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类星频道 17浏览 2022-09-27 IP属地: 上海

即便到了 2022 年,里程焦虑这个词依然无法从字典中抹去。新能源市场对于补能的方式仍在处于不断演进的过程,例如增程式、超快充、换电等等方案。如果单论补能方案的话,换电更好的平衡了效率与经济性,只不过难点在于换电站的大规模布局。

今天,汽车行业将迎来一位换电领域的新玩家,来自上汽集团高端品牌飞凡汽车 —— 飞凡 R7。

有了国补和换电带来的车电分离「畅想价」,飞凡 R7 的 20 万出头入门价格看起来有点香。77 度电池购车价立减 8.4 万元,月租费用为 1260 元。90 度电池购车价立减 10 万元,月租费用为 1560 元。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同时,飞凡 R7 购车权益也是诚意满满。10 月 31 日之前锁单,首任车主终身整车和三电质保,12 月 31 日前锁单,可终身享受价值 3 万元的智能驾驶软件包。

作为飞凡品牌独立后的开山之作,飞凡 R7 该如何诠释自己?又是怎样入局换电的?一起来看看。

用产品力诠释旗舰

老规矩,先看看长啥样。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 R7 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以「不繁,即非凡」为设计理念。其主设计师正是 Martin Kropp,不认识?没关系。如果提到大众 CC,你一定知道吧。第一代大众 CC 的问世,在当时被评为「大众最美车型」,Ta 正是出自 Martin Kropp 之手。

飞凡 R7 大量的流线设计配合溜背的车身造型,极简的风格且不失美感,功能性上也丝毫不含糊,作为中大型 SUV 的飞凡 R7 整车的风阻系数仅为 0.238。车身尺寸方面,飞凡 R7 长宽高分别为 4900 * 1925 * 1655 mm,轴距为 2950 mm。类星频道也针对目前几款主流中大型纯电 SUV 进行了尺寸对比。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看完后,发现了什么?飞凡 R7 车身尺寸并不大,这让 Ta 在城市中穿梭变得游刃有余,同时 2950 mm 的轴距让后排空间得到「硬核保障」。作为溜背造型的车型,后排的头部空间是我最担忧的地方。不过,根据类星频道的实际体验来看,后排头部空间的表现非常不错。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进到车内,你一定会被这 43 英寸三联屏带来的霸屏感震惊到。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并且这块三联屏的硬件素质不可小觑,简单来看下:

  • 一体化玻璃面板的封装

  • 15.05 英寸中控屏采用京东方的 AMOLED 柔性屏,同款于蔚来 ET7

  • 10.25 英寸的仪表盘和 12.3 英寸的副驾屏采用了 MiniLED 屏幕

如果关注消费级电子时间够久的话,似乎对 AMOLED 和 MiniLED 已经见惯不惯了,但在车规级硬件中,可以说 AMOLED 在今年才开始崭露头角。MiniLED 相比普通 LCD 屏幕亮度更高,在强光下仪表盘和副驾屏的内容显示更加清晰。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中控采用 AMOLED 柔性屏,有 200 PPI 的像素密度和 60 Hz 的刷新率,这意味着拥有更加细腻的显示效果和流畅性。车载娱乐愈加丰富的时代,一块好的屏幕也应该受到关注。

除了高素质的三联屏外,飞凡 R7 装配了华为首发量产的 AR - HUD 系统。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这套 AR - HUD 的硬件素质依然不容忽视:

  • 全球量产车型最大可视角 13° * 5°

  • 分辨率 1920 * 730

  • 最大亮度可达 12000 nits

  • 1200:1 对比度

一句话总结这套华为 AR - HUD 的硬件素质,视野够大、内容够丰富、显示够清晰。

但硬件只是基础,需要一套优秀的交互体验,才能发挥它们最大的功力。

曾几何时,车上的物理按键越来越少,屏幕越来越多。相比物理按键直达式的设计,现代座舱删繁就简了许多。不过问题也随之出现,用户越来越多的抱怨车机操作不好用,不方便。针对这些问题,飞凡在座舱体验上可没少下功夫。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第一眼看到飞凡 R7 的车机 UI 时,这种简约和科技感若隐若现。耐心一点看,车机 UI 冷暖色调光感会随着时间自动变化,图标的设计简洁、清晰、明确。以仪表盘的 UI 设计来举例,背景色彩足够丰富,空间感和质感得到很好体现,尽可能让驾驶者的视觉重心聚焦在道路上,车速、时间、电量、多媒体、辅助驾驶可视化的布局和显示,条理清晰。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进入车辆设置,3D 模型与车控界面的组合,让用户可以更加直观的设置车辆,简单易懂。此外,语音助手支持可见即可说、连续对话、多音区等功能,甚至是上海话的识别,来进一步提升语音助手的使用体验。很显然,这次飞凡似乎不是一个来自传统车企的品牌,明确的知道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减少菜单层级、直达式的交互在飞凡 RISING OS 可谓第一优先级。两指右滑拉出浮窗,功能栏卡片可自定义常用功能,两指左滑可隐藏浮窗,进入地图或影音状态。甚至在中控屏和副驾屏可以从屏幕上方下拉,调出快捷指令界面。车控与系统逻辑非常清晰,最大限度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RISING OS 简约直达式的操作体验配合 8155 芯片,让飞凡 R7 的车机体验流畅、直达、便捷。同时,飞凡 R7 拥有着领先的座舱硬件土壤,未来在软件和交互方面必将会持续迭代,逐步繁荣飞凡自有的座舱生态和交互体验。

智能化的另一个重头戏自然是智能驾驶了,与座舱一样,优秀的硬件基础作为基石。

飞凡 R7 整车搭载了 33 个感知硬件,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在国内首发的 Premium 4D 成像雷达,什么是 4D 成像雷达还要解释解释。

你可以把 TA 看成传统毫米波雷达的升级版,4D 成像雷达可以提供距离、角方向、垂直高度、速度四个指标,并且点云密度得到提升,可以进行成像。发现了什么?可以测量垂直高度和成像,这对于智能驾驶来说就非常重要了。下面这张图非常清晰的展示了传统毫米波和 4D 成像雷达的区别。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毫米波雷达点云(左)和 4D 毫米波雷达点云(右)

传统的毫米波雷达无法测量高度,所以在非常多的时候,为了降低毫米波雷达的误判率会通过选择性「无视毫米波雷达」数据。但是 4D 成像雷达可以探测到物体垂直高度并进行成像,这意味着可以识别到前方到底是个井盖(可以压过去)还是一个石墩(不能压过去),为后续的算法提供感知基础。并且雷达本身并不受强光和恶劣天气的影响,从另一方可以补充视觉感知的劣势。同时,4D 成像雷达对于静止物体也有一定的识别能力,增强智能驾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当然,一切硬件只是基础,没有优秀的软件工程能力都是空话。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汽车自研了行业首创的 FULL FUSION 全融合算法,将前融合 + 后融合 + 混合融合三种算法进行融合。简单解释下,目前多数车企采用的是后融合算法,也就是不同传感器会输出不同的感知结果,最后综合感知结果进行决策。而前融合则是对传感器的感知结果进行实时融合,特斯拉就是采用前融合方案。

那么全融合呢,是将前后融合两个过程同步进行,并在领航功能中综合高精地图信息、环境信息进行融合,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精准判断,从而实现精度和效率更高的感知能力。全融合算法也正是飞凡通过 500 多人的智驾团队,自研两年多的最新成果。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除了感知能力和优秀的硬件属性,飞凡还推出了自主可调的 MY PILOT 功能,用户可自行选择舒适、标准、运动等多种智能驾驶风格。例如在城市快速路场景中你可以选择舒适风格来减少变道行为,提升舒适度。而在万里无云的高速场景中,可以选择运动模式,提升通行效率。

此外,在驾驶员疲劳监测上,飞凡 R7 采用电容式方向盘,这也意味着在长途旅行时,手搭在方向盘上即可,不用每隔一段时间按键或晃动一次方向盘,提升智能驾驶带来的便捷体验。

飞凡 R7 这次将上汽多年累积的技术和飞凡自身特点进行结合,推出一套让人耳目一新的智能化方案,并且飞凡官方表示这套智能驾驶方案,「交付即可用」。不做期货,飞凡试图以更用户思维的姿态来定义自己的新一代产品。

与此同时,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体系,又诠释了飞凡站在用户角度的另一种思考。


换电新玩家

正如文章开篇所说,现阶段补能体验依然是纯电车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多年以来,C 端只有蔚来一个玩家在换电领域深耕,这一次飞凡带着上汽集团为换电领域注入一剂新鲜血液。看看飞凡作为排头兵是怎样定义换电的?

首先是换电体系对于消费者的直接让利,飞凡 R7 支持换电后可以直接享受到 12600 元的国家补贴,当然这个补贴将在明年取消,所以小伙伴们要抓紧了。

其次是换电体系带来的自身优势,换电相比充电带来的效率优势就不必多说了。电池「可大可小」更是换电最主要的优势之一,日常使用小电池满足城市通勤,降低使用成本。出游时可换一块大电池,减少补能频次,满足长途需求。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现阶段飞凡提供 77 kWh 和 90 kWh 两种电池,随着电池技术不断发展,未来肯定会提供更大容量的电池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换电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常常被大家忽略,就是电池安全。通过换电体系,可将电池衰减、电池养护、问题预警等等多方面进行随时检测。也就是说,从换电站换到你车里的电池,安全性几乎不会存在问题。

最后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换电站布局,飞凡的方案或许可以让你心中这块石头落地了。飞凡将携手上海捷能智电公司共同推动面向用户端换电生态发展。该合资公司是由中石油、中石化、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等公司共同成立。推动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全国超过 5 万个加油点,向可充电、可换电的综合补能站升级转型。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据了解,今年将投建 40 座综合服务能源站,2023 年将达到 300 座,2025 年将超过 3000 座。而飞凡 R7 也将率先成为支持加油站换电的车型。试想一下,随着加油站逐渐普及换电补能方式,飞凡 R7 未来无拘无束的长途旅行也指日可待。

综上,飞凡作为换电的新玩家,对自家用户来说,更低的购车门槛、更加灵活便捷的补能体验、更贴心的用户理念来提升综合用车体验。当然,大量综合服务能源设施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更是好事一桩,每一个自建补能体系的企业都值得点个赞。

「大树下好乘凉」

说到飞凡,自然逃不开上汽集团。

其实我们总是忽略了类似上汽这种国内大厂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储备。只不过大厂内部错综复杂的组织架构,让每一座大厂在新能源转型时都困难重重。

相较之下,飞凡汽车在 2021 年 11 月独立以来,通过整合上汽多年积累的资源技术,迅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在上汽这棵大树的庇护下,飞凡相较于其他品牌可以拿到更优质的硬件资源,这次能够在国内首发采埃孚的 4D 成像雷达就是最好的例子。显然,不可忽视上汽多年积累的供应链关系。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拿技术、拿资源的同时,飞凡可以脱离上汽独立运营。不受组织架构限制,与用户的距离更加亲近,用户反馈也更快。所以如果把飞凡 R7 的标拿掉,你甚至会以为这是一台新势力造的车,而 Ta 还拥有着上汽集团多年积累的造车经验与技术。

飞凡 R7 将利器集于一身,从软件到硬件焕然一新,恰好也是对上汽多年累积的全新一代新能源技术进行充分验证。

正如飞凡汽车 CEO 吴冰所说「中国新能源市场还是产品定义品牌的阶段」,飞凡 R7 的产品力毋庸置疑,而接下来品牌的认可度和价格同样是消费者关注的。

​飞凡 R7:不只是硬件「卷王」

飞凡引入换电体系可以快速拉低产品入门价格,拉近与更多消费者的距离。或许飞凡 R7 的单车毛利率不会太高,但对于飞凡来说,让更多消费者体验到、了解到,树立一个强产品力的品牌形象才是重中之重。

我们也期待飞凡 R7 的到来,能够让飞凡品牌完成一次飞跃。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类星频道 4680粉丝    317作品 关注 打破信息差,聚焦智能汽车的未来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