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据公告披露,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为105.00亿元–110.00亿元,同比增长924.60%–973.39%;归母净利润为102.00亿元–107.0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成为了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提升的主要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自今年一季度以来,牧原股份的经营现金流持续向好,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数据显示,与上年一季度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到75.0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8.14%;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4.39个百分点。随着整体经营状况稳健向好,财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发展进一步获得了市场关注。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5年年初至今,牧原股份的股价已由年初最低点35元/股附近增长至45元/股以上,期间最高涨幅接近30%。股价的持续上扬反映了市场对公司经营成果的认可与未来持续增长潜力的信心。此外,在机构评价方面,今年二季度以来,牧原股份相继受到华泰证券等券商机构的“买入”、“强烈推荐”等评级。有机构分析指出,今年以来猪价虽处于下行周期中,但下跌偏缓、养殖行业仍处于盈利空间,而在此阶段,牧原股份的养殖成本领先及单头增益空间将有望持续提升其优势下的盈利兑现能力。
主业降本成效显著
现金流持续向好进入发展新阶段
自年初至今,牧原股份在成本端持续发力,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尤其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为公司整体经营带来了重要变化。
根据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年初至6月低,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以从13.1元/kg下降到低于12.1元/kg。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牧原股份全年完全成本目标 12 元/公斤,相当于年底成本要降到11元/kg左右。从经营端来看,牧原股份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较大可能性。一方面,公司在非瘟等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上不断强化,这有效减少了因疫病导致的生产损失和成本波动;另一方面,公司通过构建科学的种猪繁育体系,优化种猪基因,提高种猪生产性能,进而降低了养殖成本。此外,在降本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拓展增益空间,提出通过提升单头猪高价值部位的产出和改善肉质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单头生猪的综合价值。目前来看,在现有生产体系下,公司单头生猪总价值的提升路径已经较为明确。
企业方面表示,后续牧原将重点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和智能化应用等领域,借助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手段,持续提升生产指标,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以达到全年成本控制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持续强化。
另外,针对财务结构优化、降低负债、强化现金分红等方面。在经历规模快速增长,规模趋于稳定后,牧原股份于2021年及时做出战略性调整,公司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资本开支逐步下降,新建产能控制在较小规模。
2024年牧原股份首次出现年度资本开支小于资产折旧,体现了其稳健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这也成为了公司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转折点。
根据公司去年修订《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显示,在2024-2026年度,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由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调整至40%,这一调整体现了公司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股东的积极回馈。据统计,在已结束的2024年,牧原股份全年现金分红总额75.88亿元,创年度分红规模新高,同时公司计划在2025年将负债规模降低100亿元,以进一步优化自身资产结构。
公司管理层表示,随着生猪养殖行业不断成熟,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预计未来猪周期将会呈现“弱周期、窄波动、慢变化”。长期来看,生猪行业的产能和猪价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在此背景下,对于已经完成大规模建设的牧原而言,未来的现金流和利润流入可确定性更强,公司财务结构将持续优化,同时分红水平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积极出海,开辟增长航道
在深耕国内业务的同时,牧原股份亦积极关注并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今年年初,牧原启动港股发行计划,公司于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公司方面称,对于现金流充裕的牧原而言,融资并非主要驱动力,而是面向未来五年到十年,开展海外业务,进行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的一步。面向未来,公司将借助此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亮相,重新梳理投资价值,塑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印象,引入更多国际化、长期投资者,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行业在海外市场仍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生猪养殖行业及猪肉食品行业的发展不均衡,在供给和消费端将存在很大改善提升空间。而对于牧原股份而言,公司在自身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克服了非洲猪瘟,建立了智能化养殖体系。这是既是公司海外布局的基本点,同时也有望公司后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预计未来在出海的持续扩张,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深入以及公司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共同加持下,牧原股份将有望在全球市场中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实现稳健增长,为股东创造更多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智慧出行 悦享无限 AITO授权用户中心·福州鼓楼盛大启幕
这两天,汽车圈发生了件奇怪的事。
又有汽车品牌倒闭了,这一次不是造车新势力,而是传统汽车品牌!
长沙工厂起拍价从19.15亿元一路降至9.92亿元,五度流拍成为广汽菲克近一年为数不多引起外界“关注”的事件。而在七年前,这个工厂正轰鸣着年产22万辆的辉煌。
近日,关于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去向引发热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位于南京江宁的上汽大众第四工厂将被上汽与华为合作的 尚界 项目接手,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众为国际传播迎来新合伙人 Sally Lu加盟
哈弗猛龙的热销,本质上是技术迭代与用户需求共振的结果。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越野与舒适何者为先时,哈弗以双线并举战略给出答案。
奔驰上半年销量出炉:尊贵是有有效期的?
“敢动” 才是真性情!MINI 官改民改齐登场,解锁小车无界可能
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超越路线之争:东风本田如何用“油电同质”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比亚迪智能泊车技术:从技术突破到责任闭环的行业革新
少年强则国强,比亚迪选择与孙继海发起的“海选未来”足球青训项目继续合作,助力中国少年逐梦向未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2025年7月10日,零跑汽车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零跑汽车创始人、CEO朱江明回顾了过去的故事,讲述了零跑汽车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的逆袭之路。#零跑汽车
比亚迪智驾新篇章媲美L4级智能泊车,开启安全用车新时代
60天账期承诺不再口讲无凭
全球首推L4级泊车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比亚迪率先媲美L4级智能泊车
旅行车叫好不叫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车企不敢推出旅行车,毕竟没人愿意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