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逐渐向高端进军的大背景下,比亚迪无疑是最重要的代表,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全新名片。
9月,比亚迪销量再创历史新高,突破2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幅度高达150%以上。并且这仍不是顶点,预计全年有望冲击200万辆。
不只销量,比亚迪今年在多个维度的数字都很抢眼。在资本市场上,市值已经达到万亿级,位居全球前三;在企业福布斯排名上,成功跻身世界500强。
尽管有新能源的“风口效应”,但是像比亚迪这样的爆发式成长壮大,在世界商业史上也并不多见。那么,比亚迪成功的背后,是基于什么逻辑?
伴随着小米的创业成功,雷军的“风口飞猪”理论一度在企业界非常流行,其内涵是要顺势而为,抢占行业发展红利。
从商业角度,这个逻辑确实非常务实。但风口是可遇而不可求,从0到1比从1到N更难。所以,苹果、特斯拉和比亚迪这种突破型企业,更为难能可贵。
翻开比亚迪的创业史,你会惊叹于其预见性。1995年,比亚迪在深圳成立,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次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正式切入汽车行业,成为国内继吉利之后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2007年,比亚迪高调宣布发展新能源车,并提出了“2025世界第一”的豪言壮语。
如果说比亚迪创业之初选择做电池是机缘巧合,但进入汽车行业后则是“敢为天下先”,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布局新能源车赛道,甚至不惜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要知道,那正是中国燃油车发展的黄金时代,比亚迪也是吃到了红利的,但却没有因此而满足。
对于比亚迪当年这个大胆的决策,三个司机认为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国家安全层面,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油”,所以电能自给能力更足;二是人类发展层面,石化能源不可再生和对环境破坏力大,电能则更清洁。
今天,这些判断正一一应验。中国的石油70%靠进口,其中70%经过马六甲海峡,俄乌冲突油价暴涨,中美博弈又让遥远的国际航线充满不确定性,而70%的石油被汽车消耗,这对国家能源安全是巨大的挑战。
比亚迪早早布局新能源车,在国家能源安全,基于碳排放的国际博弈,以及新能源产业这三个维度,均让中国都掌握了主动权,可谓“一箭三雕”。
新能源车赛道,比亚迪不仅是引领者,还是坚定的实践者,技术创新是其DNA。在深圳的比亚迪总部,有一面专利墙,展现公司的核心技术成果。其中,授权专利约2.4万项,业内第一,是中国500强平均数值的8倍。
在比亚迪内部,把自己的技术储备比喻成“鱼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大鱼”,即核心技术,在市场需要时,就捞一条来。大家熟悉的刀片电池、CTB技术、DM-i混动、e平台3.0等,只是比亚迪技术“鱼池”中的几条而己。而恰恰是这几条“大鱼”,引领了新能源车一个时代。
一个企业,能拥有如此庞大的技术“鱼池”,背后是其在技术创新上的坚持,以及巨大的投入。目前,比亚迪拥有超4万人的研发团队,体量居国内汽车企业榜首。2021年,研发投入为106.27亿元,同比增长24.2%。
不同于苹果、特斯拉等的产业链横向整合,比亚迪更类似三星和丰田,自创业初期就追求全产业链,关键零部件均是自主研发和生产,拥有产业链纵向整合的能力。
以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为例,这是比亚迪的王牌,技术储备丰厚,在面对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时,在自己的技术“鱼池”中捞出了刀片电池这条“大鱼”,一举解决了两大痛点。
当今世界,车载电池赛道的主要选手是中日韩三国,而中国优势越来越明显,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在国际供应链上是绝对的头部。
正因为如此,在电池原材料疯涨、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电动车大涨价的大背景下,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可以在技术和质量更好的前提下,保持价格更有竞争力。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芯片领域,大家对芯片短缺造成世界汽车减产的事情或许还记忆犹新,比亚迪同样因为可以“芯片自由”,所以一直保持正常的生产节奏。
在车规级芯片领域,比亚迪早在2004年就进行布局,成立了半导体公司,并且在MCU和IGBT领域成果突出,其中IGBT芯片已经做到了第4代,打破了外资的垄断。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电池和芯片这两个关键的领域,可以看出比亚迪的技术“护城河”有多深,这也是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后劲儿十足的根基。
基于手上的大量核心技术,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起步早且进步快,技术强且价格优。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9月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31.3%,1-9月累计的份额达到了29.84%,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燃油车领域,合资车依靠积累和传承,形成了相对牢固的口碑。而在新能源车领域,比亚迪也同样形成了口碑优势。无论是混动还是纯电,比亚迪均拥有先发优势,产品经过了数次迭代,相比对手更为成熟,质量更为稳定、可靠,所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在混动方面,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在全球率先提出DM双模的概念,到2013年第二代DM提出了“542战略”,再到这两年推出的DM-i技术,无论是“性能控”还是“家用派”都可以充分满足,并且品控经受住了市场检验。
在纯电方面,比亚迪在ET概念车之后,即推出了e系列车型,并选择了最考验质量的出租车上推广。而集智能、高效、安全和美学于一身的e平台3.0的推出,将比亚迪的电动车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其于该平台的海豚、海豹都成功的点燃了消费者的热情,接下来还有A00级的海鸥和紧凑型SUV海狮也即将上市,将进一步拉高比亚迪的销量数字。
如今,比亚迪开始扩大产品线,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除了现在的王朝网和海洋网,比亚迪开始逐渐杀入高端领域,比如:腾势品牌,以及正在酝酿中的高端品牌。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的高端化是水到渠成而不是生造概念,这种“不忽悠”的作风更值得钦佩。
随着各路资本、各大主流企业相继杀入新能源车赛道,以及国家的扶植政策逐渐退场,如何继续保持增长?比亚迪的判断是:新能源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在智能化方面,比亚迪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供应链上优秀的伙伴合作,另一方面继续坚持独立自主。比如:在智能网联方面,比亚迪导入了华为的鸿蒙系统,但同时也在开发自己的DiLink系统。
在智能驾驶方面也是如此。迪派智行就是比亚迪与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成立的自动驾驶合资子公司。还有,在激光雷达、感知软件和自动驾驶芯片等方面,比亚迪还与多家企业展开合作,包括速腾聚创、百度和地平线等。
不过,比亚迪依然保持自主创新,王传福曾说过“芯片是人造的,不是神造的”,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线在IGBT、MCU等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而现在又自建团队研发自动驾驶芯片,并且很快将进入“流片”阶段。
可见,在智能化和网联化领域,比亚迪先驱依然先行,准备再次引领一个时代。
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比亚迪在全球有30多个工业园,布局了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再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成为了汽车、轨道交通、新能源、电子四大产业协同发展的企业。
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逐渐向高端进军的大背景下,比亚迪无疑是最重要的代表,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全新名片。无论是汽车的消费者,还是资本的投资者,想象空间都非常巨大。
黑标更尊贵,豪华大六座凯迪拉克新XT6,限时一口价+置换补贴,诚意拉满,店端置换订单猛增#凯迪拉克XT6 #全路况豪华大六座SUV #豪华大六座SUV普惠者
成为自主豪华MPV的最优选 , 2025款G10 MAX有哪些“硬功夫”?
2025款名爵MG7在11月26日刚刚完成上市,共推出6 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2.59-17.89 万元,限时一口价11.29-16.29万元,延续了之前高颜值与高性能特质,在配置
对于二孩家庭来说,MPV俨然是家用不错的选择。在很多人还在争议别克GL8、丰田赛那、腾势D9谁更适合作为家用MPV的时候,极氪直接带来了极氪MIX宝宝巴士超级大玩具,一时间让很多宝
大众经典车巡礼,有没有你曾经的“第一台车”
在香港清水湾高尔夫球俱乐部举办的《cars for good》经典车展,颇有圆石滩车展的意思。现场100多辆稀缺古董车,品牌涵盖之多,车龄跨度之大,是目前内地同类型活动所不能比拟的。本期视频还包含了第二代大黄蜂、法拉利308 GTS和奔驰190SL车主的故事分享。
北京这几天又进入了速冻模式,咱后台也被粉丝留言给 “轰炸” 了,全是吐槽这冷天出门太遭罪。这情形,很明显买车这事儿已经迫在眉睫!
兰博基尼博物馆速看 其实兰博根本不想造跑车
这里一定有你的回忆,大众灵感乐园从1980年代看中国的经典大众车
尊界S800的亮相展示了智能出行的新可能,其科技感十足的驾驶体验令人向往。而当目光转向奥迪Q6L e-tron时,这款车型通过其创新的电动技术,同样为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与惊喜。奥
吉利银河星舰7,自从在全球首次亮相以来,就成为了吉利家族的明星车型,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现在,终于迎来了正式上市,9.98w的起售价,还有超值的权益等着大家哦!那么,星舰7与25
爷青回!一起聊聊高尔夫的故事
随着国产品牌车型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如今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逐渐发生变化,曾经合资产品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如今也岌岌可危。可正因如此,消费者在选车时也犯起了难,毕竟各个车企在产品矩阵布局
知道这车很快,没想到这么快!录这个视频还把我门牙磕了,这你受得了么!
风云A8L安全解析,让某些车企脸红了?
11月26日,“B级运动轿车新标杆”MG7 2025款正式迎来上市,新车着重对智能驾驶与智能车机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并优化了全系配置阶梯、降低了2.0T车型门槛,旨在为年轻用户提供
国内车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好多声音都在唱衰燃油车,闲来无事翻查10月销量,万万没想到,这辆合资SUV月销量居然突破了2万辆,而且翻查历史销量,近半年其销量势头还呈持续增长趋
拒绝废话,今天和朋友们聊聊全新现代胜达的配置推荐。如果对新车亮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我们上一期内容。先看价格,目前全新胜达是推出了5款配置车型,指导价19.58-26.88万元,而