为,第二个重要玩家是理想。
理想是首个全量推送“车位到车位”功能的车企。
其采用“端到端+VLM”双系统模型,强调无学习成本与全国范围适用性。例如,车辆可自主识别全国超1万个收费站,无需提前建图。截至2024年底,理想智驾总里程突破27.6亿公里,数据积累为其技术迭代提供了坚实支撑。
理想汽车的技术亮点在于,独特的VLA路径,下一代方案将融合视觉、语言与行动模型,提升长尾场景应对能力;此外,超100万家庭用户构成理想汽车初始流量池,降低功能冷启动难度。
紧接着是小鹏汽车。
小鹏选择用一套模式,即XNGP打通全场景,SR界面(感知现实技术)在停车场、道路中保持一致性,避免系统切换导致的卡顿,其“车位到车位”功能已开启内测,预计2025年全量推送。
小鹏的底气来自XNGP的感知大模型与超756万公里的实车测试数据,在应对绕柱、极窄通道会车等复杂场景时表现稳定。此外,小鹏汽车通过算法优化,将高阶智驾下探至20万元车型。
最后,我们来看极氪与小米是如何打开后来者的突围之路的。
极氪凭借“四抬杠”能力(高速ETC、地库、园区闸机)和浩瀚智驾2.0系统,计划2025年一季度分批推送“车位到车位”。而小米SU7则搭载“端到端+VLM”模型,已开启先锋版内测,预计2025年全量推送。小米的杀手锏是“人车家生态”与高性价比路线。
底层逻辑:技术、数据与商业化的三角博弈
为什么“车位到车位”那么重要?因为这是技术、数据与商业化的三角博弈的综合战场。
我们先来看技术路线。
如今,智能驾驶的技术路径正从“规则算法”转向“端到端大模型”,但具体实现方式呈现分野:
以华为、Momenta为代表的两段式端到端将感知与规控模块分离,兼顾安全性与迭代效率。
以小鹏、元戎启行为一段式端到端,则试图打通感知到规控的全链路,提升决策连贯性。
而以理想独创的VLA模型,则融合了视觉、语言与行动,能有效应对大量特殊场景。
我们再来看算力需求。
智能驾驶需要海量的算力支持,比如VLA模型需1000+TOPS算力,芯片成本陡增。另外,工程化难度也陡然增加,一体化模型对数据标注、训练架构要求极高。
由此可见,数据是智能驾驶的“燃料”,头部玩家凭借销量优势形成数据壁垒:
特斯拉能凭借全球200万辆车实时回传数据,日均训练里程超1亿公里。而华为的鸿蒙智行生态覆盖50万用户,场景数据多样性领先。最后是理想汽车,家庭用户的高频使用,积累了大量停车场与城区道路数据。
最后,我们来看商业化路径。
我们都知道,智能驾驶的付费率之所以持续低迷,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杀手级应用。目前来看,而“车位到车位”不仅是技术竞赛,更是商业化能力的试金石。
“车位到车位”直击用户痛点,如强大的功能连贯性保证了无断点通行,而超快的响应速度如闸机识别,则决定用户付费意愿。目前华为ADS 3.0单套成本超2万元,难以覆盖中低端市场,而小鹏通过算法优化将成本压缩至5000元以内。在2025年,我们将持续关注这方面的进展与数据。
拓展视野,未来的竞争将是生态体系的对抗,也因此,淘汰赛加速,市场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头部玩家如华为、特斯拉、理想等,将凭借数据与算力优势,持续拉大技术代差。比如华为以鸿蒙OS为底座,整合车、手机、家居设备,构建全场景AI闭环。而特斯拉则依托Dojo超算与FSD芯片,打造“硬件-软件-数据”三位一体护城河。
而腰部玩家如极氪、小米、小鹏等,则需在性价比与差异化间找到生存空间。例如小米汽车通过“人车家生态”实现用户习惯迁移,降低功能教育成本。
最悲惨的是尾部玩家,2025年是最后机会,如若无法实现端到端上车,将被挤出主流市场。
尾声
“车位到车位”的终极目标,是让汽车从“交通工具”进化为“移动的智能空间”。这场竞赛的胜出者,不仅需要技术领先,更需具备生态整合、数据运营与用户洞察的全维度能力。
华为的“全栈自研”、特斯拉的“闭环生态”、理想的“家庭场景”,代表了三类不同的破局思路。
而中国市场的独特性——政策包容性、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付费意愿——或将成为本土玩家弯道超车的关键。
当技术奇点临近,这场战争的结果,将定义未来10年全球汽车工业的权力格局。
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重磅宣布全系车型都将搭载高阶智驾,首批21款车同步上市,真正做到了加配不加价,发布即量产,搭载即应用。首次亮相的天神之眼技术矩阵,不仅展示了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厚积累,更标志着全民智驾时代的到来,使智能驾驶迈向全民普及化。
2月 19 日,奥来德公告,全资子公司上海升翕光电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项目为京东方第 8.6 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中标金额为 6.55 亿元(含税)。
2月21日消息,昨天,华为鸿蒙智行举行了尊界技术发布会,展示了尊界S800一系列的“黑科技”,其中包括前轮爆胎测试,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尊界S800在时速120公里、前轮爆胎且路面湿滑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行驶,并称这一技术难度高于蔚来ET9的后轮爆胎测试
欧洲多国月销量超特斯拉 2025年比亚迪强势开局
比亚迪对 黑公关 相关信息提供人给予奖励,并针对具有重大价值的证据提供人奖励 100 万元!
爆火背后的行业变革力量
小鹏P7+火爆背后的用户洞察:从选择到热爱的油智同价密码
在行业同仁采用不正当手段诋毁比亚迪之时,比亚迪却向华为公司表达了由衷的赞赏,这一举动彰显了其高风亮节。
深挖黑公关的幕后,攻击车企已成一门生意?
方程豹作为比亚迪旗下个性品牌,不断开创新品类,用技术解决用户需求,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融合智能与性能科技,成为全国用户超值首选,连续蝉联销量冠军,不愧是新能源硬派越野之光。
当机械齿轮的转动声穿越时空,兰博基尼Polo Storico经典车修复中心迎来创立十周年的辉煌时刻。自2015年成立以来,这个被誉为时光修复师的部门始终致力于守护品牌历史瑰宝,如今将以一场横跨三大洲的全球庆典,向世人展示经典永续的非凡魅力。从阿尔卑斯山巅的冰雪赛道到罗马古城的历史......
2月19日,比亚迪新闻打假办宣布,对8位“黑公关”相关信息提供人给予1-10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针对1位具有重大价值的证据提供人奖励100万元!这表明了比亚迪坚决打击“黑公关”的决心。
到店实拍比亚迪宋L DM-i智驾版:三大进化,六大引领,让人眼前一亮
三电卷到头了,只能卷价格了
中国智造再攀高峰!#比亚迪李云飞恭喜尊界S800技术发布# 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平台,S800以硬核科技实现多域融合突破,标志着中国汽车核心技术迈入新纪元。强强联手共绘智能出行蓝图,期待以创新科技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慧的出行体验!
乾崑版新增两大版型,岚图梦想家以技术平权重构 MPV 市场格局
新能源行业将打击黑公关进行到底
威马疑似即将复活
加码中国市场,是奔驰的“核心”。
2025年1月车企国内销量排行中,吉利汽车以23.99万辆的战绩力压比亚迪,强势登顶销冠王座,开年鸿运势不可挡。吉利不仅在新SUV能源和燃油领域双向发力,在细分市场更是表现强势。包括博越家族(1月热销26434辆)等在内的三款吉利车型,稳居1月SUV销量排行榜前五,碾压同级合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