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抢先试驾本田e:NS1,激动or鸡肋

抢先试驾本田e:NS1,激动or鸡肋

汽车鹏友 0浏览 2022-04-02 IP属地: 未知

本田的纯电化速度并不算慢,但动作的确是慎之又慎。比如前两年在欧洲市场推出的本田e,仅仅是一部纯电微型车。最新的e:N Architecture纯电架构,也更像是一个“过渡技术”平台。而诞生于此架构,中国市场首款H标纯电车e:NS1,也不过定位纯电小型SUV。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本田在纯电市场摆出的是“谨小慎微”的低姿态。是本田不够自信?还是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太过强大?这辆本田e:NS1应该能够窥之一二。

一开始,有必要先解释一下车名。e:NS1是东风本田的版本,相对应的广汽本田姊妹车叫e:NP1。目前,e:NS1已经开启了预售,推出了高低两个配置车型,预售价分别为18万元和20万元,我们拿到的试驾车为高配510km续航的版本。

在电动化浪潮下,传统车企就不能像新势力那样无所顾忌,他们身上还有不小的“品牌包袱”。提起本田,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恐怕很多人会想到“运动”,笔者同样着迷于各种Type-R车型,还有VTEC高转时的癫狂声浪。

本田工程师年轻的时候,可能就是在这样的快乐中渡过,并且也深知那是本田迷们的执念。因此,本田在开发这款车的时候,并未把参数放在第一位,我甚至找不到官方确切的加速成绩(破百8秒以内)。但实际体验下来,我觉得e:NS1的动力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510km续航版本电机性能更强,最大功率达到150kW,最大扭矩310Nm,数据跟一般低功率2.0T发动机相当。不过80km/h以内的加速,电动车优势太明显了。电门的前二分之一力道绝对可以用“随心所欲”来形容,除了动力响应极其“跟脚”之外,它的动力爆发还来得刚刚好,不用像驾驶高性能电动车那般小心翼翼,只要开过2.0T这种动力级别的燃油车,e:NS1适应难度基本为0。

本田这次更专注于提升车辆的驾乘感受,他们的目标是开发一款具有鲜明本田风格的纯电车,让本田老用户开起来也有熟悉感。本田工程师的“脑洞”可不小,他们在运动模式下设置了高转声浪,而这个声浪的灵感来源,绝对是本田的红头高转机。全力踩下电门,声音补偿那VTEC味儿真太冲了,很容易让人“颅内高潮”。

还有一点,本田工程师应该研究过身体承受加速度G值,导致眩晕感的临界点。瞬间踩下电门,即便在ECO模式下,前挡玻璃上的临牌也能被轻松扯到副驾座椅上。但有趣的是,这种推背感却很难让人感到眩晕。我说的可不是已经“颅内高潮”的司机,副驾我也体验了很长一段时间,确实不晕。

当然,如果你以为这次本田拿出了一台运动纯电SUV,那就大错特错了。从转向和底盘表现来看,e:NS1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买菜车”。转向感觉类似于GR9飞度,运动模式力回馈都偏轻,齿比调校也不算运动,从左到右圈数不少,但好在转向的精准度还不错,操控起来比较灵活。

底盘值得表扬的是它的滤振表现,处理高频细碎振动和长波振动抑制相当在行,回弹稳定干脆。但是,后扭力梁悬架遇到颠簸的弯路,或者高耸的减速带,瞬间就“傻”了。颠簸弯路尾部回摆明显,减速带则需要减到足够低的速度通过。

简单总结,e:NS1如果以偏运动的标准来衡量,还做得不够优秀。它的动力其实要“凶”过底盘,有点像是一部动力加大,却没改避震、衬套、底盘刚性的XR-V。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机动力比较强,全动力输出时e:NS1还能感到明显的扭力转向,必须紧握方向盘。

动态体验基本就这样,静态方面简单聊几部分吧。外观我觉得是e:NS1成功的地方,青春感溢出的车身颜色,在“崇尚白色”的车流中过于显眼,路人回头率、询问率都极高。

车头某些角度看,部分细节还有十代思域的影子,引擎盖前部压得很低,两侧有隆起的筋线,不仅造型动感,而且车内视角更容易把握车距。

大灯组造型可圈可点,日行灯没有用上充电盖板上面的灯条有些遗憾,少了几分新能源的潮流感。当然,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车头中间亮灯太俗气了,e:NS1这种时尚恰到好处。

另外,LOGO我没研究透,看起来的确是发光的,但关灯锁车过了很久,它同样会“发光”,尤其傍晚相当明显,不知道是不是用自发光材料做的,总之很神奇。

侧面容易给人错觉,看着像是一部双门Coupe跨界SUV。e:NS1的燃油原型车我就不点明了,懂得自然懂。后车门把手布置在C柱,在视觉上很讨巧,也算是一种传承设计吧。

不过这种看起来像Coupe的设计,完全不影响内部空间。e:NS1就是一部纯电小型SUV,车长4390mm,轴距不过2610mm,但车内的空间却是出乎意料的大。身高1米86,体重超过200斤的同事坐进后排,腿部空间竟然还能剩1拳多,前排可是以他的坐姿调好的哦。纯电平台,空间表现就是香。

进入前排看看,e:NS1车内硬塑料比较多,但毕竟是卖到20万元的车,该用皮质包裹的还是做得比较到位,做工也很细腻。屏幕方面用了一套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5.2英寸中控大屏的组合,科技感属实是“本田之光”。

全液晶仪表倒没什么可多讲的,显示效果丰富细腻,根据驾驶模式不同也有相应的UI风格变化。这里插一句续航,我们试驾开得比较奔放,距离和掉电比例显示还是挺准的,算下来续航有350km左右吧。稳着开,这个季节跑个400多km应该还是轻轻松松的。

中控屏采用竖向布局,分为上中下三个界面,最下面是空调控制区域,上面两个部分显示Honda CONNECT 3.0的内容。这套系统此前在多部本田新车上都有搭载,总体系统体验是比较流畅的。

但这次试驾时间比较充裕,我发现它的某些功能还有优化空间。比如移动数据,显示4G已连接,但导航、QQ音乐的在线功能时好时坏,感觉信号比较差。还有智能语音助手,不支持模糊搜索,内置的导航就经常被同音字整懵逼,最后还是需要手动输入。

最后说一下配置,我们试驾的是高配,我最喜欢的配置就是BOSE音响了,这是正宗BOSE,带专属环绕音效,绝对比豪华品牌标配的无牌音响好很多。

然后车内无线充电、Type-C充电口一应俱全,Honda SENSING也有。后排还加入了座椅加热功能,这在小型SUV上比较少见。e:NS1配有前后双天窗,后面那块天窗遮阳板还是手动的,搞得跟拆卸硬派越野车顶一样,挺有意思。

鹏友说:

如果不考虑售价,e:NS1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代步车。动力强劲、操控灵活、空间足够、配置够高、续航不短,并且还保留了足够多的品牌特色,本田这次交出了一份相当出色的“纯电答卷”。但是,e:NS1所处的市场比较尴尬,小型SUV已经过了最热的时期,现在大批国产紧凑型SUV崛起了,不少新势力也将重心锁定在这一细分市场,价格集中在15-20万元。如果面对同价位的纯电紧凑型SUV,或许e:NS1很多优势都会丧失。而如果只是单纯代步需求,市面上又有太多几万块钱的纯电车供选择。不过,本田的纯电步伐谨慎而坚定,e:NS1更像是一道“开胃菜”,后面还会有更多“硬菜”端上桌,本田迷可以继续期待。如果从购车的角度考虑,很多品牌电动车都在涨价,说不定e:NS1为了抢市场,就不按套路出牌呢?先当个“等等党”吧。

 
相关推荐
汽车鹏友 2345粉丝    3336作品 关注 以车会友,交个朋友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