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进入月销3万辆新时代,为什么是埃安!

进入月销3万辆新时代,为什么是埃安!

辽宁-新闻资讯 14.9万浏览 2022-10-01 IP属地: 辽宁

导语:一个数据抢占了我们所有人的目光,埃安 9 月销量达 30016 台,同比增长 121%;1-9 月累计销量 182321 台,同比增长 132%!

从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来看,呈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市场渗透率也在不断接近 30% 的关键点。但光鲜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体现在新兴车企上,那就是销量难以进一步突破,赔钱赚吆喝的情况随处可见。 

要想实现正向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很关键。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运维等都是硬成本,没有足够的出货量,成本就很难摊平。

这也是为什么新兴车企要想尽办法在销量上做突破,但多数只能在 1 万月销上徘徊,这是条生死线,达不到的很容易被淘汰。2 万月销算是及格线,到了这个阶段说明具备一定的市场效应,埃安此前已经实现连续月销 2 万 + 的水平。

月销3 万究竟有多难?

至于 3 万月销可以说是跨入了新的阶段,算是触到了持续发展的信心线,市场品牌效应基本成形,未来也有爆发式增长的可能,但新能源车企要达到这个目标却非常困难。

一是消费观念的问题,多数消费者对新能源车仍处在观望状态;二是产能、供应链以及配套设施难以匹配,尤其是新兴车企普遍存在产能不足、缺零部件的情况;三是新兴车企品牌口碑积淀不深,难以形成多米诺效应;还有产品趋于同质化,难以拉开差距等等因素。 

正因如此,埃安 9 月份销量突破 3 万辆新高度才显得意义重大,它也是第一个在纯电智能领域达成 3 万里程碑的中国车企。更难得的是,埃安产品均价已达 18 万,终端也并未采用以价换量的方式,可以说埃安属于高价值热销的典范。

纵观埃安的销量曲线,半年时间销量翻了 3 倍,1-9 月份总销量突破 18.2 万辆,其崛起的速度让人惊叹。埃安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埃安月销 3 万的秘密:大工业运营优势

" 用钱堆款汽车太容易了 ",某新势力大佬曾表示," 关键是能不能组建一个好的供应链,能不能把一个高品质的汽车批量交付到用户手中,这才是核心。"

他的话里有几个关键点,造车不难,难的是造好车,更难的是能不能持续批量交付,深陷 " 产能地狱 " 导致破产的例子可不少。 

不少传统车企产能较多,于是很多新势力选择找他们代工,这又会引发品质不可控的问题。甚至有负责人直接表示," 如果选择代工生产,我会天天睡不着觉 "。

就算花巨资自建工厂,也会面临一系列运维的难题。没有足够的经验怎么保证良品率、如何最大化控制生产成本、产能过剩怎么办、碳排放怎么解决?这些都需要有足够强大的组织体系去做支撑。 

此外还有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等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销量成绩。埃安能够迅速崛起,其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 10 多年的经验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背后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大工业运营优势。 

首先埃安大规模生产的经验相比众多新势力,的确算是 " 老手 " 了,就扩能方面,今年年底产能就能从年初的 10 万辆 / 年,扩充到 40 万辆 / 年,堪称基建狂魔。同时吸取了广汽多年的生产经验,规模化、产品迭代速度以及成本控制都能做得更到位。

再配合埃安的研发能力,一开始就坚持 EV+ICV 全栈自研路线,技术上也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比如安全性经过了时间周期检验的弹匣电池,上市至今没出现一例自燃事故,坊间有云:怕自燃,选弹匣。

还有充电效率极高的超倍速电池、续航能力达 1000km 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埃安的电池技术群,也是首个央视电池科技大奖的获奖者。

出色的研发制造落实到产品上,AION Y 推出一年多就成为了 15 万级纯电 SUV 市场首个突破 10 万销量的车型,并在近日迭代为 AION Y Plus,在多达 85 项升级后,价格却没多大变化,这就是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

表现同样出色的还有 AION S Plus,也是纯电轿跑首个 20 万销量的缔造者,不仅如此,AION S Plus 以一年 81.98% 的保值率超越特斯拉 Model 3 排名纯电轿车第一。AION Y 更夸张,一年 88.72% 的保值率荣登 15 万级纯电保值榜首(含轿车和 SUV)。可以说,这两款车很好地体现了埃安高价值热销的现状。

产能快速扩建、产品技术快速迭代等都离不开组织体制机制的快速响应,这就得说到埃安的混改了,在完成了资产重组、员工激励、产交所挂牌等动作后,到今年 9 月份完成股改,可以说现在的埃安的体制足够灵活,这是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基础。

产业链上的协同也是如此,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说过电池成本太贵,都在为宁德时代打工之类的玩笑话。但说到底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是这些年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兴车企多数只能默默忍受;而埃安则是直接主动出击,与赣锋锂业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上游原材料资源,并成立电池、电驱、能源科技等公司。这就是大工业运营的实力,容易被人卡脖子的地方,埃安都在逐步掌握主动权。

再加上营销服务上,埃安通过线下 + 线上、直营 + 经销、车城 + 商超的双轨模式,几乎覆盖了各层级的用户。单线下体验店就达到 710 家,这足够让众多新兴车企眼红。

埃安拥有新势力的思维,明晰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出定位精准的产品,但其大工业运营实力绝对不是新势力能够比拟的。而埃安作为国家队,却又勇于改制,以灵活的姿态应对市场变化。这是埃安能够快速发展,销量剧增的关键原因。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埃安的雄心不会停留在 "3 万月销 " 上。

" 新 LOGO、高端超跑,第二工厂 ",埃安未来可期

此前,埃安 A 轮引战投后估值就已达千亿,对比当下新能源行业普遍的车企市场估值,可以看得出投资市场对埃安的高度认可。A 轮之后,埃安更是大动作频频,推出全新品牌 LOGO--AI 神箭,发布全新高端品牌 Hyper 昊铂,旗下首款车型就放出了王炸 --- 中国第一超跑 Hyper SSR。这台超跑的量产不仅圆了中国汽车工业 70 年的梦,在技术上也打破了海外车企的垄断,1.9 秒破百的速度让他们望尘莫及。

还与中国航天达成战略合作,共创【昊铂科研实验室】,就新材料、新型电池等领域合作研发,未来技术也会应用于 Hyper 车型上。中国航天是中国顶尖科技的代表,而埃安是中国新能源国家队的一面旗帜,强强结合看点十足。

种种情况表明,月销三万对于埃安来说仅仅只是开始,接下来第二工厂投产后,或许会朝着 5 万甚至 10 万月销进发。尤其是 Hyper 车型逐步推出后,更能夯实埃安高速 + 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在品牌力、技术力、旗舰产品、产能、销量等全面升级后,埃安的品牌向上之路会走得更顺,千亿估值的基础上,其未来的市值想象空间也会更大。

在 " 产业 + 资本 " 双轮驱动下,埃安的未来有了更多可能性。就像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在品牌之夜提到的,埃安要成为世界前三的 " 高端智能电动品牌 ",这个目标要实现或许不会太久。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辽宁-新闻资讯 1.9万粉丝    1170作品 关注 第一时间发布有关汽车*生活方面的新闻为您选购爱车提供新闻资讯
推荐作者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