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蓝谷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北汽蓝谷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36.61亿元,同比增长352.19%;前三季度营收约为60.98亿元,同比增长55.49%。利润方面,第三季度为-8.31亿元,前三季度为-26.44亿元。
单从营业收入来看,不管是数据本身,还是增速,北汽蓝谷的表现看似都令人满意。但再看看北汽蓝谷的利润,却让人大跌眼镜。前三季度亏损额竟高达26.44亿元。不仅如此,2020年全年北汽蓝谷还亏损了约60-65亿元。
背靠北汽,又拉上了华为背书,手握北汽新能源和极狐两大品牌的北汽蓝谷俨然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再来看下销量数据,今年1-9月份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仅1.7万辆,同比下滑19.5%。而定位高端的极狐品牌前三季度累计销量仅1702辆,甚至不及造车新势力一款车型单月的成绩。
定位低端的北汽新能源销量持续下滑,而极狐冲高又迟迟未有新的突破,北汽蓝谷被资本市场抛弃或成早晚之事。
作为北汽蓝谷的销量担当,北汽新能源曾在2019年销量突破15万辆,更是连续7年夺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在北汽新能源这一子品牌的鼎力支持下,北汽蓝谷在2019年实现了9201万元的净利润。
过度依靠B端市场,产品质量不可靠,口碑败坏,导致北汽新能源昔日的“辉煌”永远停留在了2019年。自2020年开始,北汽新能源销量急速下滑。当年累计销量仅2.59万辆,同比下滑82.7%。随着北汽新能源销量的崩盘,北汽蓝谷业绩也出现了大幅下滑,2020年亏损超过60亿元。
眼看北汽新能源已“无药可救”,北汽蓝谷又押宝高端品牌极狐。想利用极狐来提升整体品牌形象的同时,实现扭转颓势的目标。同时,在今年年初,北汽蓝谷董事长刘宇更是提出了“让北汽新能源在三年内重回第一”的计划,并透露了极狐2021年的小目标是1.2万辆。
但从极狐品牌推出一年多来的市场表现来看,北汽蓝谷押宝极狐就是个错误。北汽蓝谷从今年第二季度才逐渐公布极狐的销量,此前极狐的销量都是个谜。在很多人看来,相比现在月销量几百辆,此前极狐销量更惨淡,以至于北汽蓝谷都不敢公布于众。而今年前三季度极狐累计销量也不过才1702辆,与1.2万辆的销量目标相差甚远。这也意味着极狐今年完成销量目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极狐的品牌知名度低得“可怜”,甚至都不如威马这样的新势力知名度高。产品迟迟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力又非常孱弱,极狐未来的路注定了将会困难重重。
而对于目前销量仍跌跌不休,同时几乎没有新产品投放的北汽新能源而言,刘宇提出的“让北汽新能源在三年内重回第一”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纸上谈兵。
写在最后
北汽新能源大势已去,而极狐冲高又几乎失败,未来如何来发展?北汽蓝谷陷入迷茫中。销量不断下滑,亏损状况难以缓解,虽然今年北汽蓝谷今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定增,募集得来55亿元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又能支撑北汽蓝谷多久呢?经营状况得不到改善,再多的资本注入,最终也将落个打“水漂”的下场。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有电马的赛道基因加持,每个漂移动作都让人热血沸腾
12月伊始,对标卡罗拉、朗逸的五菱首款A级轿车星光上市。那个造宏光神车,造MINI EV的五菱,如今做起了丰田、大众的“对手”,不再只是制造面包车、小货车这样的生产工具,而开始打造
日前,长城皮卡公布11月销量数据。长城皮卡11月全球销售16291台,同比劲增18.1%;1-11月全球累计销售186298台,同比增长7.8%。1-11月国内终端市占率近50%,
一汽-大众ID.7 VIZZION此次肉眼可见最大的改变在于智能化配置以及车内用料所营造氛围感,这一点并不落后于许多新势力和自主品牌,也算是从“偏科生”转变为“优等生”了。
每次看电马在赛道上的视频,都感觉这是对速度的一种独特理解
有电马的赛道基因加持,每个漂移动作都让人热血沸腾
看这视频,电马不只是电车,更是一匹赛道上的野马
看电马的视频,仿佛可以感受到那野性的Mustang魂,太激动了!
看这视频,感觉电马不只是电动车,更是一匹赛道上的野马
看这电马赛道视频,感觉每一秒都在诉说着速度的故事
这电马的赛道视频,这种速度感,这种操控,赛车基因爆棚!
作者 | 李大鹏出品|电动公会从今年初特斯拉降价开始,新能源车企已开启多轮“价格战”,价格比拼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年底,厮杀也越来越激烈。进入12月,为了年底冲量,新一轮“价格战”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