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最热三伏天来袭,车上有这些东西赶紧拿掉

最热三伏天来袭,车上有这些东西赶紧拿掉

My车轱辘 3312浏览 2022-07-18 IP属地: 广东

最近的天气有多热相信都不用轱辘哥多说了,只想一直待在空调房里不出门。据国家气候中心检测显示,截至7月12日,全国共有71个国家级气象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

但这仅仅是前菜,随着16日入伏,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才正式到来,而且还有长达40天的三伏天等着我们。对于广大车主朋友,炎热天气中最令人担心的自然是自己的爱车,尤其是近年来汽车自燃事故频频上头条,令人胆战心惊。即便自己做好了完全准备,也难免停靠在旁边的车辆不会发生意外。那么今天轱辘哥就跟大家聊一聊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车上物品,看看各位的车上有没有。

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含酒精物品

疫情之下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养成了随时保持干净卫生的好习惯,不少车主也会在车上常备消毒液或者免洗洗手液。而事实上,绝大多数消毒液或者免洗洗手液都含有酒精成分。比如我们常见的免洗洗手液就含有75%的酒精。而通常酒精含量达到35%以上就可以在常温下点燃。

更重要的是,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19%,温度在12℃以上时,一旦遇到火星就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说即便有瓶子装着我们也不要掉以轻心,因为瓶子也有可能受热膨胀泄漏,而酒精本身属于挥发性物质,车辆内部又属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一旦不小心打翻或泄漏量过大时,就会大大增加车内燃烧的几率。所以说车内如果放置的大容量的含酒精消毒用品的话,就要马上拿掉了,可以换成小容量瓶子装载。值得一提的是,并不建议使用84消毒液来给爱车消毒,尤其频繁使用的话无论对车座椅还是人体都有一定的影响。

能发生聚光作用的物品

正常来说,酒精乃至我们车内日常用品的燃点都很高,暴晒下依然很难发生自燃,从各种前车之鉴来看,“聚光”是一大元凶。我们都知道如果流落荒岛可以用放大镜在猛烈的阳光地下生火,但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说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就是我们最常见的能够发生聚光作用的日常物品。由于物品长时间聚光引致局部区域温度过高的车辆自燃事故是比较高发的。

所以说这种矿泉水瓶一定不能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包括仪表台、阳光能照射到的中央杯架区域,或者是后挡风下方等位置都是需要注意的。另外还要避免像发票、纸巾、酒精洗手液、塑料包装袋等易燃物品放在一块儿。另外能发生聚光作用的物品也不仅仅是装有水的矿泉水瓶,像很多车主喜欢的水晶香水瓶或者是水晶挂饰,尽量不要选带球面设计的。

老旧、不靠谱的电器设备

除了聚光以外,“电火花”可以说是汽车自燃的另一大元凶,正如前面提到的酒精在空气中的含量到达一定时,电火花就能引燃,这也是我们俗话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实际上电火花能引燃的不仅仅是酒精,网上不乏有关电火花引燃其他物品引致严重后果的新闻,比如泄漏的燃气、干草堆、地沟废油,甚至还有轮胎等等,所以车内注意不要堆放干燥易燃的物品。

那么问题来了,车上电火花来自于哪里呢?一方面可以是人体自带的静电,但现在很多车上都有除静电的设计,这一点所造成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车上电火花最主要的来源老旧、不靠谱的电器设备。比如我们车上常备的手机充电线,用久了保护层损坏有可能会导致短路引起电火花,另外还有不合规的点烟器车充,也是重灾区。除此以外还有像充电宝等各种带锂电池的电子产品,都尽量避免放置在高温暴晒的车内。

近年来,汽车自燃事件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尤其新能源汽车让不少人对其避而远之。但其实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因为在已知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中,由电池热失控引发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情况跟燃油车相类似,也都是由上面提到的各种条件相碰撞而产生的事故,只不过新能源汽车自燃现场看起来更加狼狈。所以各位车主要时刻注意车内物品的摆放,防患于未然,安全和谐你我他。

文章标签:
用车用品
 
相关推荐
My车轱辘 33.5万粉丝    8189作品 关注 车轮上的观察者,用最独特的视角,发现不一样的人车世界!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