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海淀莫少
编辑 | 小丸子
一汽丰田对用户的诚意,还远不止展现在bZ5上!
时下正在执行的“时光焕新计划”,就是立足用户购车和用车的全周期,以“车龄增值补贴”为机制,彻底消除用户的时间担忧和里程焦虑
千帆过尽,合资大厂转型过后仍是当打之年。
众所周知,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一遇之大变革,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这件事情上,基于国情和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中国本土品牌(包括传统自主车企、及一众造车新势力)率先发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占据阶段性先发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段时期以来,行业内外充斥着这样的一种声音,认为合资车企不行了,电动化时代合资品牌落伍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
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在全球车市都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大厂们,是真不能打,还是此前一直处于战略观望期、没有真真正正下场发力?
透过前不久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这个问题已然有了清晰答案——合资大厂们集中觉醒,开始后程发力甩开膀子加码新能源了。
比如一汽丰田bZ5的惊艳亮相,就让我们见识到了新能源下半场,合资品牌强势发力不容小觑。
系统性“安全”防护,大厂造车底色不变
扪心自问,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对于消费者和驾乘者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最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是几秒级的零百加速吗?还是最高多少时速的麋鹿测试?抑或是近年来风靡行业的“冰箱彩电大沙发”?
在乐逗汽车看来,这些个维度和评价指标固然重要,但在它们”之前”和“之上”,还有一个维度和指标更加重要!
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因为无论是油车还是电车,首先你得是一台车,而且是经常带你和家人朋友,从A点到B点高速行驶的车。所以本着“生命大于天”的原则,车辆的安全性理应高于一切。
没有足够的“安全性”作为前提和保障,再快的加速、再好的底盘、再智能化的体验,一切都是零。换言之,有了“安全”这个1,后面的各种动力、底盘、配置等“0”,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不同于各路跨界造车新势力的激进求快,一汽丰田这样的合资大厂无论是造燃油车还是造电动车,始终将高安全、高品质作为造车的基准和底线,宁可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慢一点,也要做好并做足车辆的全方位、系统性安全设计与验证。
一句话,一汽丰田造车,绝不会将“半成品”交付到用户手中,让车主充当品牌与产品的“小白鼠”。
以bZ5这款车为例,什么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QDR品控体系就不多说了,毕竟是“丰田造”,这些个传统老本行分分钟轻松拿捏。
事实上,bZ5以“不止五星“安全为目标,以行业最严苛的评测标准,实施了115个严苛碰撞工况,同时全系标配越级的9个SRS气囊,真正做到了“安全无差异,保护全方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台电动车,一汽丰田在动力电池的安全防护上,可以说下足了功夫和本钱,官方称之为“五重护甲”。
其一、车身吸能结构,确保发生碰撞电池不变形;
其二、无电外壳,有效预防极端情况下电芯绝缘失效起火,并延长外壳寿命;
其三、下置集成式冷却器,材质更厚综合强度更高,确保冷却液不会漏至电池中,同时避免冷却器异常下冷却液泄露至电芯中;
其四、“绝缘”冷却液,采用最新开发的可抑制电池短路的驱动用电池冷却液,确保耐久性和安全性;
其五、过度充电监测系统,通过三种监测方式监测到电芯,既可避免电池过充导致起火,又确保电池具备更长寿命。
与此同时,在控制安全方面,一汽丰田bZ5同样设计了四大冗余。
譬如采用双电路板+双电机+解耦设计,实现了“制动冗余”;采用行业独有的双芯片双电源冗余设计,通过EPB+ECU双芯片+备用电源,实现了“驻车冗余”;
采用双套信号传输系统,扭矩角度、驱动回路双传输链路,达成了“转向冗余”;采用1芯片保障工作,1芯片负责监测的双芯片配置,实现了“电机控制冗余”。
看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感叹:
大厂还是大厂,造车有敬畏之心 ,牢牢为车主用户守住“安全”底线,买的放心开的安心!
就问,同价位同级别家用电动车产品,安全性能做到一汽丰田bZ5这么牢靠和冗余的,还有谁?!
智驾不是炫技,安全同样应该是优先级
在上面谈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中,一个行业共识是,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何为智能化?
说的高大上一点,汽车不再只是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变成更聪明更懂你的智能伙伴和移动空间。说的简单通俗一点,现阶段而言,主要包括的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
智能座舱就不作过多赘述了,一则它并不是直接关乎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二则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普及,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或者新势力,智能座舱这一块普遍都做的比较OK。
仍以一汽丰田bZ5为例,什么语音控制、手势控制,15.6英寸全高清触控大屏、10个JBL扬声器、香氛系统、256色氛围灯啥的,一应俱全,能够给到用户很不错的智能座舱体验。
然而在关乎行车安全的智能辅助驾驶这个维度,各家车企都喊着做到了行业第一梯队,甚至“遥遥领先”,但在真正的技术、法规,以及智慧城市和道路交通配套设施,都能支持无人驾驶之前;
当下及可预见的较长一段时期内,任何一家车厂大规模量产的乘用车产品,基本上都还只能是“辅助驾驶”。
那么这个时候,辅助驾驶与辅助驾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是简单的所谓L2、L2.5、L2+这类营销术语上的差别吗?
乐逗汽车认为,显然不是,车企厂商之间的辅助驾驶最大的差别,除了技术层面和实际道路体验上的差别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但容易被消费者忽视的差异点——对待智能辅助驾驶的态度!
众所周知,过去这几年中国新能源车市,有不少玩家、尤其是新势力跨界造车品牌,喜欢将智能化、尤其智能驾驶作为自身的核心标签与卖点,围绕智能辅助驾驶的宣传一度非常的激进和狂热。
这其中,一些行业大佬和流量“网红”还屡屡公开进行错误的智驾示范,让一些不明缘由的消费者误以为“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好像真的已经照进了现实。
所以网上有很多“睡觉”开各种新势力智能电动车、甚至跑高速的视频,令人瞠目结舌。
结果片面且激进的智能驾驶舆论宣传,让越来越多的车主用户和消费者尝到了代价,智驾出事故的案例层出不穷。
今年某品牌的一起智驾事故,更是引发了一场行业大讨论和全民深思——智驾不是炫技,安全同样应该作为车企量产上车和舆论宣传的优先级!
作为一汽丰田出品的智能电动车产品,bZ5搭载的是由Momenta飞轮大模型5.0+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合力构筑的Toyota Pilot智能驾驶辅助,算力强大功能丰富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安心的智能驾驶辅助体验。
为了确保丰田一贯的高品质要求,Momenta还按照丰田规范的安全驾驶行为,特别优化了大模型,确保bZ5车主都能拥有丰田倡导的安全、安心体验。
此外,bZ5还全系标配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不仅搭载了DMS驾驶员监测系统,OMS乘客监测系统,更搭载了可监测全车的车内生物监测系统,孩子或宠物独自在车内时,10秒就会启动双闪和鸣笛提醒,5分钟会自动启动空调,并通过手机APP通知用户。
尽管在营销宣传上,一汽丰田们从没有声称什么智驾第一梯队、遥遥领先,但现实却在于,丰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以“交通事故0伤亡”为目标,历经多次进化,其先进性可靠性已经获得了全球用户广泛认可。
乐逗观察:
汽车行业的竞争始终是场马拉松,不是看谁先跑和跑得快,而是比拼耐力和可持续性。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狂飙突进从1.0时代转入2.0时代后,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新势力等,更加需要比拼各自的技术底蕴+安全品控等基本功。这无疑给了一汽丰田这样的合资大厂,后发制人的难得机遇。
事实上,即便是在竞争无比惨烈的2025,一汽丰田一季度销量依旧逆势增长9.6%,电动化车型占比51%,高端车型占比59%。
市场和消费者用行动表明,一汽丰田这样的合资大厂底蕴深厚转型速度和势能不容小觑!
安全做基石,价格有诚意,一汽丰田bZ5市场前景可期。
对了,一汽丰田对用户的诚意可远不止展现在bZ5上,比如时下正在执行的“时光焕新计划”,就是立足用户购车和用车的全周期,以“车龄增值补贴”为机制,彻底消除用户的时间担忧和里程焦虑:
5月1日—6月30日,该“计划”继续升级,除了车龄多一年增加1000元补贴外,鼓励“双人成行”,即双人拼团每人将再至高减5000元,并同时赠送安全检查、纯牌零件优惠卷、美容抵扣卷等“服务关爱礼”。
难怪有不少网友和车主用户纷纷表示,“一汽丰田实力宠粉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要越野也要智能,这5款硬派SUV一个比一个聪明,配置都不赖
中德强强联合!一汽奥迪 Q6L e-tron到底有多强?
中国豪华新名片!腾势N9登陆央视,易三方技术大放异彩
7月21日,一汽-大众全新揽境开启预售,预售的车型为450四驱至尊版和450四驱旗舰版,预售价分别为29.99万、32.19万,并同步推出3,000元定金抵6,000元购车款的专属订车福利。
7月23日,岚图汽车CBO邵明峰在社交媒体发文,给用户朋友汇报了FREE+的成绩。他表示,上周末至周一,FREE+狂揽线索7万+、斩获订单2000+、火速交付近1000台。字里行间难掩兴奋,博文中连用10个感叹号,足见其对FREE+市场爆发力的震撼与喜悦。
现代帕里斯帝下月国内首发,2.5T混动,有兴趣吗?
豪华硬派SUV新标杆?这台猛士M817来势汹汹!
前不久smart精灵#1经典焕新款正式发布上市,作为外观以及售价区间都与老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的年度小改款车型,smart精灵#1经典焕新款有哪些升级和优化?能否满足用户对于豪华品牌精品小车的期待呢?
新款坦克500官图,有激光雷达,还有“冰箱和彩电”
此次活动不仅是五菱之光EV 305km进取型的闪耀登场
1
近日,岚图FREE+自上市以来正以雷霆之势席卷市场,全国交付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
纯电敞篷的MG Cyberster虽然少了内燃机的强劲声浪,但舒适惬意的驾驶感受,顺滑强劲的动力表现,也为更多普通用户带来了使用门槛更低,更好上手的敞篷体验。
从今年开始,随着全新CLA L将于今年三季度(预计9月份)上市
刚入学还不被看好,现在鸟悄成了班里尖子生,零儿,你是真不声不响啊。这期试零跑B01,8295,激光雷达,续航650,配置挺高,预售价10.58~13.58W,24号上市,咱要不猜波正式价,让小零看看
10万多大预算买插电混动轿车,秦L DM-i和吉利银河A7该怎么选?本期视频就来聊一下。
面对新一代Grande Panda的发布,菲亚特并未让旧款Panda谢幕,反而赋予它新生,以“Pandina”之名焕新登场。
新款奔驰C级旅行版谍照来了,新车的车头依旧有着颇高的辨识度,未来将于年内发布。
“苏州园林”邂逅“最强大脑”?全新一代博越首秀就连友商都抄不明白!
而此次305km进取型的推出,正是五菱红标聆听用户需求、持续技术革新的成果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