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大潮方兴未艾。
无论旧势力还是新势力,这些年大小车企厂商们,无不争先恐后扎堆挤进高端智能电动车新赛道。
特斯拉这样的“带头大哥”自不必多说,就连蔚来、小鹏、理想、威马、零跑等一众过去“无根无萍”的新势力,近年来也相继在新能源新造车领域混的风生水起。
蔚小理们还凭借率先上市、屯粮充足,在中高端市场基本站稳脚跟。
蔚来ES6、ES8,理想ONE、小鹏P7等明星产品,纷纷成功杀到了二三十万、甚至更高端细分市场。
与这些电动新贵们相对应,自主强企吉利、长城、奇瑞,以及大型国企东风、上汽、广汽、长安、北汽等,近年来也相继加码布局、向高端(新能源)赛道进军。
吉利领克、长城WEY已经在燃油车领域冲高数年,如今又相继推出了极氪、沙龙剑指高端智能电动车赛道的全新品牌,东风岚图、上汽飞凡&智己、广汽埃安、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
无须讳言,但凡有点家底和实力的大厂,这年头基本都相继打出了高端电动车这张牌。
反观深耕电动车十多年、素来习惯以新能源汽车引领者自居的BYD。
除了十年前携手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搞出了腾势品牌率先试过水,近年来在友军集中“冲高”的大潮下,反而有些摇摆不定、踌躇不前。
去年传闻已久的高端品牌项目——“海豚”。
今年竟然被比亚迪以“精品小车”的定位推了出来,继续锁定的是10万元上下的电动代步小车市场。
定位上来看,可被视为e系列的升级版,更加的精致罢了,依旧走的亲民大众化路线。
与“高端”二字毫不沾边。
无须讳言,比亚迪的后续高端电动车品牌肯定是要来的,但相较于上述一众友军,新能源龙头车企比亚迪无疑在这波高端化赛道角逐上,落后不止一拍半拍。
这不禁让人心生感慨:
靠做电池起家,凭借F3DM、e6、秦、唐、汉等系列新能源产品,过去十年里在国内乃至全球(主要以商用车电动大巴出口为主)新能源车市所向披靡,占据了明显先发优势的比亚迪......
骨子里、或者说企业DNA里,究竟有无高端基因?!
乐逗汽车以为:
和同样习惯以“技术宅男”形象示人的奇瑞类似,将“技术为王”写进企业核心造车理念和slogan的比亚迪,过度地沉迷和沉浸于所谓的技术创新上,在营销、传播、品牌运营等维度拥有过于明显的短板。
或许压根就不具备高端基因、很难培育孵化出高端化的品牌。即便硬生生搞出来了,成功的概率也相对很小很小。
这方面,比亚迪不是没有过前车之鉴。
一如前面所言,早在2010年的时候,当时国内的新能源车市私人消费市场完全没有被打开、对公领域的“十城千辆”示范运营也不才刚刚启动,比亚迪就曾与奔驰母公司戴姆勒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并于两年后的2012年,双方正式在比亚迪大本营深圳注册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俗称“笔袋”公司)。
以笔袋公司为载体,双方合力打造了当时被公认为国内首个高端电动车品牌——腾势。
后面的故事就清晰很多。
腾势首款量产车型腾势电动车(是的,车型与品牌同名)于2014年正式上市,两款配置补贴后售价36.9和39.9万元。
综合续航300公里,放在当年普遍200公里续航的车市来看,也是非常领先的。
此处还要补充一点,这个36.9和39.9万元的指导价,是扣除两级财政补贴后的价格,而2014年这样一辆续航300公里水平的电动车,仅仅是政府补贴就高达11-12万元。
什么概念?
放在当时那个年份来看,腾势的定位,不可为不“豪”。
这样的售价绝对对得起“高端豪华”的品牌定位,售价强悍指数丝毫不亚于,当下售价四十多万的蔚来ES8等产品。
要知道,2014年腾势上市的时候,市面上除了特斯拉,基本再无其他高端电动车产品,在售和热销的基本都是清一色的、有“骗补”之嫌的低端货。稀罕程度,绝非ES8、理想ONE们能比。
尽管如此,起步早,并且合资双方来头都不小,被公认为“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腾势,从上市出生之日起到最终被BYD变相放弃、被奔驰收编,以及如今基本淡出了主流视线……不过几年时间。
腾势折腾了那么些年,始终没有激起大的浪花,白瞎了高起点、高定位,以及难得的超级先发优势!
回过头来看,或许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腾势失败,毕竟打一开始它就是时代和“过渡性”产物,比亚迪和戴姆勒都有自己的算盘,长远来看肯定都会以自己的摊子和品牌为核心。
但不得不说,腾势的没落与淡出,必然性中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
一如上面分析所言,放在当年腾势占据了天时地利(那些年蔚来、小鹏、理想都还没有出生),但凡比亚迪和戴姆勒合资双方给点力,腾势的结局都不至于如此。
戴姆勒本身更多的就是出资和品牌背书,腾势更多的营运实际上是由比亚迪在操盘,连研发生产制造基地都放在了深圳坪山大本营。
比亚迪现如今的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在腾势最为关键的2015年一度担任过腾势(即笔袋公司)的销售副总裁。
从腾势到比亚迪,比亚迪的这些年营销做得有多漂亮,在业界可谓时常被人津津乐道。
篇幅所限不展开细述,腾势这个高端化项目的失败,比亚迪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人为”因素。
此前我们在分析奇瑞第三次冲高——星途这个高端品牌郁郁不得志时,提到过一个观点:
奇瑞并不缺核心和高端化技术,但这家“技术兼宅男型”的企业骨子里,或许压根就没有高端基因。
或者说在那样的一味侧重于所谓技术流的企业氛围中,很难孵化和培育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化品牌和产品。
这个道理,目测在比亚迪的身上同样适用。有技术不假,但“僵化和死脑筋”很难做出真正具备逼格和调调的高端化品牌。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
比亚迪去年推出的王朝轿车旗舰——汉,外观设计还不错,但坐进车内你瞬间就会发现,跟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这样的竞争对手,差距在哪里了。
矫揉造作的复杂,在过去或许能够与豪华沾边,但放到电动化时代,不要太土……
与产品的内饰设计相对应,在对这款旗舰车型的营销包装上,比亚迪方面表现出的也是非常的老土的“没品”。
最近引发巨大争议的,李云飞请了“网红”自媒体六神磊磊给汉EV带盐,结果被网友和迪粉骂惨,太low太没品……
恕我直言,这个李云飞们一手策划并引以为傲的,所谓“汉唐精英荟”的系列营销,本身就是一场看似高大上、实则非常没品和有失品牌格调的失败秀。
抛开类似的流量“网红”式人物,注定伴随有较大争议性不说,你看看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哪家像比亚迪这样不辞疲倦地,给汉EV找各种所谓“大咖”当车主和站台?!
比亚迪请六神磊磊来给汉EV站台
要知道,今天的消费者、尤其年轻一代消费者,普遍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和喜欢,他们并不喜欢、甚至异常反感比亚迪这种“说教式”和“站队式”的宣贯和带盐……
乐逗观察:
单就六神磊磊选择了比亚迪汉EV这件事来看,或许的确能够给这款本身就不缺流量和话题性的产品,带来一波新的话题和流量;
但比亚迪和李云飞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在收割了这波话题和流量之余,也将引起很多一部分年轻消费者的反感情绪。
扪心自问,那些放弃特斯拉Model 3、小鹏P7甚至BBA燃油车产品,选择比亚迪汉这款车的消费者,有多少或者有几个,是看中了汉和比亚迪的逼格和品牌形象?!
归根结底,同这些潜在竞品相比,汉最大的亮点和优势,依旧在于相比之下拥有较高的“性价比”。
以及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多年,电池等技术方面貌似也更加让人放心一些,仅此而已。
真话伤人,按照比亚迪和李云飞们这种很土很没品的营销风格弄下去,比亚迪体系内怕是难以孵化出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化品牌。
不信你看看比亚迪号称“一个打十个”的十月份销量各车型分布,除了汉之外,还有没有真正算得上高端的走量车型。
而且说实话,汉虽说价格也卖到了二十多万,但至少目前来看依旧跟“高端”,不太沾边。
聊一聊上海车展后,奇瑞与星途都有哪些车型值得期待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赛道,近年来速冻食品在消费升级、供应链革新和技术驱动下持续增长。而作为行业龙头,三全食品也是行业内首家A股上市公司,三全食品凭借技术创新、全场景布局和智能化生产能力,不仅巩固了市场地位,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复制范式。
今年1月,吕先生花15万买了一辆零跑C16新能源车。吕先生说车子开了三个月,中控死机了三次。
未来是否真不需要再买私家车,智能汽车共享化何时能实现?
外国土豪当街拦车欲买走,我感觉车主亏了100万
作为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有点“不务正业”。天天跟着“川普”搞事情,对于特斯拉似乎并不上心,以至于有传言说“马斯克对造车失去兴趣”、“马斯克执意砍掉Model 2项目”。而新一版的传言是特斯拉在另寻CEO取代马斯克,针对这条传闻,特斯拉最近做出了否认。
比亚迪计划在德国推出更多插电混动车型!
独家 | 极氪科技集团管理层调整:林杰全面负责极氪销售与市场
【韩系动向1568】起亚4月全球销售27.4万辆,同比增长5%!
魏建军表示,我们已经有了更高效的混联技术,为什么还要做增程呢?#魏建军又给高山整活 #魏牌全新高山 #魏建军回应为啥打死不做增程
丰田章男称电动车没有你想的那么干净
新能源时代 为何长城要造4.0T V8?
当前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分化与格局重构,在全面市场化竞争格局下,产业资源持续向优势产区、名优酒企及头部品牌集中。这一发展态势中,行业龙头山西汾酒(600809.SH)2024年度财报彰显出显著的竞争优势。
时代变了!所有合资汽车,都在“中国化”的道路上,不亦乐乎!
谁说老板不能坐三排?魏建军直播亲测全新高山座座皆“C位”
极狐阿尔法S5 VS埃安RT,谁在15万级真正快人一步
日前,比亚迪发布最新销量情况。
别克针对旗下热门车型推出一口价,君威10.69万起,昂科威S白金版13.99万起,君越白金版15.99万起,别克E5 16.99万起,GL8陆尊26.99万起,GL8陆尊PHEV 33.99万起,大家别错过了。
陆地游艇昊铂HL,30万级豪华SUV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