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成立的零跑汽车,在熬过5年的销量惨淡期后,终于在去年实现了“翻身”:全年累计交付43121辆,同比上涨278.6%,虽然和同是造车新势力的哪吒、威马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但好歹是跑赢了自己,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中来。

零跑在去年交付量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超200%的冲劲儿,让不少人认为零跑终于跑了起来,但若是透过繁荣的假象看清本质,你会发现零跑目前依旧是处于“裸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随时都有溺水的可能。

目前零跑汽车的销量担当是一款起售价6.89万元的微型电动车T03,该车在去年几乎是承包了全年交付量的九成份额,虽然在经历了升级涨价续航缩水、无法按时交车等问题,但在市场依旧保持着颇高的热度,究其原因,就是售价低廉性价比高。然而没有太多的品牌核心技术和特色加持,这也使其具备着极高的可替代性。在宏光MINIEV掀起微型电动车新浪潮后,随着5万以下的低廉市场逐渐逐渐趋于饱和,如奇瑞、宝骏等纷纷开启向5万级以上的精品微型车转变, T03的生存空间或将得到进一步压缩。

而被朱江明称之为“半价Model Y”的零跑C11,虽然肩负着回归主流市场使命,但显然并没有得到厂商的格外照顾。去年年底的一场换代升级,不仅将终身质保变为8年质保服务,还将部分车型的水冷电机更换为油冷电机,直接让近1.5万位已付款未提车的准车主们变成“老款”车型,虽然这些车主们通过种种渠道进行维权,但均未得到零跑官方的解决方案。这种操作不仅让零跑C11的前景堪忧,同时也让不少关注零跑产品的消费者寒了心,对C11乃至其品牌形象,都带来不可忽略的创伤。

此外,头部造车新势力的集体下探,以及传统车企的电气化转型,使得中端新能源消费市场的竞争加剧,这让C11以及更高阶的C01,市场处境变得更加危险,毕竟品牌影响力本就薄弱,低端市场形象牢固,再加上软硬件不具备明显优势,很难在硬拼中和其它有强大背书的竞品拉开差距。而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型时,也往往会出于对产品安全以及售后等综合因素的考虑,会选择更具市场影响力的车企。

既然说到售后,咱们再来聊聊零跑的门店战略性布局,这也是它备受诟病的地方。
从相关渠道获悉,零跑汽车的销售及售后服务业务大都是和其他小销售商和小修车店合作的。这也导致其在对待用户时的态度和服务参差不齐,比如在某投诉平台上就有消费者投诉称,零跑T03订单交付无序,甚至还出现加价转让让客户退订、官方赠送客户的等车礼被私吞等现象,使得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应有保障。

至于零跑汽车引以为豪的“全域自研”,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和技术储备,整体节奏变得格外拖沓。比如T03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其车道保持辅助竟然无法走直线,形同鸡肋。而一直宣传智能的C11,交车时也只能实现ACC,也就是L1级辅助驾驶,官方表示其他L2辅助驾驶功能在后期会通过OTA来升级实现。如果花钱买个高级点的智能期货,还能接受,但像这种L2级辅助驾驶也需要等待,显然在智能化的推进上,整体节奏要和其他造车新势力慢很多。
当一家造车新势力长期需要低端电动车型撑起门面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它将失去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化优势。如今中端新能源消费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零跑旗下的C11以及即将推出的C01,在智能化配置有待市场考验的情况下,低端品牌形象和杂乱的售后服务也必然会成为其市场竞争的桎梏。当冲高失败,若是继续寄希望于T03来苟延残喘,那基本和等待消亡没有什么区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